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黄河之水天上来,却在万镇放慢了脚步。她用两百万年雕琢出摩崖天书,用驼铃船号刻下商道传奇,今天,让我们沿着中华民族的血脉,走进神木南端的“黄河客厅”,看一粒红枣如何对话世界,听一座古渡如何续写新生!
万镇古称“万户峪”,相传汉代有万户侯在此居住,“峪”指山谷,故得此名。它曾是神木黄河三大古渡口之一,1938年从佳县划归神木,1956年改名“万镇”。
山河绘卷:天书凤岭孕灵秀
神木万镇作为陕晋峡谷的一处名镇,呼吸着“黄河入海流”的万里风云,鸟瞰着“一览众山小”的磅礴气势,坐落在大峡谷的一隅。黄河穿过万家碛、娘娘滩、狮河碛后,一路南行,越过“鸡鸣听三省”的莲花辿峰峦,张扬飞舞,腾波涌浪,来到陕晋峡谷的神木万镇——一处遍布摩崖石刻,水蚀浮雕的艺术世界。
位于陕西沿黄公路段166-167公里处的“蒙汉天书”,是黄河两岸砂岩经千万年风化侵蚀形成的天然岩画。其纹路似汉字又若蒙古文,当地百姓称看不懂的字为“天书”,又因地处农牧文明交汇带,得名“蒙汉天书”。
凤凰山位于万镇东北西豆峪强家峁村,距镇政府3.5公里。这里下邻黄河,背靠群山,旁边有万亩枣林,生态环境良好,堪称天然氧吧。相传唐朝有凤凰落于此山,因此得名凤凰山。凤凰山山势险奇,岭脚相连,岭顶张开,远远望去,似凤头西望,宛若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
凤凰山始建于明万历43年(公元1615年)之前,山上庙宇连绵,灵石雄奇,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和较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是神木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省级水土保持示范园。此山共有庙宇11处,对研究古建筑和石窟艺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每年农历三月三唱戏三天,秦晋两省香客云集。
产业破局:枣香酒韵启新程
当黄金水道沉寂百年,创新基因在古渡口破土——废弃的公社大院变身万户峪民宿,贺龙元帅的足迹与停泊的旅人在此相遇;曼乔科技园用红枣与咖啡的跨界联姻,让东方智慧飘香世界。
2012年,曼乔咖啡在万镇镇横空出世,作为中国红枣的起源地,这里孕育的黄河母枣药食同源,富含环磷酸腺苷,兼具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等功效。依托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曼乔咖啡在传统白咖啡的基础上,针对国人口感进行二次改良,将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红枣融入其中,打造出温润丝滑、独具东方韵味的“中式”咖啡。
秦谊酒庄山腹中的酒窖用16℃恒温酝酿时光,让高粱与岩泉在陶坛里共舞。秦谊酒业有限责任公司创建于2016年,目前年生产能力为200吨,是一家专注于白酒酿造、生产、销售的发展型企业。公司将厂区20公里辐射范围内3000亩黄河滩地,作为有机高粱种植基地,为酿造奠定品质之基。
民生暖心:沃土良田兴百业
乡村振兴的笔锋,在万镇镇饱蘸深情——酸枣林化作“红宝石产业链”,照亮李家畔村的共富之路;一捧黑豆点化的白玉豆腐,托起郄家川村的集体希望;一座座养老幸福院里飘出的饭香,是“老有所养”最朴实的注脚。
目前,万镇镇互助幸福院的服务触角已延伸至辖区57%的村组,共建成36座互助幸福院,有效覆盖了超过半数的农村,稳定服务农村空巢、留守、高龄或生活自理能力较弱老年人近千人,为他们提供安全、温暖、有归属感的日常活动场所,有效缓解了农村家庭养老压力,让更多农村老人能够就近就便享受养老服务,回应了社会对“农村养老难”的普遍关切。
文脉延绵:三弦声里续乡愁
在这片承载着希望的土地上,非遗文化代代相传。在万镇镇郄家川村,提起说书艺人贺文彪,无人不晓。贺文彪,小名“兆子”,他13岁跟随“道情班子”学习说书曲艺,16岁尝试自编唱词。曾参加天桥水电站建设,任民工生产连长;曾担任万镇公社宣传队队员。如今作为榆林市级“神木说书”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他正把黄河故事、英雄过往,一点点递到下一代的掌心。
黄河汤汤,文脉昭昭;枣乡灼灼,新程浩浩。从“蒙汉天书”的岩间密码到红枣咖啡的跨界飞扬,从驼铃古渡的岁月回响到沿黄通途的车流奔涌,万镇用山河作纸、产业作笔、民生作墨、非遗作魂,在陕晋峡谷间铺展了一幅“产旅融合”的生动画卷。
今日之万镇,是山水相拥的生态家园,是产业兴旺的富民沃野,更是文脉永续的精神原乡。明日之万镇,必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让黄河之畔的传奇生生不息,让千年古镇的光芒愈发璀璨!(张帅 贺鑫 吕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