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王敬 北京报道
“今年国庆假期叠加了中秋节,放假时间是8天,希望大家能够早做出行规划,因为旅游势必火爆。”9月17日,文化和旅游部产业发展司司长缪沐阳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
随着双节的到来,旅游市场已提前升温。据OTA平台消息,依托8天长假,用户通过多元化的拼假组合,预计可形成12至16天不等的超长假期,其中“请3休11”“请4休13”拼假方案最受游客追捧。
根据铁路部门预测,9月29日至10月10日,全国铁路预计发送旅客2.19亿人次,10月1日是假期铁路客流最高峰日。9月17日,该日火车票开售时,多条热门线路车票紧俏,部分“秒光”,开售即候补。
同程旅行《2025中秋国庆假期旅行趋势预测报告》显示,今年假期预计呈现出“短途出游频次提升,长线旅行品质提升”的特点。国内出游热度飙升的同时,免签扩容政策持续为入出境游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二级市场方面,9月18日旅游及酒店概念股逆势拉升,曲江文旅涨停,云南旅游实现“2连板”,华天酒店、西安饮食、西安旅游、西藏旅游、丽江股份等跟涨。国证国际分析指出,国庆假期核心指标仍是客单价恢复进度,若好于预期,有望带动板块乐观情绪。
知名商业顾问、企业战略专家霍虹屹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黄金周期间居民出游意愿将延续暑期热度,但结构会更趋理性。
国内旅游市场火爆,小众目的地热度飙升
携程《国庆大数据预测报告》显示,近一个月境内酒店搜索热度环比激增400%,境内酒店搜索热度较去年同期提升40%,机票搜索量同比增长近30%。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9月以来,中秋和国庆假期的出行搜索量增幅同比2024年有较大幅度提升。截至9月11日,假期出行的国内机票近一周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30%。机票价格方面,国内机票均价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呈现“首尾高、中间低”的特征:假期首尾时段票价较高,节中票价相对较低。在拼假策略的推动下,预计10月4日至5日,迎来假期国内民航市场的出行高峰。从机票搜索维度来看,假期出行的国内机票搜索热度最高的十个城市分别为北京、成都、上海、重庆、昆明、广州、深圳、西安、贵阳、杭州。这些目的地不仅有着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也是假期热门演唱会、音乐节等大型活动的主要举办地,具有较强的休闲和度假属性。
此外,小众目的地因其有着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受到青睐,反向旅行趋势显著。假期出行的国内机票搜索热度增幅最大的城市分别为:伊宁、泸州、海拉尔、揭阳、赣州、扬州、徐州、芒市、阿勒泰、遵义。上述目的地的机票搜索热度同比增幅均超60%。
随着大众旅游和探亲出游的需求集中释放,热度高涨的红色旅游景区、北方秋意盎然的山岳景区、南方日游夜游活动丰富的园林古镇等,将成为激活本地及周边高频旅游消费的重要动力。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中秋和国庆假期的国内包车游产品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115%,周边游产品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2倍。山岳景区和园林古镇景区搜索热度周环比提升超过80%。
出境游需求强劲反弹,年轻群体推动目的地多元化
中国出境游市场呈现显著回暖与结构性升级趋势。Airbnb爱彼迎中国《2025国庆黄金周出境游趋势报告》显示,中国用户对出境游搜索热度较去年同期接近翻倍。在出境需求集中释放的背景下,年轻一代的出行选择推动目的地结构从传统热门向新兴和多元市场扩展。
日本仍居热搜目的地榜首,意大利、法国、西班牙、新西兰、韩国、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和英国也跻身前十;欧洲城市占据热搜前二十城市中的半数;希腊因新增直飞航班,搜索热度同比飙升7倍。
爱彼迎中国业务负责人孔直秋接受采访时表示,长假激发了中国游客对在地文化和深度体验的强烈兴趣,25-29岁年轻职场人群更将旅行视为生活方式,因兴趣驱动而结伴出游。
岭南控股广之旅发布的《2025年国庆出境游趋势报告》指出,今年国庆中国游客可免签或落地签前往的主流目的地数量进一步扩容,部分目的地国家还叠加了直飞新航线利好,中亚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外高加索三国以及巴尔干四国从以往的小众目的地一跃成了市场“黑马”;而南非今年受到电子签证通道开通利好,《报告》预计其同比增量也可达三成以上。
同程旅行数据显示,截至9月11日,假期出行的国际机票搜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60%,东亚和东南亚仍为主流;因试行免签政策,赴韩机票热度显著上升,首尔和济州岛搜索量翻倍。出境邮轮产品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15%,出境跟团游产品预订热度超过30%。
中国香港也是中秋和国庆假期出境机票预订热度最高的热门目的地之一。香港旅游业议会估计,今年黄金周期间旅客数量将较去年增加约一成,预计将有150万内地旅客,以及约4.5万旅客随旅行团访港;香港居民出境亦将迎来高峰。
广之旅发布的《报告》同时指出,今年国庆出境游整体价格同比持平或略降:东南亚板块与去年持平,部分纯玩新马线路下降6%;日本市场因汇率利好,同比下降约15%;欧洲长线因机位充足、酒店提前锁房,价格与去年持平。
扩大服务消费,旅游概念股逆势上涨
二级市场方面,9月18日旅游及酒店概念股逆势拉升,曲江文旅涨停,云南旅游实现“2连板”,华天酒店、西安饮食、西安旅游、西藏旅游、丽江股份等跟涨。
中航证券表示,在政策支持、运力保障与需求升级三重驱动下,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市场有望延续高景气。财信证券指出,随着扩内需政策持续加码,叠加消费信心逐步修复,旅游行业有望延续复苏态势。国证国际预计,国庆假期国内旅游收入/人次日均可比口径同比增长7.0%和8.3%。国庆假期核心指标仍是客单价恢复进度,若好于预期,有望带动板块乐观情绪。
消息面上,商务部等9部门日前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五方面19条举措进一步扩大服务消费。包括开展“服务消费季”系列促消费活动,支持优质消费资源与知名IP跨界合作,因地制宜延长热门文博场馆、景区营业时间,优化预约方式,鼓励推行免预约,优化学生假期安排,完善配套政策等,增加优质服务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服务消费需求。
9月17日,国新办举行介绍扩大服务消费有关政策措施的新闻发布会。缪沐阳表示,假期期间,文旅部推出了应季应景的优质产品、特色活动和优惠措施。一是优化节日产品供给,各地将推出观演赏剧、游历山河、中秋团圆、亲子游乐、夜间消费等优质产品,精彩纷呈的演唱会、音乐节、非遗展销、国潮市集、游园会等也将陆续上演;二是消费让利惠民生,将正式启动“百城百区”文化和旅游消费三年行动计划,联合金融机构及平台企业发放消费券、推出满减活动等,各地也将在消费月期间发放超过3.3亿元的消费补贴;三是打造文旅新场景。各地将围绕迎国庆、贺中秋、庆丰收,打造各具特色的文旅场景,同时加强旅游市场监管,保障消费者权益。
中国城市发展研究院农文旅产业振兴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袁帅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各地政府发放的文旅消费券和补贴显著拉动了市场增长。它们直接降低了游客成本,有效激发了因价格犹豫的潜在需求,有效推动了增量消费。不少消费者凭借补贴选择了更高端的旅游产品、升级住宿或增加体验项目,从而带动了整个产业链复苏。即便对已有出游计划的游客,消费券也提升了消费体验,进一步释放了消费潜力。
责任编辑:徐芸茜 主编:公培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