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经济日报】
游客品鉴丰宁采摘式烤全羊。李杰 摄
中国马镇巡游盛典现场。李建坤 摄
本报讯(长城网·冀云客户端记者陈志洋 通讯员程晖)沿着丰宁坝上“一号风景大道”一路行驶,途中民族团结主题雕塑群屹立期间,它生动再现清代满蒙联姻、茶马互市等民族交融场景,许多游客在此经停打卡留念,感受这里民族团结的历史文脉。
近年来,丰宁满族自治县持续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突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依托独特的历史文化旅游禀赋,开创旅游促“三交”(交往、交流、交融)的新格局。
“丰宁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自远古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曾先后有肃慎、山戎、东胡、匈奴、女真、满洲等民族交替演变,融合团结,文物展厅里的所有文物都是这些民族留下来的。”在河北省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国家三级博物馆丰宁满族博物馆,讲解员正为学生们讲解丰宁历史上民族发展的脉络,这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已经覆盖了丰宁的6所小学。
丰宁满族自治县地处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衔接的三角地带,有满、汉、蒙、回等3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72.88%,2023年丰宁获评第十批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丰宁推动景区成为民族交融的“活态博物馆”。
夜幕降临,中国马镇度假区舞马世界主题乐园里民族巡游喜庆上演,穿着各种民族服饰的演员邀请现场观众一同载歌载舞送上吉祥祝福。“在这里感受到民族大融合的氛围,气氛太嗨了!”来自辽宁盘锦游客路女士穿着蒙古族服饰跳着舞拿起手机自拍起来。
丰宁以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为轴,设计“草原丝路”“马背交融”等民族团结主题精品线路。在云雾山等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民族风情驿站”,打造“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民族体验空间。挖掘丰宁五千年红山文化的玉器密码、三千年山戎文化的青铜印记和当代马背民族的共生智慧,系统梳理各民族交往的典型事例,在11家重点景区导游讲解词中增设“交融记忆”板块,让景区解说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课堂。此外,培养精通满语、蒙古语的双语导游,提升游客体验感。
在“中国马镇”所在地丰宁大滩镇,马文化承载着满、蒙、汉等民族共融共生的历史记忆,如今以马促“游”、以马促“融”的全域文旅马产业发展格局逐步形成。
近年来,丰宁将马文化赛事旅游产业发展作为旅游促“三交”的重要载体,与各级各类马业协会、企业就马文化、马产业发展开展对接交流,将马术体验、表演等活动融合到坝上各景区特色项目中,邀请新疆那拉提、内蒙古锡林郭勒等地代表队参赛,促进跨区域民族文化交流。
延伸马产业链条,开发以马为主题的文创产品,规划百公里生态马道,串联中国马镇、神仙谷等景区,配套建设马术培训基地、康养马厩酒店,打造“骑行—研学—康养”一体化产业链。
将民族交融的场景融入非遗文化之中。丰宁拥有各级非遗代表性项目82项,以非遗为桥梁,推动民族文化从“活下来”到“火起来”。升级“一羊六吃”的丰宁“采摘式”烤羊非遗宴,推出“蒙满团圆餐”等特色菜肴,发展饲草种植、屠宰加工、培养烤羊师等全产业链条,带动各民族群众增收。在满族剪纸、布糊画、秸秆画等“非遗”产品设计上加入多民族文化元素和特色,生动传播各民族团结故事。
旅游促“三交”铺就民族融合致富路。丰宁因地制宜发展乡村特色文旅产业,以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各民族共同富裕。2024年,该县接待各族游客779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87亿元。
本文来自【河北经济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