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韵,古厝情,福漫闽,福舟载梦福建如画—我的福建之行
寇纪东
按:偶然的机会,来到福建,和厦门大学的李老师和方老师同行于福建,福建之行的路上,李老师、方老师用自己的话、自己的行动“护犊”福建,赞美福建、感谢福建……我双目忙碌于自然的优美、双耳满贯于人福的和谐、两腿奔波于发展的福建,脑际间福建山海交错间铺陈开来……有点感动,遂记下一二,表达对福建的敬仰和对李、方老师热爱家乡的钦佩与感谢!
闽地多山,峰峦叠嶂,武夷丹山碧水,云雾缭绕其间,九曲溪蜿蜒如带,竹筏轻摇,恍入仙境。沿海一带,则见碧波万顷,浪涛拍岸,鼓浪屿上红楼掩映绿树,琴声随风飘散,教人顿生遐思……
八闽大地,处处是家的眷恋;山海之间,时时涌动着深情……
福建,一片山海交融的“人间福地”,北枕武夷,南接粤海,东望台澎,西倚赣鄱。所到之地、所听之语,是福建人民对故土刻骨铭心的热爱,他们以最朴素的方式表达着对家乡的眷恋,口中传颂福建的美,心中铭记福建的好,手中建设着福建明天的辉煌……
福建,被岁月偏爱的土地,如一颗镶嵌于东南沿海的璀璨明珠,散发着独特而迷人的魅力……山海交融的绮丽风光,民族融合的悠久历史,在时光的长河中,演绎着无数动人的故事,承载着福建人民无尽的热爱与眷恋。
福建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结于民间的诗谚……“花事今开第几番,春衣欲减亦云难。轻烟疏雨微茫里,酿出二分拗九寒。” 形象描绘了本地节气特征。民间流传“拗九寒”的气象谚语,如“拗九蜀寒拆九寒,拗九无寒节节寒”,凝聚福建人民对自然时序的细致观察与生活智慧。
翻开历史,闽地风华,岁月遗章。秦朝“闽中郡”的设立,让这片土地首次以行政区划的姿态登上历史舞台;唐朝,“福建”之名正式亮相,而后的“闽国”,其国界大致勾勒出如今福建省界的雏形;宋朝,“八闽”的称谓开始流传,沿用至今……漫漫历史进程中,福建大地英雄辈出,星光熠熠。南宋的朱熹讲学著书,创立朱子文化,其思想如明灯,照亮无数人的精神世界,“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深刻影响着闽地学风;郑成功从福建挥师出发,收复台湾,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英勇无畏,成为彪炳史册的民族英雄……
打开地图,山海胜景,钟灵毓秀。山峦叠翠,绿意葱茏,“武夷山上有仙灵,山下寒流曲曲清”,乘竹筏于九曲溪上漂流,山挟水转,水绕山行,两岸奇峰罗列,碧水潺潺,一幅绝美的山水画卷……泉州港,古称刺桐港,郑和船队曾由此扬帆起航,七下西洋,书写波澜壮阔的航海传奇……今日,虽时光流转,但泉州港的韵味依旧,涛声阵阵,似在诉说着往昔的辉煌;厦门,是东海捧出的琉璃匣,藏着绿意与蔚蓝的缠绵,白城沙滩的细沙轻抚脚踝,潮声与海风交织成诗;鼓浪屿的琴声随浪起伏,菽庄花园的曲桥与亭台藏着江南园林的婉约,万国建筑群的红砖灰瓦在凤凰木的掩映下低语百年沧桑。
厦门的嘉庚建筑群红砖白石,泉州南音古乐咿呀婉转,一刚一柔间,皆是闽南人对传统的坚守与创新。“花开花落自有期,但教春色上云鬓”,纵使岁月如潮,善良的福建人也要把美绣进日常的经纬。
传统文化,“福”韵流芳,古厝传情。“福”文化是八闽文化的精神核心,最能体现这种地域文化特色的,是福建的传统建筑。“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雕梁画栋皇宫起,石雕木雕双合璧”,色彩明艳喜庆,装饰精美,“双燕归脊”的造型以及花鸟瑞兽的雕刻,都寄寓着吉祥美好、家族团圆的祈愿。莆仙深宅大院林立,称“文献名邦”,彰显光宗耀祖的科举文化内涵;涵江马兰顺侨宅装饰精美,“福、禄、寿”拟人像彩绘,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闽东福州“三坊七巷”,天井式的精巧布局,风火山墙造型独特,像“吉庇巷”等名字寓意吉祥,插屏上常见五福捧寿的构图,处处藏“福”。
闽北作为理学中心,书院文化昌盛,下梅村的“邹氏大夫第”,大型多进合院的规制,读书厅的设置,大门的精美砖雕,彰显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客家土楼是移垦文化的生动写照,永定一带有93座带“福”字的土楼,其中的“二宜楼”,“宜山宜水、宜家宜室”,梁架之上满是福禄寿字和图案,尽显祈福纳祥之意。古厝建筑选址注重风水,布局遵循“天圆地方”的传统宇宙观,装饰图案寓意吉祥,蕴含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八闽历史文脉的根脉。
循岛前行,鹭岛厦门,爱满星河。白城沙滩上,潮声与海风交织,演奏出一首首动人的诗篇;厦门植物园,仙人掌林与藤蔓长廊,如绿野仙踪的神秘入口;日光岩下,“万顷波涛涌日光”,郑成功当年屯兵演武的豪情壮志,似乎仍在天地间久久回荡……鼓浪屿上,悠悠琴声随着海浪起伏,菽庄花园的曲桥亭台、万国建筑群的红砖灰瓦,在凤凰木的枝叶掩映下,默默诉说着百年的沧桑变迁……
寻根反哺,侨胞桑梓情,赤心报家园。福建的海外侨胞,虽身处异国他乡,却始终心系故土,怀着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与热爱……他们不遗余力地反哺桑梓,建小学、中学、大学,让知识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未来;建路修桥,为家乡的发展铺就通途;修缮祠堂,凝聚着家族的民心,传承着家族的精神脉络;助力土楼的保护,让独特的建筑文化瑰宝得以留存,成为客家人的精神家园和文化标识……他们的善举,如点点繁星,汇聚成璀璨银河,照亮福建发展前行的道路、温暖每一个福建人的心。
回望历史,守护传承,瞻望未来,时代担当。新时代的福建人,肩负起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他们用心守护福建的一草一木,精心呵护福建的文化根脉……他们积极宣传福建的美,为福建的发展点赞助威,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家乡的热爱与担当。投身文化遗产保护的志愿者、致力传统技艺传承的匠人、或是积极参与家乡建设的每一个普通民众,都在用自己的方式,让福建的优秀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出勃勃生机,让福建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
福建,充满魅力与希望的土地,在岁月的长河中,经历史的积淀,文化的滋养,福建人民的共同努力,正以愈发自信而蓬勃的姿态,向着美好的未来迈进。它是福建人民心中永远的骄傲与归属,是那一抹无论身在何处都无法忘怀的乡愁,更是华夏大地上一颗熠熠生辉,永远散发着独特魅力的文化明珠,福佑着八闽大地,福泽绵延,生生不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