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在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国内消费市场面临结构调整的宏观背景下,由四川省社会科学院指导,四川省旅游学校、四川省企业家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四川省企业家研究会文体旅发展委员会成立暨四川省旅游学校第七届产教融合创新大会”,在四川省旅游学校黄龙溪校区盛大召开。此次盛会以产教深度融合为核心抓手,为四川破解文体旅产业发展瓶颈、激活消费市场新动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关键力量,标志着四川文体旅融合发展迈入全新阶段。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下消费降级趋势显现,市场消费更趋理性,文体旅产业作为拉动内需、促进就业的重要引擎,亟需通过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实现转型升级。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精神,四川省旅游学校、四川省企业家研究会顺势成立文体旅发展委员会,旨在搭建政、产、研、学、行协同发展与产教融合创新平台,以产业需求牵引教育资源供给,以教育成果反哺产业升级,助力四川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为全国文体旅产业应对经济挑战提供“四川样本”。
来自全省范围内相关部门领导、知名文体旅企业家、院校专家学者及行业协会负责人近300人齐聚一堂,围绕“整合优势资源破解产业融合瓶颈 深化产教融合激活消费潜力”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与会嘉宾一致认为,在消费市场面临结构调整的关键时期,文体旅产业需跳出传统发展思维和路径,通过产教融合实现“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精准对接,推动消费市场向“提质”转型。
四川省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赵晓鸿
启动仪式在四川省旅游学校演艺厅隆重举行。四川省旅游学校党委书记、校长赵晓鸿教授在欢迎辞中强调,面对经济新形势,学校将整合最优教育资源,深度参与文体旅融合发展,通过产教深度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产业输送兼具专业能力与创新思维的复合型人才,夯实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根基。希望专委会聚焦产业痛点,推动企业、院校与专委会共建研发中心、共享数据资源、共推产品创新,助力四川文体旅产业在经济调整期实现逆势突围。
四川省企业家研究会会长沈斌指出,在消费市场趋于理性背的景下,文体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已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而产教融合正是创新的关键载体。他介绍了文体旅发展委员会的成立背景与筹备历程。
接着,四川省企业家研究会执行秘书长赵仁权宣读文体旅发展委员会成立文件及首期班子成员名单,大会为班子成员颁发聘书。在全场嘉宾见证下,四川省企业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陈小兵博士从沈斌会长手中接过“四川省企业家研究会文体旅发展委员会”的授牌。新任委员会主任陈小兵在讲话中提出建设构想:未来将以“平台化运营、项目化落地”为路径,推动形成“企业提需求、院校给支持、专委会给方案”的协同机制,以优质供给激活消费市场,提升四川文体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与全国影响力。
随后,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王海林宣读四川省企业家研究会专家学者智库委员会增补人员名单及颁发聘书,并做了重要讲话。
在大会第二阶段的主题报告环节,七位行业大咖与学术专家围绕产业创新与产教融合展开前沿分享:四川绿苑集团副总经理王登茂提出《打造中国山地度假旅游的四川样板》,为生态资源转化为消费动能提供路径;巢夫设计首席智库廖永刚聚焦《整合与优化资源推动文旅企业高质量发展》,探讨新质生产力背景下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方案;四川旅游学院文化旅游产业学院院长王汝辉教授以《整合高校资源产教融合推动产业发展》为题,阐述教育资源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模式;成都师范学院孔又专教授强调《深挖巴蜀历史文化资源高品质呈现文旅产品》,指出文化赋能是提升消费吸引力的核心;四川省旅游学校赵晓鸿教授发布文旅部提质培优创新实践项目产品“水典岩芽·中国茶”,展现产教融合的实体化成果;沉浸式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谢礼分享《沉浸式旅游的新媒体矩阵推广》,为产品引流与消费转化提供新思路;四川深度拓展规划设计研究院李文路博士通过《校企合作推动文旅企业发展的经典案例》,验证产教融合的实践价值。
第三阶段是以“四川文体旅企业发展的困境与突破”为主题的圆桌会议,雅安碧峰峡5A级景区董事总经理、四川省景区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志全,四川省乡村旅游协会会长李君,四川大学中国旅游与大数据研究中心副主任冷奇君,亚洲华语文旅卫视总编孙亚军,四川省文化品牌发展促进会会长刘广文,新媒体营销策划专家麦子等参与。
本次活动开启四川文体旅融合发展新起点。未来就将通过整合资源,凝聚各方智慧与力量,构建“文化+体育+旅游”协同发展新平台,共同打造四川特色的文旅体品牌,提升四川文旅体产业的全球竞争力和影响力。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