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曾想过,一座古村能在时代浪潮中如何焕发新生?在顺德伦教,有一个名叫羊额的古村,正以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产业活力,书写着一部人文与经济交融共兴的生动篇章。
羊额村,南宋建村,文脉绵延八百余载。这里是伦教文化的发源地,历史上书院林立、进士辈出,乡贤文化蔚然成风。清代顺德首富何鸣石等一批贤达,不仅开创了香云纱产销一条龙的现代经营理念,更以“义利并举”的儒商精神,带动乡里共赴繁荣。昔日的羊额,茶楼林立、圩市繁忙,米铺、丝厂、绸庄鳞次栉比,甚至设立南华镇,成为顺德七大工商业重镇之一。
历史的积淀,为今日羊额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文化动能。走进今天的羊额,你既能触摸到鸣石花园的青砖镬耳、何公祠的飞檐翘角,也能闻到羊额烧鹅的浓香、尝到龙田龟苓膏的甘醇,更能在一梭一纱间,感受香云纱“非遗”技艺的呼吸与温度。
鸣石花园。/通讯员阮文标摄
作为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村之一,羊额最动人的实践,莫过于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经济“硬支撑”:融汇传统与科技,构建起现代产业体系。香云纱示范性生产基地厂房建设项目集生产、研发、交易于一体,或将带动羊额土地租金翻倍增长;随着世龙数智产业园强劲的招商引资势头,让银星、SKG、艾凯、赛普等高新科技企业纷纷落户羊额,带动就业和租赁经济双提升,为羊额村的产业经济注入了巨大的活力。
世龙数智产业园的崛起为羊额村带来众多高精尖企业。/伦教街道提供
产业的兴盛必然带动人口的集聚,催生高品质生活服务的需求。羊额顺势而为,推进综合商业楼升级改造——将旧农贸市场蝶变为集购物、餐饮、休闲于一体的现代商业综合体,既优化了村庄商业形态,又能满足村民与产业人才的生活需求,更有望让村集体经济收入实现显著提升,“宜业”与“宜居”在此达成完美平衡。
文旅产业则成为羊额融合古今、链接城乡的重要纽带。为集聚文旅资源形成辐射带动效应,将散落的亮点元素串珠成链,4月20日,羊额村举行“古韵鸣石 书香羊额”——文旅赋能“百千万工程”发布会。以“百里芳华”乡村振兴示范带为轴,正式对外发布“游和美书香”“逛业美智造”“赏水美芳华”三条主题鲜明的研学路线,让鸣石花园、卢氏大宗祠等历史古建重焕新的面貌,面向公众深度呈现原汁原味的乡村文旅形态,为游客提供沉浸式体验羊额村文化内涵与特色风光的绝佳途径。
羊额发布三条研学路线。/羊额村提供
更巧妙的是,文旅发展还盘活了大量闲置物业:曾经空置的鸣石花园化身历史文化打卡点;旧建筑改造的龙田龟苓膏和羊额烧鹅文化体验馆承载着味觉记忆,掀起文旅的浪花;就连闲置的土地与老屋,也被纳入了精细化盘活计划——有历史价值的将打造成文旅项目,部分闲置地则已经计划建设“医药+休闲+文旅”中医康养文化馆和“住宿+餐饮+文旅”乡村主题民宿,让“沉睡”的资产变为“增收”的活水。
龙田龟苓膏文化体验馆。/顺德融媒记者周焯杰摄
从宋代羊额书院的朗朗书声,到今日“书香羊额”的品牌重塑;从昔日裕伦绸缎庄股份制经营的先声,到如今高新科技企业集群发展;从乡贤何鸣石“提携乡里”的佳话,到如今村党委引领集体经济增收、村民共富的实践——羊额村始终延续着“文化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文化”的发展逻辑,也成为顺德推进新时代人文经济学的村居实践。
推进人文经济高质量发展,并非另起炉灶、从头再来,羊额村的实践同样深刻表明了这个道理,村域经济的发展要在历史文脉中扎根、在时代机遇中生长。这里没有喧嚣的造景,没有生硬的嫁接,只有文化、产业、生态、治理的有机融合、自然生长。它让我们看到,一种基于人文底蕴的发展,更能经得起时间的淬炼,更能焕发持久而温暖的生命力。
如今的羊额,千年文脉仍在延续,经济繁花悄悄孕育。它让我们看见,一座古村的生命力,不在于固守过往,而在于以文化为根、以产业为翼,在时代的机遇中不断生长——这,正是羊额在破解村域经济这一实践命题时给出的最佳答案。
文/顺德融媒记者莫胜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