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生活打卡季#昨天中午,几位朋友小聚,饭后,看细雨蒙蒙,一位朋友提议去泰山红门登山口走走,体验一把雨中登山的乐趣,都是免费景点,众人皆附和,遂驱车前往红门。
因不是法定节假日,红门广场停车场车位很富裕,我们就将车停在了地下车库。看停车价格中规中矩,2.5元/30分钟,最高40元/天,还能接受,毕竟这是黄金地段。过几天就是国庆节了,那时再想停车,难了。
4人穿过红门广场,见游客不是很多,可能是下雨的缘故吧。为了少淋雨,我们打算从红门游客中心过去,大厅游客休息处,座椅上挤满了歇息的游客。在北侧的摊位上,我们见到了最近非常火爆的登山助力机器人,其实就是绑在腰上的助力器,用它可以省不少力气,简直就是步行登山的神器。
看价格也不是很贵,从红门到玉皇顶,280元/24小时/人,押金200元。朋友看了看自己大腹便便的肥肚,说尺码可能不适合自己,引起一阵哄笑。
西侧有电子储物柜,方便游客存放稍微贵重的物品,2元/小时,封顶30元。晚23时到次日早5时关闭,这也符合了夜间泰山景区的闭园时间。北面的大厅内还有文创摊位,琳琅满目的文创品满足了不同游客的需求。
自营运以来,我还从没进来过,没想到竟然修建的这么好,看来,作为泰山文旅的门面担当,它的颜值杠杠滴!
出了西门,沿台阶向上走,路上见到了不少下山的游客,有的还穿着雨衣,看来山里也下了雨。盘道两旁的商铺几乎有一半关门落锁,问一家营业的商铺,老板说,下雨,人少,不如歇歇。看来,雨中登泰山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最起码不用“挤油油”了。
穿“一天门”,过“孔子登临处”,走进弥勒院,登上飞云阁,见日新月异的泰城映入眼帘,城市风光曼妙多姿,让人陶醉,更让人自豪。下的阁来,一路穿过红门门洞,来到了小碑林,都是往昔香客信众来泰山祈福时所立,也是泰山民俗文化最真实的呈现。在小碑林对过崖边,有一个入口,上面立着标志牌“醉心园”,沿石阶而下,耳边有湍急的溪流声传来,恍若急促的大雨落下。
因天下着雨,虽不大,但近几天一直下雨,路面已非常湿滑。众人小心地前行,在“醉心园”石刻旁边,遇到了几个下山的游客,说说笑笑,正在拍照,看来体力还很充沛。
这儿的景观很多,有小洞天,有柳条湾、饮马湾、石峡湾,最有名的当属“醉心石”,立于东侧大石坪上。相传,孔子登泰山路过此处,为它的美景吸引,驻留饮酒,抒发情怀。后,明代文人单震蒙又书写了“醉心”二字,被刻在辉绿岩脉上,表达了对美景的赞美。
“醉心石”下面,溪水奔腾,从石间跌落到潭内,形成小瀑布,潭内溅起细碎的水花,清澈的水面激荡着涟漪。峡谷两侧枝繁叶茂,将天空遮得只剩一线。此刻,自然与人文景致相融,让整个氛围清幽静谧又充满生机。
眼看雨越来越大,众人也顾不上再观赏美景,只好悻悻而归。路上看到,上山的游客兴冲冲而来,下山的游客急匆匆而去,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心态,一个急着登顶“一览众山小”,一个急着“千里江陵一日还”。
正如年轻时,都拼命想做那个“上山的人”,渴望征服,向往顶峰,觉得停下就是浪费,那时,上山的勇猛还叫青春。到了一定年纪,才知道原来自己已是那个“下山”的人,学会转身,学会归来,学会把看过的山河化成日常的淡定,这时,下山的从容才是归宿。
我是@泰安人泰山事,喜欢这篇文章,就动动你发财的小手,加个关注点个赞,转发出去留个言!期待分享你的建议和观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