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京都市东南的山科地区,有一座远离尘世喧嚣的醍醐寺,山林环抱,宁静幽深。1994年12月15日,作为古都京都文化财的一部分,醍醐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申威隆:90后“陕西文博一哥”
2025年4月20日清晨,我乘坐地铁前往醍醐寺,在醍醐站下车以后,向东步行约600米,便到达醍醐寺总门。醍醐寺坐东朝西,背山面水,环境优美。走进总门,视野开阔,迎面是长约200米的大道,两侧栽种着樱花树,被称为“樱马场”。
在樱马场中段的北侧,有一座装饰精美的唐门,为迎接朝廷使者设立,也被称为“敕使门”。唐门内是创建于1115年的三宝院,曾经是住持的居所,乃寺院的核心区域。1598年,丰臣秀吉在这里举办“醍醐赏花”活动,对三宝院进行重新设计和整修。
樱马场的尽头是仁王门,为伽蓝区的西大门,购买门票进入参观。这里创建于874年,在圣宝尊师的努力下,加之醍醐、朱雀、村上父子三位天皇和稳子皇后的皈依,为醍醐寺奠定永世护持的基础,传承下来10万多件珍贵的文物,收藏于三宝院对面的灵宝馆内。
1.五重塔
走进仁王门,绕过清泷宫,在东南约180米处,矗立着一座五重塔。此塔高38米,修建于951年,乃京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塔顶中央,插着相轮,塔内一层壁画描绘金刚界、胎藏界曼荼罗、真言宗传持八祖像。
2.金堂
在五重塔西北约100米处,坐落着寺院的正殿,被称为“金堂”。建筑坐北朝南,面阔七间,开五扇门,进深五间,两侧有门。歇山式顶,覆盖灰瓦,红色梁柱,极具中国唐代建筑的特征。
这座金堂是丰臣秀吉命人从纪州(和歌山)搬迁至此,殿内正中间供奉着药师如来坐像,拥有治愈疾病和驱除痛苦的力量,两侧站立着日光菩萨和月光菩萨。
3.观音堂和弁天堂
顺着小路,继续向东,穿过日月门,左边坐落着观音堂。1939年,观音堂被烧毁;1968年,进行重建;2008年8月23日夜晚,这里再次发生火灾,观音堂被全部烧毁。近年,经过重建,已经恢复原貌。
在观音堂的东侧,有一座秀丽的水池,被称为“弁天池”。在水池的东北角,有一座红色楼阁,被称为“弁天堂”。在池水的倒映之中,绿意盎然,幽静典雅。
醍醐寺分为上、下两个部分。参观下醍醐寺到此结束,如果游览上醍醐寺的话,还要顺着山路向上行走约1个小时,那里现存有醍醐水和药师堂等古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