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接上文·风动孤石悬险韵,蚁巡深岭蕴生机)
风动石旁的草亭,隐于葱郁林木间。它以质朴木架支撑,覆着天然茅草顶,尽显山野之趣。周围绿树成荫,阳光穿叶隙洒落,给草亭添了几分温暖光晕。亭下空间开阔,石质与木质地面衔接自然。在此休憩,既能近距离感受风动石的奇绝,又可饱览山林秀色,于清幽中得一份自在与安然。
由草亭沿登山步道继续前行,大约230米可到达刺天峰索道的上站。石板铺设的步道较为平坦,在茂密植被的簇拥下蜿蜒延伸向远方。两侧草木繁茂,绿意盎然,各类植物肆意生长,将步道衬得愈发清幽。
转过山弯,步道沿着山势向上延伸。周围林木葱郁,各类绿植蓬勃生长,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石阶上形成斑驳光影。行走于此,仿佛踏入一条连接山林秘境的通道。
步道顺着山势蜿蜒,被层层叠叠的树木与各类绿植环绕。阳光穿透枝叶,在石阶上投下细碎的光斑,给这条步道增添了几分清幽与神秘。
抬头仰望,这片山林呈现出一派蓬勃生机。繁茂的枝叶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张绿色的大网,阳光穿透叶间缝隙,洒下点点碎金。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似在低声诉说着森林的秘密。
登山步道在绿意中向山林深处延伸。周围黄桦树木林立,枝叶繁茂,阳光洒落,光影斑驳。黄桦属乔木,可长到三十多米高,黄褐色的树皮像层层薄片般剥落,小枝上满是黄澄澄的树脂腺体。卵形的厚纸质叶子,边缘带着细密的重锯齿,模样极其灵动。
登山步道笔直地向上方延伸。石板台阶沉稳厚重,两侧白色木护栏质朴自然。周围绿树成荫,各类草木肆意生长,阳光穿过枝叶缝隙洒落,在步道上投下斑驳光影。
山林之间,登山步道在绿意中蜿蜒。步道两旁树木葱茏,尤其几株白桦,洁白树干醒目。各类草木繁茂生长,阳光穿透枝叶洒落,给步道镀上暖光。
步道旁,一段金属网笼蜿蜒伸展,这是为松鼠设置的 “通道”。它穿梭于树木间,与古朴的木质护栏、周遭繁茂的绿植相映成趣。阳光洒落,给网面镀上微光,既方便松鼠活动,也为山林增添了几分灵动,让这片自然天地更具生机与趣味。
金属网笼里,一只松鼠惹人怜爱。它皮毛呈棕褐,双眼明亮,正探出脑袋,小爪子搭在网上,似对笼外世界满是好奇。背景绿意朦胧,衬得笼中松鼠愈发灵动,那模样,既带着被圈住的局促,又藏着对自由的向往,让人看了心生怜惜。
步道旁的金属丝网是为松鼠等小动物打造的生态廊道。在山林环境里,它既保障了小动物的活动与迁徙安全,减少人类活动和道路对它们的干扰,又维持了生物多样性。这体现了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保护,助力山林生态系统的平衡,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践行环保理念的生动体现。
步道沿山势缓缓向上。阳光穿透枝叶洒落,光影在步道上交错,营造出静谧又充满生机的氛围,仿佛是大自然为游人开辟的一条通往清幽之境的通道,行走其间,能真切感受到山林的静谧与野趣。
步道旁大片野核桃林,树木高大挺拔,枝叶繁茂,将天空遮得只剩零星缝隙。阳光艰难地穿透层层绿意,在林间洒下斑驳光影。各类植物蓬勃生长,交织成浓密的绿色世界。
经过野核桃林,前行100米便来到了刺天峰索道上站,黄色的索道轿厢醒目亮眼,在绿树与蓝天的映衬下,更显活力。周围林木葱郁,蓝天澄澈,在此乘坐索道,既能感受穿梭林间的惬意,又可饱览山间美景,开启一段别样的山林之旅。
由刺天峰索道至顶峰,海拔为1560米,需要攀登十余段共1300级笔直的天梯。于是决定乘坐索道登顶。刺天峰索道穿梭于翠绿山林间,明黄色的轿厢如灵动的音符,点缀在索道线上。从索道俯瞰,层层叠叠的林木如绿色浪潮翻涌,远处山峦也被绿意包裹。乘坐其中,仿若置身于绿色仙境。
乘坐刺天峰索道大约20分钟左右,便到达了百草畔的顶峰。
出了索道站,是一条充满韵味的栈道。它由木质材料铺设而成,穿梭于葱郁的树林间。漫步其上,脚下是吱呀轻响,身旁是绿意环绕,仿佛能触摸到大自然的脉搏。沿着栈道直行300米便可到达刺天峰。
木质栈道蜿蜒向前,护栏质朴自然。栈道旁草木繁茂,绿意盎然。栈道右侧不远处,一座长形亭廊颇为显眼,以木材为主要建材,茅草覆顶,风格自然古朴。蓝天如洗,白云悠悠,尽享山间的清新与闲适。
沿着木栈道前行,一座古色古香的六角攒尖顶亭子静静伫立在百草畔顶峰的山林间。亭顶飞檐翘角,覆着灰瓦,六角的造型让亭子在山林间显得雅致又灵动。周围草木繁茂,绿意盎然,木质栈道蜿蜒至亭中。
木质栈道与护栏质朴自然,在草木间延伸。中间的指示牌清晰标注着,左转是“松鼠讨封”、“云海”和“刺天峰”;右转则是“一览三山”和下山步道。
沿着左转的木栈道前行,仿佛能与自然亲密相拥,既可感受草木的清新气息,又能享受山间独有的宁静。
大约走了有50米左右,便来到了“松鼠讨封”。据《涿州志》记载,在明朝初期的时候,燕王朱棣兴师扫北,所到之处烧杀抢夺。路经野三坡奴才岭,发现这里的松鼠在捧食松果,像是在给他打躬作揖,燕王龙颜大悦说:“兽且归顺,况人民乎。” 就是说这里的野兽都这么归顺于我,何况这里的人民呢?于是下令免除了三坡人民的丁粮,徭役。
从此,野三坡境内的百姓便没有了一切赋税,完全自给自足。野三坡人民对松鼠的感情便由此而来,一直流传至今。这一传说不仅体现了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寓意,也成为野三坡地区文化的一部分,松鼠更是因此成为野三坡的吉祥物。
看过了“松鼠讨封”,沿着木栈道继续前行,木栈道穿行于茂密的丛林,远方的山巅隐隐可见一个观景台。
回望“松鼠讨封”,巨型松鼠造型与 “松鼠讨封” 的传说相呼应。传说中松鼠向燕王 “讨封”,带来了当地的福祉。如今,这憨态可掬的松鼠景观,既承载着古老传说的韵味,又为景区增添了灵动趣味。
继续前行大约100米左右,来到了“云海”的观景平台。每当雨过天晴,或是湿度、温度等气象条件适宜时,大片云雾便会在山谷间悄然汇聚 。起初,云雾如轻纱般在山间缓缓飘荡,而后渐渐聚拢,形成波澜壮阔的云海景观。
站在山顶俯瞰,那漫无边际的云海,似波涛汹涌的白色海洋,将连绵山峦淹没其中 ,只露出些许峰尖,宛如海中岛屿。云雾不断变幻,时而如万马奔腾,时而似轻纱曼舞,与葱郁的山林、巍峨的山峰相互映衬,营造出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仙境氛围。
从“云海”观景台回到山顶栈道,继续在密林中穿行。
继续前行百米左右便是“刺天峰”观景台,百草畔主峰海拔为1983米,“刺天峰”观景台为海拔 1900 米的观景平台。观景台的右侧摆放着憨态可掬的松鼠造型,呼应着当地 “松鼠讨封” 的传说。远处山峦连绵起伏,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更显巍峨壮丽,山间植被郁郁葱葱,生机盎然。
刺天峰是百草畔内极具代表性的景点。刺天峰山势巍峨,峰体陡峭险峻,仿佛利剑直插云霄,尽显雄浑壮美。它海拔较高,登上峰顶,视野极为开阔。极目远眺,连绵起伏的山峦尽收眼底,层层叠叠,气势磅礴;广袤的森林郁郁葱葱,展现出大自然的蓬勃生机。天气晴朗时,蓝天白云与青山翠谷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遇到云雾天气,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宛如仙境,如梦如幻。
在此真正享受山高人为峰,清爽风自凉,放眼观环宇,青山入画图的壮景,感受:层峦叠嶂俯首看,座座山峰齐罗列。山间公路盘龙舞,乡野小屋袅炊烟。片片丛林滴欲翠,遥望恒山冲九天,太行山脉展雄姿,燕山峻岭入云端。云浪滚滚翻似海,松涛飞鸟唱林间。
群山连绵,绿意盎然的植被覆盖山体,岩石点缀其间。远处山峦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天空湛蓝,白云悠然,仿佛是天地间精心绘制的绝美画卷。
山坡上植被繁茂,各类草木错落生长,岩石在绿意中若隐若现。蓝天澄澈,几朵白云悠然飘浮,没有远山的朦胧,却以近处山林与开阔天空的搭配,尽显大自然的生机与清朗。
近处山峦植被葱郁,岩石错落其间;远处群山连绵,在薄雾中似水墨晕染。蓝天澄澈,白云悠然飘荡,整体景致雄浑又秀美。
由“刺天峰”观景台折返,木栈道蜿蜒于葱郁植被间,通向“一览三山”。栈道旁的山峦岩石裸露又有绿植覆盖,远处群山在蓝天与薄云映衬下,似淡墨勾勒。
木栈道穿梭在繁茂植被中,周围山峦绿意盎然,岩石与林木相映成趣,远处群山在蓝天的映衬下,似淡墨晕染开的画卷。
连接“刺天峰”和“一览三山”的木栈道中间,有一观景台,可以一览百草畔之巅的群峰之美。
木栈道与观景台在繁茂植被中延伸,远方山峦林木葱郁,岩石与绿植相互映衬。蓝天广阔,白云悠悠,整体景致清新自然,仿佛一处能让人远离尘世喧嚣。
百草畔之巅,草甸的上方一座长形亭廊点缀其中,廊亭下木栈道蜿蜒回旋,穿梭于繁茂植被间,有效地将高山草甸东西进行了连接。周围山峦绿意盎然,蓝天澄澈,白云悠然飘浮。
远处群山在薄雾中似水墨晕染,天空湛蓝,白云悠然飘荡;近端山峦植被葱郁,岩石错落其间,尽显雄浑质感。
从高处俯瞰,群山如波浪般铺展。近处山林茂密,各类植被交织,一块岩石突兀而立;远处山峦在薄雾里渐次朦胧,与蓝天、轻云相融。
山峦植被繁茂,岩石与林木相互映衬,尽显自然野趣。远处群山在蓝天的笼罩下,似淡墨晕染的画卷。澄澈蓝天中,白云悠然飘浮。
木栈道蜿蜒于高山草甸繁茂植被间,“松鼠讨封” 的造型极其醒目,观景台位于其下方,可供游人驻足。
离开观景台,沿着沧桑的木栈道向“空中花园”前进。
空中花园位于海拔1800米以上的高山之巅,银白色山梨花、橙黄色橐吾花、淡紫色蓝刺头、艳红色野玫瑰、金灿灿金莲花在此争奇斗艳,还有华北唯一的 “黄桦林” 与多种名贵中草药栖身其间。漫步其上,可赏百花芳草、闻绿野清香,观蓝天白云下静美的山、妩媚的草与松海林涛,俯瞰太行山脉壮丽景色,心情格外舒畅。
离开“空中花园”,沿着木栈道继续向“一览三山”方向前进。
木栈道在繁茂的树林中延伸,高山之巅的树木已现秋意,部分树木已经落叶,渐显箫杀之像。
告别了高山步栈道,前面出现出了一条山林间的小径。石块铺就的路径,被繁茂的绿植簇拥,落叶散落其上,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光影交错,四周树木葱郁,各类植物肆意生长,增添了几分自然野趣。
山路的一侧是一处正在建设的观景台。
观景台外是一幅的山景。近处,独特的岩石形态各异,似大自然精心雕琢的艺术品,周围植被繁茂。远处,群山连绵起伏,在蓝天的映衬下,如波浪般延展向远方,山间还能看到零星的村落,为雄浑的山野增添了几分生活气息,尽显大自然的磅礴与秀
经过观景台,棕红色的步道在繁茂的绿植簇拥下蜿蜒向上;路标显示:由此至“一览三山”还有140米。
漫步于这林间步道,四周树木葱郁,枝叶交错,形态婀娜,阳光透过缝隙洒落,光影斑驳,营造出静谧清幽的氛围。
形态各异的巨石错落分布,表面覆盖着青苔,尽显岁月痕迹。周围树木葱郁,枝叶繁茂,各类绿植环绕在巨石旁,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一处原始秘境,尽显山野的古朴与生机。
茂密的山林之间,步道依势延伸,一侧是布满青苔的嶙峋山石,另一侧是枝干交错的树木。台阶上散落着枯黄的叶片,与周围翠绿的植被相映,阳光穿透枝叶洒落,光影摇曳。
经过十多分钟的攀爬,终于来到了“一览三山”观景台,观景台由水泥筑成,略显斑驳和破败,周围绿植繁茂,枝叶交错。拾级而上,仿佛能逐渐靠近那可将三山景色尽收眼底的观景台。
“一览三山” 观景台坐落于百草畔之巅的西南角,四周山峦环绕。登上此处,视野极为开阔,没有过多遮挡,能够尽情饱览周边群山风貌。百草畔其东、南、北三面与北京接壤,主峰海拔 1983 米,为北京周边高峰之一,站此山巅,北览恒山之雄,西望太行之美,俯瞰燕山与太行山纵横交汇之异景,感受“一览众山小”之壮美。
站在观景台上,可将北岳恒山、太行山以及燕山三座不同山脉的雄姿尽收眼底。连绵起伏的山峦线条粗犷,形态各异,有的山峰陡峭险峻,直插云霄;有的则相对平缓,尽显温柔。山脉颜色会随季节变化,春季绿意萌动,夏季郁郁葱葱,秋季五彩斑斓,冬季则银装素裹。
群山连绵起伏,在薄雾中若隐若现,宛如水墨画卷。山间植被繁茂,绿意盎然,蜿蜒的道路穿梭其中,为雄浑的山野增添了灵动气息。站在此处,仿佛能将大自然的磅礴与秀美尽收眼底,尽享山野间的静谧与开阔。
蓝天澄澈,白云悠然飘荡,群山连绵起伏,植被繁茂,绿意盎然。山间岩石裸露,与翠绿的林木相映成趣,更显山野的雄浑与生机。站在此处,仿佛能将大自然的壮美尽收眼底,让人沉醉于这开阔而静谧的山野风光之中。
欣赏了“一览三山”的壮美之后,踏上木栈道,开始下山。栈道被繁茂的绿植簇拥,枝叶交错,光影斑驳。行走其间,能清晰感受到山间的清新气息。
前面是一段铁制扶手,且相对较为陡峭的栈道。栈道上铺满了枯黄的落叶,两侧红色护栏鲜艳夺目。
在蓝天的映衬下,山间一块嶙峋的岩石格外醒目。岩石形态奇特,表面布满岁月侵蚀的痕迹。周围的树木,枝干或舒展或虬曲,叶片有绿有黄,与岩石相互映衬。
栈道旁挺立着几株红桦树,它们的枝干形态各异,有的纤细,有的较为粗壮,树叶或繁密或稀疏。透过树与树的间隙,能望见远处山峦的轮廓,蓝天为背景,让这片树林更显清幽,仿佛是大自然精心打造的一处充满野趣的小天地。
从林间望去,远处群山在蓝天的笼罩下,如波浪般层层铺开。山峦的线条或陡峭或舒缓,深浅不一的绿色与岩石的色调交织,勾勒出自然的肌理。近处的树木枝叶错落,与远方的山峦相映成趣,仿佛是一幅灵动的山水长卷。
在绿意盎然的丛林中,几颗鲜红的忍冬果格外引人注目。它们圆润的模样,像精心雕琢的红宝石,透着饱满的质感。周围的叶片形态舒展,为忍冬果搭建出天然的 “舞台”,那柔和的朦胧绿意,更让这些红果显得愈发鲜亮,仿佛是大自然悄悄藏在枝叶间的甜蜜惊喜,满是山野里的鲜活与灵动。
透过茂密的林木向上望去,陡峭的山石突兀而立,岩石表面纹理粗糙,尽显自然的鬼斧神工。周围树木枝干交错,叶片翠绿,与岩石相互映衬。蓝天在枝叶的缝隙间若隐若现。
山林间的栈道上,铺满了枯黄的落叶,仿佛给栈道披上了一层斑斓的 “地毯”。栈道旁,树木枝叶繁茂,绿意盎然,一块布满青苔的岩石静静伫立,与周围的植被相映成趣。
几簇淡紫色的狗娃花,花瓣纤长轻薄,如细腻的紫纱,中心黄色花蕊鲜活明亮,似点点星光。它们依偎在一处,在朦胧的绿色背景烘托下,透着清新雅致的气息。
林间的栈道上,铺满了枯黄的落叶,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台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周围树木郁郁葱葱,枝叶交错,将台阶笼罩在一片绿意之中。
透过林间枝叶的缝隙远眺,群山在澄澈蓝天的映衬下,如黛色的浪涛般层层铺展。山峦线条或平缓或陡峭,深浅不一的绿与岩石的色泽交织,勾勒出自然的肌理。近处的林木枝丫交错,与远方的山影相映成趣。
林间的栈道,被两侧繁茂的绿植簇拥着。刚刚有些平缓,又是一段较为陡峭的下行。栈道的红褐色与树叶的鲜绿相互映衬,阳光透过枝叶洒落,在栈道上投下斑驳光影,零星的落叶更添了几分自然野趣。
透过茂密的枝叶缝隙远眺,群山如黛色浪涛,在澄澈蓝天的映衬下层层铺展。近处树木枝叶繁茂,将山景半掩,如给壮阔山景披了层翠绿纱幔。
林间的步道,被两侧繁茂的绿植紧紧环绕。步道上散落着零星落叶,阳光穿过枝叶,在上面投下斑驳光影。周围树木高大挺拔,各类植被肆意生长,将步道衬得愈发幽静。
头顶上,澄澈蓝天之下,两辆明黄色的缆车在钢索上悬空划过,色彩鲜亮夺目。缆车仿佛是连接山间美景的纽带,载着人们穿梭于山林之间,既给人带来别样的乘坐体验,也让人们能从空中视角领略山间的秀丽风光。
脚下的林间步道被茂密的绿植环绕,红褐色的步道上散落着些许落叶。阳光透过枝叶缝隙洒落,在步道上投下斑驳光影。周围树木枝干交错,有的树干洁白挺立,与翠绿的叶片相映成趣。
耗时近一小时下行徒步,总算回到刺天峰索道下行出口。这段栈道长约 1200 米,徒步下山已颇辛苦,上山想必更为艰难。按照指示牌的提示,前往“杜鹃谷下山步道”方向下山,前方350米是万年泉。
(未完待续·云漫千峰藏秀色,溪穿万石奏清音)
(拍摄于2025-09-11)
感谢您的关注与观看!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