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附近有一个很大的沙漠,这就是全国闻名的塔克拉玛干沙漠。现在这里早已是油井耸立的石油基地,连名称都改成塔里木乡了;最末次的记忆已经隔了近五十年,其中似乎确凿只是一片沙海,四处泛滥的塔里木河水,胡杨树,骆驼刺和红柳,但那时却是我童年的乐园。
不必说塔里木那广袤无垠、金黄似海的沙漠,沙丘连绵如凝固的浪涛,在日光下闪耀着细碎光芒,金黄的沙子在落日下泛着玫瑰色的光,光滑的沙砾从指缝间如水般流泻;高大的胡杨树撑起金色的华盖,各种鸟儿在林中鸣唱;焦枯的梭梭柴在风中发出窸窣的低语;鸣沙在风里吟唱着千年的歌谣;肥胖的沙鼠警惕地伏在洞窟边,轻捷的跳鼠忽然从芨芨草丛中直窜向沙漠深处去了。
也不必说塔里木河悠悠流淌,像大地蜿蜒的丝带,滋养出沿岸葱郁的绿色;鸟儿在沼泽上空轻盈地飞翔,此起彼伏的鸣叫,流淌出悦耳的旋律。单是沙漠边缘那片小小的绿洲,就有无限趣味。
当春回大地,胡杨嫩芽初绽,戈壁滩生机盎然;盛夏时节,胡杨林绿意融融;这时,蜻蜓在芦苇梢头曼舞,沙雀在这里歌唱,拨开枯死的胡杨根,有时会遇见沙蜥,沙蜥在沙地上飞速穿梭,一转眼便消失在沙丘的褶皱里;还有沙虎,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沙雾。胖乎乎的沙鼠从洞中探出脑袋,警惕地张望着四周,稍有动静,便“嗖”地一下缩回洞里去了。
拨开一丛丛耐旱的植被,有时会遇见色彩斑斓的小甲虫,背壳硬得像铠甲,用手指轻轻触碰,它便装死不动了。
野麻和甘草缠绵着生长,甘草有连绵不断的根。有人说,甘草根有镇咳的功用,我常常拔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沙漠植被,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人用它治过咳嗽。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沙棘果,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涩,色味和桑椹不相上下。
塔里木远处我是不敢去的,听说沙漠中有鬼怪;据悉有成年人结伴去捕鱼,在郎朗月光下行走时,鬼怪突然闪现,一团黑影没入红柳丛中,其中有人吓的大叫一声拔腿就往家跑,回家后竟精神失常;同去的人有说是野兔,有说看到了黑影闪过,有说是红柳枝阴影,各种说法莫衷一是,但那人确实疯了,精神出现了问题。
给我们的教训就是:塔里木远处是我们孩子的禁地,家中大人是不允许我们去那片区域的,我们自己也不敢去。
精神病人的故事使我觉得做人之险,所以我和小伙伴去塔里木附近游玩,总是不敢走太远,总是小心谨慎,小伙伴们于是总嘲笑我是胆小鬼;而我走进塔里木,心里总想着这片区域有鬼怪,总是提心吊胆。但是,直到离开塔里木前,我也没有亲眼见过鬼怪,但却常见社会不少心情郁闷、抑郁导致的精神疾病患者,这些精神病患者大多是人为因素导致的病患。
金秋时节胡杨叶如火焰般灿烂,金黄与翠绿、湛蓝交织成调色盘般的绝美画卷,胡杨倒映水中,孤傲矗立于大漠之中,尽显生命的绚烂与壮美;漫步其中,每一处都令人陶醉。而当寒冬降临,胡杨身披银装,迎风傲雪,白雪覆盖的湿地变成银装世界,河面冰封成天然溜冰场,雾凇胡杨树宛如水墨画,静谧祥和的仙境令人流连忘返。沙漠与湿地交融的塔里木河,湿地集湿地胡杨、戈壁胡杨、沙漠胡杨和水胡杨于一体,既有沙漠的广袤苍凉,又有湿地的灵动生机,形成自然与人文交织的地理奇观,景致美不胜收。
因为年龄渐长,我不得不去外地求学。也许是因为人的年纪大了都要外出学习谋生,也许是因为人生本来就是这个生命过程,也许是因为人的欲望就是诗和远方……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沙海里去了。Ade,我的塔里木!Ade,我的胡杨林!Ade,我无忧的童年!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当我从学校毕业,踏入成人社会的那一刻,仿佛走进了一座“人生迷宫”,我开始了社会大学的磨砺。
大城市高楼大厦如林立的壁垒,街道上车水马龙,人们行色匆匆,脸上带着各种表情:疲惫、焦虑、坚定或是迷茫,或是防备、或是猜忌。在这里,竞争如同无形的风暴,时刻席卷着每一个人。为了一份工作,一点业绩,大家都在奋力拼搏,如同沙漠中寻找水源的行者,不敢有丝毫懈怠。
记得刚工作时,我小心翼翼,但还是被社会无情的上了一课。一天,我们处室男性处长让我写一篇干果市场分析报告,折腾半天,我终于写出一篇文章,男处长看后板着脸说:“大学生,这样的报告写不好,还需要学习锻炼”,我不禁长时间心虚紧张,暗自焦虑,我疑心这处长对我不满,借此要收拾我;据悉,这处长29岁就是副处级干部,现如今已经56岁还是副处级,平时他在处里只是看报纸,好像并无什么工作;时间久了我才知道,他是“靠边站”的处长,上级领导并不喜欢他,处里有工作安排也不找他;之后我琢磨,这处长让我写分析报告,或许只是考察我,分析报告对处里工作没有什么实际效用,感觉他本人对我也并无什么恶意。
在成人社会里,规则如同沙漠中的指南针,看似明确,却有时让人觉得束缚和窒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再像塔里木的沙与风那般纯粹直接,多了几分委婉与隐晦。有时候,一句不经意的话,可能蕴含着多层含义;一个看似平常的眼神,背后也许有着复杂的心思;一个无意识的动作,暴露了他人对你的心思和喜好。就像在沙漠中辨别方向,稍不留意,便会迷失方向。
工作不到一年,一天下午,记得是一个天气炎热的午后,我和处里一个小伙一起参加机关组织的“五四”青年节活动;这小伙比我年长两岁,也比我早到办公室半年,社会经验比我丰富;活动结束我们回到处里,各自坐在办公桌前打着瞌睡;这时处里女处长突然来到我们办公室,见我们俩都回来了,就随口问了一句:你们都进行了什么活动?我正闭眼假寐,想着由小伙回答女处长问话,就没有回应;可是小伙不知何故也没有回应,这时办公室一位老同志立即应声说,处长问你们话为什么不回答!我仿佛从睡梦中惊醒,尴尬的不知所以。此后不久,听说这位女处长要将我“发配”到下属公司,当然不知何故,最终这事不了了之,我又被社会无情的蹂躏了一次。
从塔里木到成人社会,就像是从一个充满奇幻与自由的梦境,踏入了现实的战场。我从懵懂的孩童成长为一个青年,由于性格内向,社会经验欠缺,在成人社会吃尽了苦头,但也因此学习了很多社会知识,我认识到:社会是一个万花桶,什么人都有,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只有不忘初心,方能守得始终。
经过社会洗礼,如今我到了耳顺之年,而塔里木的记忆,如同心中的一颗明珠,散发出温暖而坚定的光芒,提醒着我,无论身处何方,无论遇到什么困苦挫折,都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像塔里木的胡杨一样,在困境中坚守,在复杂中寻找简单和美好。
2025年9月23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