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黄鹤楼这么好玩,不仅仅是登楼看景!”来自江西的三年级学生轩轩刚和“诗仙李白”对完三首诗,脸上还带着兴奋。在景区内,每到一处,都能遇见惊喜——搁笔亭内《梦回太白》、千禧钟前《鸣钟祈福礼》、主楼内听《黄鹤楼中吹玉笛》……黄鹤楼正以鲜活的沉浸式体验,让每一位游客重新认识这座千古名楼。9月20日上午,“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主播带游客打卡武汉新体验第二站,聚焦城市地标黄鹤楼,带大家沉浸式感受“黄鹤雅集 闻笛探江”的浪漫。

主播和导游带着网友畅游黄鹤楼。记者史伟摄
诗仙对弈,古今对话照见知音情
“还有谁能对上我的诗词?”当天上午,在搁笔亭,《梦回太白》实景互动节目上演,诗仙“李白”穿越时空,为游客们带来一场沉浸式的诗意盛宴。小学生轩轩对答如流,让“李白”不禁颔首称赞,人群中时不时发出几声惊叹。“这太好玩啦,和我背古诗的枯燥感完全不一样!”轩轩的惊叹道出了沉浸式体验的魅力——当文字从纸页跃入实景,枯燥的背诵化为鲜活的对话,文化传承便有了知音相遇般的温度。轩轩母亲李女士感慨:“在黄鹤楼还能与‘李白’对诗,这种互动能让孩子真正爱上了传统文化。”

游客在搁笔亭观看《梦回太白》实景互动。 记者史伟摄
在登楼过程中,全国游客不再是单纯“看楼”,而是化身“入诗入画”的参与者。主楼一楼大厅里,身着素雅古装的乐师静立于《黄鹤归来》壁画前,玉笛横吹,清亮笛音穿透古朴空间,瞬间将游客拉入诗句描绘的诗意氛围。这是黄鹤楼最新推出的《黄鹤楼中吹玉笛》常态化演出,以李白《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为蓝本,演员们或扮作文人墨客,或化身宫廷乐师,以快闪形式与游客“偶遇”,演出地点分布在黄鹤楼的一楼、三楼和五楼。来自江夏的游客左先生表示,当旋律一响起,就会想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千古佳话。湖北,正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如今,“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系列活动正在以“一起戏遇知音”等创新场景,让传统艺术在当代焕发生机、引发共鸣。

主楼中的《黄鹤楼中吹玉笛》表演吸引众多游客驻足观看。记者史伟摄
礼乐复原,楚韵风华唤醒文化记忆
黄鹤楼东侧山脊高台上悬挂着一口千禧钟,是专为迎接千禧年而造的,与武汉关的钟隔江对望。在千禧钟前上演的《鸣钟祈福礼》,是黄鹤楼送给游客的另一场文化盛宴。身着楚制深衣的演员们踏地转身,红色衣袂如楚凤展翅;编钟古乐与祈福祝词交织,将荆楚礼乐的庄严典雅展现得淋漓尽致。来自安徽的老夫妇久久伫立:“这场演出很庄严,让人震撼,让我们感受到荆楚大地的历史文脉。”

游客在千禧钟前观看《鸣钟祈福礼》。记者史伟摄
行至西广场,“春晚同款”《凤舞九天》演出已然开场。演员们身着精致华丽的凤凰服饰摇曳起舞、婀娜多姿,音乐恢宏富有节奏感,与富有楚文化特色的舞蹈交相融合。观众摩肩接踵,仰头张望,都不愿错过这份精彩表演。演出结束,现场掌声雷动。

春晚同款节目《凤舞九天》受到观众追捧。记者史伟摄
多维融合,重构文旅体验新场景
在黄鹤楼主楼5楼,一个小水吧吸引了游客驻足。来自上海的游客王先生说,“看到长江水这个名称,就觉得十分应景,特意买了一杯品尝。”持特饮“一杯长江水”在手,远眺长江、大桥、龟山同框,让全国游客感受到“共饮一江水”的浪漫。

主播和导游共同体验“一杯长江水”特饮。记者史伟摄
而今,黄鹤楼游览已经打破单一登高观景的模式,融合“演艺+文创”的多元体验,打造出多层文旅消费新场景。这座名楼的新故事,恰是知音湖北的生动注脚——在这里,“传统”变成可感可触的生活场景;一场对诗、一次观礼、一杯饮品,都能让人与历史撞个满怀,在沉浸式体验中成为文化的知音。

游客在挑选文创产品。记者史伟摄
黄鹤楼种种创新背后,是“知音湖北·超级文旅日”理念的生动实践。从9月到12月,湖北正以每月一主题的节奏,解锁更多沉浸式文旅体验。此次直播活动,还联合了13家头部国企和小米、携程等百余家企业,推出从“轻游”到“漫游”的三档权益包。全国游客通过“武汉文旅码”不仅能抢到黄鹤楼公园门票,还能解锁两江游船的甲板派对、东湖游船追光等八大沉浸式场景体验。
(文:长江日报记者黄丽娟 实习生叶之懿 刘祖慧 通讯员鄂文旅)
【罗田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