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金融的温度融入城市的烟火,服务实体、赋能民生便不再是口号,而是深入肌理的实践。
九月的上海,高温渐歇,金秋将至,第36届上海旅游节也如期而至。
9月13日,黄浦江畔,花车巡游点亮外滩的夜空。在流光溢彩的队伍中,一辆以百年外滩12号建筑为灵感、承载浦发银行吉祥物“浦浦”和“发发”的“金融花车”吸引了众多目光。车身上,“遇见浦发,遇见更懂你的银行”不仅是一句标语,更是这家扎根上海的金融国企对这座城市的一次温情告白。这是浦发银行32年来首次参与花车巡游,也是一次“金融+文旅”深度融合的城市实践样本。
作为上海金融国资的重要成员,浦发银行早已将服务本地、赋能实体视为己任。本届旅游节,浦发以“乐游上海 浦发随行”为主题,系统性地推出一系列普惠金融与便民服务,从支付、消费、体验到服务,多维度重塑金融与城市生活的关系。
支付便利,是外籍游客入境的第一道体验关口。
面对上海入境游持续火热的态势,浦发银行紧扣“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的定位,在浦东、虹桥两大国际机场建立起全年无休的服务网络。针对外籍人士开户痛点,推出流程简化的E-MoneyCard“旅行通卡”;同步优化ATM小面额取现功能,支持10元零钞即取即用。支付引导员由青年员工组成多语种服务队,暑运高峰期间日均服务旅客超25万人次,切实缓解境外游客“支付难”问题。此外,豫园支行等网点还提供外籍游客专属零钱包兑换,从落地第一刻到旅程最后一公里,全程护航。
文旅消费是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也是浦发银行赋能民生的关键场景。聚焦“文旅+金融”场景,浦发银行打造了一个贯穿全年的消费惠民生态。通过浦大喜奔APP整合携程、迪士尼等平台资源,提供门票订购叠加消费券抵扣,最高立减200元;长三角特色权益则覆盖1元虹桥停车、5折江苏公交、1分钱杭州地铁等区域联动福利。
此外,浦发还联合锦江、光明、携程等品牌推出“申城嗨购节”,借消费券、分期优惠和文旅联名卡激活“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参考2025年“乐游上海”消费券发放规则,浦发通过银联、支付宝、微信等平台参与惠民活动,单张消费券最高立减360元,覆盖商户超3500家。
金融服务的有序与温度,不仅体现在交易场景,也延伸至体验细节。
浦发银行将外滩、豫园、淮海路等15家核心地标网点转型为“游客驿站”,提供充电、饮水、休憩座椅及Citywalk导览图服务,使其成为旅途中的“充电宝”。张江科技支行试点宠物友好服务,开辟携宠通道、泊宠位及萌宠主题卡;多家网点还升级无障碍设施,设立手语窗口、提供盲文指南和语音播报系统,让特殊群体感受到“有爱无碍”的尊重。这些举措与上海“乐游上海”小程序的适老化改造及AI助手“沪小游”的便民功能相呼应,共同构建起城市文旅服务网络。
作为上海金融国资的代表,浦发银行的文旅赋能不仅限于C端惠民,更延伸至产业层面。一方面,积极响应政策,联动政府、景区、商户构建“金融+文旅+消费”生态圈;另一方面,在文化传承领域,浦发也持续发力,从外滩12号建筑美学的传播到支持“非遗戏韵游园会”戏曲盛宴,金融正成为传统文化焕新的重要力量。
特别在银发旅游领域,浦发银行参与设计50条区域性银发旅游主题游径,覆盖豫园、外滩及新晋网红打卡地,并升级“乐龄版”都市旅游卡,嵌入适老化服务场景。与此同时,上海已开通超百趟高铁旅游专列及邮轮新航线,浦发通过消费权益联动助力银发群体体验“高铁乐游长三角”,进一步拓宽普惠金融的覆盖维度。
金融与文旅的深度融合,正让每一次服务成为连接人与城市、历史与未来的纽带。
当金融的服务边界不断拓宽,银行的角色也变得更加立体。在上海旅游节期间,浦发作为支付便利化的推动者、消费生态的构建者和城市温度的传递者,正重新定义着银行服务城市的价值逻辑。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