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天气转凉,博物馆游的热度依旧高涨。正值江苏出台《关于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一周年,江苏省文旅厅发布一组数据,直观展示在江苏博物馆游究竟有多热——
数据显示,今年暑期,全省延时开放的博物馆数量达到91家,并结合“水韵江苏·璀璨夏夜”活动,推出各类夜游活动1241场次,形成“南博奇妙夜”“夜游运博·千年流光”“拙政问雅·夜苏博”等夜游品牌。暑期全省纳入监测的47家延时开放博物馆接待观众人次同比增长22.05%。
去年9月,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多部门出台若干政策举措,推动省直博物馆高水平开放高质量。文件印发后,省文旅厅及时部署实施,跟踪推进落实,全省13个设区市积极响应,跟进出台相关政策举措,引导更多博物馆延长开放时间、开发文创产品、打造夜游项目、优化服务供给,形成文化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溢出效应。
省内博物馆积极响应。一年来,南博、中运博分别延时开放101天、315小时和103天、312小时,累计接待观众1121.9万人次、同比增长8.7%。
在政策效应带动下,一年来全省纳入监测的84家博物馆共接待观众8125.1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9%。
在收支反哺、IP授权、收费特展等政策激励下,各地还积极盘活馆藏资源,策划精品展览。暑期,南博、中运博在暑期策划推出的“观天下·坤舆万国全图”“运河奇境”VR大空间沉浸式展览,广受观众喜爱,开展不到两个月就接待观众超11万人次,实现收入超2400万元,成为暑期文博消费新热点。
江苏还推动博物馆与文创设计开发机构、高等院校等开展合作,通过扩大IP授权开发文创产品和衍生商品。去年9月以来,全省备案博物馆新开发文创产品4659种,实现文创收入5.6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7.6%和15.3%,南博“小粉炉”、镇江博物馆“小粉瓶”、苏博“吴王夫差毛绒剑”、徐州博物馆“金缕玉衣冰箱贴”等成为“新晋网红”文创产品。
借助“苏超”火爆出圈的巨大流量,各地博物馆踢好“文旅加时赛”,推出“白天看展、晚上看球”等系列活动,促进了文旅体商综合消费。今年1月至8月,南博、中运博接待观众821万人次,其中外地观众占到95%左右,按全省过夜游客人均消费1038元计算,直接带动当地多场景消费超80亿元。
“博物馆热”持续升温也点燃了城市夜经济,成为撬动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引擎”。在全省暑期接待人次前十的延时开放博物馆周边2公里范围内,公安数据显示,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88%,较暑期前提高25个百分点;支付宝数据显示,夜间游客消费同比增长25.2%;银联商务数据显示,餐饮、住宿、娱乐、购物消费总额分别同比增长9.5%、10.7%、45.7%和16.3%。
来源:交汇点新闻
编辑:唐凯
审核:高仁泉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