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阳县张坞镇平泉村六岭山上赤眉寨
巍巍熊耳山余脉,环抱着洛水之滨的明珠——宜阳张坞镇平泉村。村南的六岭山拔地而起,层峦叠嶂,地势奇绝。
山坡上,千年古柏森森然,枝干如铁,虬劲入云,四季苍翠,浓荫蔽日。漫山遍野的老枣树根扎岩缝,枝桠如戟,倔强地向天伸展。春来枣花细密如金粟,香飘幽谷;秋至则累累红果压弯枝头,宛如无数赤色玛瑙镶嵌在苍翠的画屏之上。山势陡峭,怪石嶙峋,唯有一条险峻的羊肠小道可通山顶,端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然雄关。
东汉初年,赤眉军在这一带闹得鸡犬不宁。那些士兵为了在乱军里认得出自家弟兄,都用红颜色涂了眉毛,远远望去,像一群红着眼的野兽,抢粮、烧屋,把好好的豫西折腾得乌烟瘴气。 赤眉军领袖樊崇,在四处打探后,看中了这险峻的六岭山,率部在古柏与枣林掩映的最高处,筑起了一座坚固的山寨——赤眉寨。巨石垒砌的寨墙,俯瞰着山下平畴沃野与如玉带般的龙窝河。
寨下西南方向,有一处神奇的水源——饮马泉。此泉非同凡响:清冽的泉水奔涌而出,形成一汪清澈见底的泉水,水声淙淙,终年不息。泉水冬暖夏凉,清冽甘甜,是绝好的天然矿泉。
相传当年光武帝刘秀尚未登基,被王莽大军追赶至此,人困马乏,正是饮此泉水、喂饱战马,方得恢复元气,最终脱险,乡亲们亲切地称此泉为“饮马泉”。
赤眉军经常到“饮马泉”饮马,取水供日常生活之需。他们四处劫掠,唯独对平泉村民保护有加,显示出善良的一面。
承载着刘秀脱险的饮马泉,至今清流依旧奔涌。那自高处落下的小瀑布,如银练飞悬,冬暖夏凉的绝佳水质,早已超越了它最初的名字。今日,它更化作平泉村的生命之源,成为全村两千多父老乡亲以及方圆十几里土地赖以生存的自来水水源,如同无声的甘霖,默默滋养着这片饱经沧桑又生机勃勃的土地。 赤眉寨的残垣,在古柏与枣林的掩映下,归于历史的沉寂。六岭山依然险峻奇绝,古柏擎天,枣树挂红。饮马泉,仍然源源不绝,无私地滋养着平泉村。
六岭山、赤眉寨,饮马泉无声诉说着难忘的历史,唯有巍峨青山与这一汪清泉,生生不息,泽被万代。漫步于此,抚残石,饮甘泉,看山色葱茏,便仿佛听见历史的回响——金戈铁马终归于仁者无敌的宁静,而这山水毓秀的平泉,正是这宁静与新生最动人的诗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