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城市的闹钟还在赖床,六盘水的山友们已经把车灯照进凌晨四点的薄雾。9月20日清晨,9名“周末山友团”成员又一次把背包塞进后备箱,目的地——腊利梯田。这是他们自发性组织的第23次“周五下班就走”的爬山行动,从春意盎然的阿西里西,到秋色浓烈的梅里东坡,再到海拔6112米的勒多曼因冰川。短短一年半,这群“乌蒙山跑出来的风”已经把川西高原的“雪山名单”打了个通关。
“我们不是户外俱乐部,也没有营业执照,只有一条群规:‘迟到请喝全团奶茶’。”发起人老王笑言。2024年4月,他随手发了一个“周末去格聂,AA拼车”的朋友圈,没想到评论区一下子显示了30多条留言。如今,每周五晚8点“接龙”报名,10个名额30秒被抢空,手慢只能等“候补退票”。
“最虐的一次是阿西里西大环线,两天42公里,累计爬升2800米,走到后面连GPS都罢工。”队员“小辣椒”是一名护士,她把急救包切成“糖果大小”,谁膝盖疼就现场发“止痛药棉花糖”。她手机里存着23张“集体脚板照”——大家脱了鞋袜,在雪山脚下把磨破的水泡拍成“笑脸”,再发朋友圈:“这是属于六盘人的勋章。”
更“硬核”的是环保KPI。每次下山,领队都会带一把“迷你秤”,人均带回0.5公斤垃圾,超重奖励“六盘水特色烙锅”一顿。半年下来,他们扛下山的塑料瓶能铺满一个篮球场,曾被专业人士表扬:“民间自组,却把‘无痕山野’玩成了标准。”
9月21日傍晚,入秋后的腊利梯田不禁让大家打起了冷颤。队员们围成一圈,把23次活动的等路线图拼成“LOVE”字样,拍了一张“全家福”。“下一次去哪?”“藏东,萨普!”声音淹没在风声里,却像乌蒙山一样铿锵。他们让“凉都”不仅有19℃的夏天,还有365天翻山越岭的热情。
当最后一辆越野车消失在折多山的弯道,六盘水的夜空亮起第一颗星,像给这群“追峰的人”打下一束追光——下周,他们还将继续把“乌蒙山的风”吹向更高更远的云海。
乌蒙新报记者 石有叶
编辑:周真明
一审:李佳凤
二审:赵明
三审:巫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