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宫三楼,中国人的沉默之旅!
外界戏谑,只要走进圣彼得堡冬宫三楼的那一刻,每个中国人都会沉默。
据统计,冬宫收藏的中国文物数量极为庞大,其中包含了全球80%的西夏文物,还有1.2万件敦煌遗书。
而这些文物大多是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被沙俄系统性掠夺而来的。
冬宫博物馆,世界四大博物馆之一,外表金碧辉煌,内部藏品丰富,然而在它的三楼中国厅,展现给中国人的却是一段难以忘却的伤痛历史。
2025年夏季,前往俄罗斯旅游的中国游客数量同比增长23%,其中87%的游客将冬宫列为首选参观目的地。
然而参观后,超过90%的中国游客表示感到“愤怒与悲痛”,这些文物中,有大量源自圆明园等皇家园林的珍宝,难以计数。
甚至玻璃展柜里,美其名曰写着“考古发现”,却没有一件展品有中文介绍。
实际还是追溯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其中沙俄表现得尤为贪婪,早在联军行动前,沙俄便派遣1.24万军队抢先入侵。
沙皇尼古拉二世对中华文明珍品垂涎已久,企图通过军事行动将中国文物纳入俄国收藏。
俄军专门组建“文物搜寻队”,携带专业工具对颐和园、北海公园、香山碧云寺等皇家园林进行系统性洗劫。
据军官日记记载:能搬动的珍品悉数装车,无法带走的便用锤子砸毁,无数历经千年的书画、玉器、青铜器在这场暴行中或流失海外,或化为碎片。
当然事情远并未结束,1908年,俄国探险家科兹洛夫以“科学考察”为名,深入中国西夏黑水城遗址,掘掠珍宝无数,运回圣彼得堡冬宫。这批被盗文物中包括一尊极其珍贵的双头佛像。
这尊佛像高约62厘米,双头神情各异,雕刻精湛,是全世界唯一的双头佛像孤品。相传这个佛像起源自古代印度的佛教故事,象征着佛陀对穷苦人的慈悲和神通。
科兹洛夫的“考察”只是沙俄掠夺中国文物的一个缩影。1904年至1913年间,俄国探险队还切割新疆柏孜克里克千佛洞的壁画,带走了大量珍贵文物。
甚至如今再看冬宫博物馆,整个第三层陈列的几乎都是从中国黑水城掠夺的珍贵文物。走进这里,就像走进了一个犯罪现场,每一件文物都是证物。
粘土彩塑双头佛是这里的绝世孤品。当年它刚刚被塑造出来时身上刷着一层金粉,但因为时间侵蚀和路途磕碰,如今已经变得朴素。
敦煌321窟的唐代泥塑护法兽、文殊菩萨出行图,以及各式各样的佛头和来自山西寺庙的壁画。
甚至外界戏谑,同样都是盗取宝物,与英国和法国相比,俄国人的掠夺更具系统性。
文物本身便是本身属于谁,便是谁的,但实际上文物追索面临诸多障碍,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
但该公约不具有追溯力,无法适用于1970年前掠夺的文物,这使得通过法律途径追回这些文物几乎不可能。
而俄罗斯作为沙俄的继承国,对历史上的掠夺行为态度暧昧,官方从未正式承认这些文物是通过掠夺获得的,而是坚称这些是合法购买或赠送。
连带着学术研究也面临阻碍,多年来,中国学者试图赴俄研究这些文物,但常常面临各种限制,许多珍贵文献被限制查阅,甚至连拍照都不允许。
这不仅妨碍了中国学者对自己文化遗产的研究,也阻碍了这些文物价值的充分发掘。
而细看中国文物的“被掠夺”,冬宫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多达两万多件,而大英博物馆也是超过2.3万件。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随着中国国力增强和国际话语权提升,文物追索工作正在取得进展。2019年,意大利归还了796件中国文物,2020年,英国也归还了68件中国文物。
只得说,国际文物保护组织公约明确规定,在被发现的国家,被盗文物应由该方归还原属国。这是国际社会共同认可的原则,而至于冬宫的态度并不积极来看,怕是要归还中国文物还是有段长路要走。
参考资料:
文物中的一带一路情缘:回顾历史,加强沟通交流——海外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