初秋时节,哀牢山的薄雾尚未散去,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𥔲嘉镇的老虎山茶园弥漫着清新的茶香。云雾缭绕间,70后返乡创业人马正凤架起手机,向直播间的粉丝分享自己的生活。“来这里,你可以免费吃、免费住,这里没有外卖。来到这里,你不是客人,而是主人,一切都需要自己动手。”她笑着说。2015年,马正凤还在昆明做白领,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回到镇上开起了小超市。在开超市的过程中,她发现家乡的山货品质优良,却难以走出去,而外面的游客也鲜少走进来。2019年,她开始创业,尝试通过直播推介家乡,吸引外地人来旅居体验。
在她的农庄,住宿全免费,游客只需自己动手做饭,食材一部分是农庄自种,一部分从集市采购。她笑称,这是“粗茶淡饭”的生活方式,但正是这种自给自足的体验,让外来的旅居者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放松与真实。短短一年,已经有几百人走进了她的农庄。
在茶园的另一头,来自山东的旅居者明明已经在此住了一个半月。她把日常体验社交平台:“这里海拔1400米,夏天不超过29度,冬天不低于13度。每天在阳台上看星星、看日落、看云海,去茶园散步,空气特别好。”她说。“这里很安静,很舒服,是真正能让心静下来的地方。”
𥔲嘉镇因地处哀牢山腹地,被称为“哀牢深处的桃源”。这里不仅有原生态的山水风光,也有千百年来传承下来的彝族文化。每逢七月十五,当地人载歌载舞,延续千年的虎笙节热闹非凡;在日常生活里,五天一赶的集市是最热闹的场景,旅居者们能在集市上买到原汁原味的山货,体会到最淳朴的民风。
“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很近,即便是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也能很快融入镇上的节奏里。”明明说。如今,越来越多的旅居者把𥔲嘉当作“第二故乡”,既享受山水风光,也参与到社区公共生活中。
从𥔲嘉镇出发,可以看到更广阔的双柏旅居图景。作为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红河源头重要生态屏障,双柏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被誉为“中国天然大氧吧”。查姆湖国家4A级景区的湖光山色与彝族史诗交相辉映,白竹山万亩茶园与花海联动,春赏花、夏摘果,吸引自驾游客络绎不绝;绿汁江和大麦地自驾营地提供采摘、露营体验,游客们可以在万亩葡萄园里亲手采果;石碑山和旧哨观云亭,则以高山云海和林海日出惊艳众人。
如果说生态是双柏县旅居的底色,那么文化就是赋予它灵魂的内涵。双柏县是彝族虎文化的重要发源地,每年举办的虎文化节,不仅吸引着大量游客,也成为民族文化传承的载体。法脿镇的虎笙节、𥔲嘉镇的七月十五节、大庄镇的仙鹤节和万寿菊花海,串联起一条条独具特色的“节庆旅居线路”。双柏县围绕“文化、生态、气候、品牌”四大核心优势,构建起“春赏花、夏摘果、秋运动、冬养生”的全季节旅居生态。
从𥔲嘉镇的茶园慢生活,到查姆湖、白竹山、绿汁江的全景体验,再到全县“一城两江三山四镇四线多点”的全域布局,双柏县正在以生态为底、文化为魂、产业为基,绘就一幅可持续发展的“养寿旅居”画卷。
云南日报-云新闻记者:段晓宇
编辑:袁熙
审核:李兴文
云南日报-云新闻 观云南 知天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