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陕西日报】
在凤堰梯田,从基本农田建设到生态保护,从古遗址修复到文化传承,一套套系统的保护措施全方位守护着这片梯田。
在郑国渠首遗址区,古老的水利工程与现代旅游、生态观光、非遗传承相结合,让水利遗产重现光彩,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机。
在龙首渠水情教育基地,一件件展品诉说着龙首渠千年的历史。渭南市洛惠渠管理中心工作人员通过出版水文化丛书、举办水文化活动,全方位向社会公众展示和宣传水文化。
水利遗产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结晶,见证了文明的发展历程,在研究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它们是岁月的印记,是智慧的传承,是文明的见证。
在陕西,水利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从政府的高度重视到专家学者的深入研究,从基层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到普通民众的积极参与,大家用实际行动证明,水利遗产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现代发展的宝贵资源。
水利遗产不仅要保护好,更要传承、弘扬和发展好。
相关部门要根据水利遗产的类型、分布和现状,编制科学合理的保护规划,明确保护目标、保护措施和实施步骤;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水利遗产的旅游价值,打造具有特色的水利文化旅游产品;加强水利、文物、环保、旅游等部门之间的协作,形成发展合力……
水利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让我们齐心协力,守护好这些珍贵的水利遗产,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创新的开发方式,让水利遗产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传承,使其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闪耀,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