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策略制定
产品创新策略
四季旅游产品体系构建
石家庄大山旅游资源依托独特的山地气候与自然景观,需以季节为轴线构建全时域产品矩阵,通过差异化体验提升游客复游率与消费深度。基于各景区资源禀赋与市场需求,四季产品体系可围绕避暑、赏花、红叶、冰雪四大核心主题展开,结合文化活动与业态创新形成闭环体验。
春季产品组合:山花盛宴与生态徒步以苍岩山、五岳寨为核心载体,打造"山花+徒步"双引擎产品。苍岩山依托暖温带季风气候,春季山花遍野,可举办"苍岩山山花节",联动千年古建资源开发"建筑美学+花卉摄影"主题线路。五岳寨则聚焦高海拔杜鹃花海,推出"杜鹃花海徒步"产品,同步保留冬季冰瀑残景与山巅云海奇观,形成"春雪-新绿-杜鹃"的过渡景观带。
夏季产品组合:清凉避暑与瀑布奇观重点开发驼梁、五岳寨两大避暑IP,形成梯度化避暑产品体系。驼梁以"高山草甸避暑游"为核心,其海拔优势带来18.9℃的夏季均温,20里长峡内百处瀑布与山顶空中草原构成"一山苍翠,百溪乱渡,万瀑齐飞"的景观集群,日均接待量控制在5000人次以内以保障生态承载力。五岳寨则依托1946.5米主峰与110米落差瀑布,开发"瀑布群清凉徒步"产品,配套78元/往返的缆车观光与望岳峰699级台阶挑战项目。
秋季产品组合:红叶摄影与山地节庆以苍岩山、驼梁为核心,打造"红叶+节庆"体验。苍岩山秋季檀林红叶漫谷,可举办"檀林红叶摄影赛",结合古建背景形成差异化摄影IP。驼梁则推出"金莲花观赏节"与"20里长峡徒步赏红叶"组合产品,利用山顶金莲花与峡谷红叶的景观时序差,延长秋季游览周期。
冬季产品组合:冰雪体验与古建研学突破北方山区冬季旅游瓶颈,重点开发五岳寨、苍岩山及西部长青三大产品集群。五岳寨将夏季瀑布转化为冬季冰瀑资源,打造"冰瀑攀冰体验"项目,其110米落差的冰瀑景观可与挪威盖洛的可持续雪道管理模式对标。苍岩山推出"古建雪景研学",结合雾凇景观与桥楼殿建筑特色,开发历史建筑测绘、雪景摄影等深度体验。
四季产品创新方向:参考赞皇县"全域全季"模式,需强化三大支撑体系:一是资源整合,推出"四季畅游卡"捆绑驼梁、五岳寨、苍岩山核心资源;二是业态融合,复制西部长青"40余个文旅项目联动"经验,植入露营、康养等跨界业态;三是数据驱动,结合中国冰雪旅游市场增长趋势,动态优化产品供给。
通过四季产品的场景化设计与系统性整合,石家庄大山旅游可实现从"夏季依赖"到"全季均衡"的转型,构建"春赏花、夏避暑、秋红叶、冬冰雪"的年度体验闭环。
文旅融合产品开发
石家庄大山旅游资源的文旅融合产品开发以"影视IP+非遗+户外运动"为核心路径,通过深度挖掘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在联系,构建多层次、场景化的体验体系。
苍岩山以"影视IP激活古建筑"为突破口,依托福庆寺桥楼殿这一"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迹",开发沉浸式文旅产品。作为《卧虎藏龙》《西游记》等影视作品的取景地,景区将影视场景转化为实景演艺资源,推出"桥楼殿灯光秀+武术表演"的《卧虎藏龙》主题体验项目,同步设计"悬空寺建筑研学+攀岩体验"套餐。游客可参与井陉拉花舞蹈教学、陶瓷制作等非遗体验。
五岳寨聚焦"山村民宿+农事体验"的在地化融合,联合周边村落打造农家小院集群,推出"舌尖上的灵寿记忆"美食体验项目,包含13元/份的腌肉面、10元/份的素炒饼及山野菜豆腐汤等地方风味。景区培训村民担任非遗讲解员,在徒步探访古老寺庙、历代文人墨客碑刻遗迹的过程中,穿插井陉拉花舞蹈教学等互动环节。
驼梁则以"考古探秘+森林徒步"为特色,依托辽代古墓遗迹、晋察冀军区修械所旧址等人文景观,设计穿越式历史体验线路。游客在森林徒步过程中可参与"考古盲盒"挖掘活动,夜晚围篝火聆听当地人讲述古老故事,体验传统编织、木雕等手工艺制作。
文旅融合产品矩阵核心策略:
IP赋能:影视取景地转化实景演艺,如《卧虎藏龙》桥楼殿灯光秀。
非遗活化:村民担任讲解员+手工艺工坊,实现文化传承与经济收益双赢。
业态融合:"户外运动+文化研学""民宿+农事体验"等组合产品提升停留时长。
研学与户外产品创新
石家庄大山旅游资源依托独特的地质地貌、生态系统与文化遗产,构建了**"研学+户外"双轮驱动**的产品创新体系。
地质科考类以嶂石岩地貌与古海洋沉积岩层为核心资源,形成多梯度课程矩阵。五岳寨国家森林公园凭借断块中山、象形山峰等奇特地质景观,开发"嶂石岩地貌观测""岩石矿物识别"课程,配备专业地质向导带领学生进行断层观察与岩石标本采集。苍岩山作为18亿年前古海洋沉积岩的典型代表,其赤壁丹崖、奇峰幽谷景观成为"地层演化"活教材。
生态保护类聚焦河北驼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开发亲子共融型研学产品。该保护区高等植物占河北野生植物总种数的50.5%,包含大花杓兰、斑羚等29种国家级珍稀濒危保护动植物,可开展"珍稀植物监测""野生动物追踪"等体验式课程。
户外体验矩阵包括极限挑战赛事、岩壁探险产品与徒步露营网络。五岳寨越野挑战赛设置50公里、25公里和8公里三个组别,赛道穿越国家森林公园、漫山花溪谷等核心景区;苍岩山九莲洞飞拉达项目建成500米钢索栈道,成为华北地区长度领先的户外攀岩体验区;驼梁景区推出高山草甸徒步路线,推荐夜宿云顶草原进行星轨拍摄与银河观测。
产品创新亮点:
跨界融合:西部长青推出"旅游+"组合产品,将研学、康养、运动等业态融入户外场景。
在地化体验:平山县沕沕水风景区开发竹筏漂流、缆车滑索等参与式项目。
赛事引流:赞皇县通过举办国际路亚文化周、MLF鲈钓大联盟交流赛等活动,实践"跟着赛事去旅游"模式。
市场营销策略
品牌形象塑造与推广
石家庄大山旅游资源的品牌形象塑造需以差异化定位为核心,以文化IP与自然特色为支撑,构建具有辨识度与市场竞争力的山地旅游品牌体系。
差异化品牌定位体系
- 苍岩山:以"太行悬空寺·影视文化地标"为核心定位,深度融合"山雄、谷幽、林秀、楼绝"四大自然特色与影视IP资源。
- 驼梁:聚焦"高山草原·避暑天堂"定位,以18.9℃夏季均温的气候优势与"一山苍翠,百溪乱渡,万瀑齐飞"的生态景观为核心卖点。
- 五岳寨:塑造"地质奇观·户外乐园"形象,以燕赵第一瀑的水文景观与喀斯特地貌为基础,开发攀岩、越野等山地运动项目。
全媒体矩阵传播策略
- 影视IP与节庆活动联动:将苍岩山影视IP资源转化为国际传播符号,通过举办"苍岩山国际影视文化周",邀请剧组重游取景地、开展影视主题沉浸式演出。
- 新媒体内容矩阵建设:打造抖音"太行山水挑战赛"话题,鼓励用户发布三大景区自然风光与体验视频;在小红书推出"网红打卡点攻略",重点推广苍岩山桥楼殿摄影机位、驼梁星空露营地等场景化内容。
三大景区品牌定位对比
景区 | 核心定位 | 核心资源 | 目标客群 |
苍岩山 | 太行悬空寺·影视文化地标 | 桥楼殿、《卧虎藏龙》影视IP | 文化体验者、摄影爱好者 |
驼梁 | 高山草原·避暑天堂 | 18.9℃夏季均温、空中草原 | 家庭避暑客、康养人群 |
五岳寨 | 地质奇观·户外乐园 | 燕赵第一瀑、攀岩/越野运动设施 | 户外爱好者、年轻群体 |
客源市场拓展
石家庄大山旅游资源的客源市场拓展需构建"核心-辐射-机会"三级开发体系,通过精准定位客群需求、创新产品组合及跨区域合作,实现客源结构优化与规模扩张。
核心市场:深耕本地及周边城市消费潜力,通过高频互动与场景化体验强化粘性。针对家庭客群推出"周末微度假"套餐,整合登山、文化体验及亲子设施,同步发放景区优惠券与周边商户联动折扣,形成"1小时生活圈"消费闭环。
辐射市场:联动京津冀构建区域旅游共同体,依托高铁1-2小时交通圈,以"便捷性+差异化"破局。深化与高铁部门合作,推出"车票+门票"联票,并在石家庄、北京西站等枢纽设置沉浸式体验展厅,展示驼梁、五岳寨等景区的"消夏避暑"资源。
机会市场:依托特色认证拓展中远程客群,借力"中国避暑旅游目的地"认证,在上海世界旅游博览会等国际展会中突出"23℃夏季平均气温""人均200元3天2夜山野之旅"等核心卖点。设计跨区域深度游线路,如串联荣国府、隆兴寺、苍岩山、驼梁的5天文化山水行程。
三级市场开发策略要点:
核心市场:社区推广日+优惠券发放+"1小时生活圈"微度假套餐。
辐射市场:京津冀联票+高铁体验展厅+跨区域线路串联。
机会市场:避暑认证+国际展会+5天深度游产品。
基础设施提升策略
交通网络优化
构建"外部联通+内部循环"一体化交通网络体系是石家庄大山旅游资源开发的核心支撑,需通过分层施策实现景区通达性与游览体验的双重提升。
外部联通:构建立体集散通道,推进"石家庄-苍岩山"高速直达通道建设,利用苍岩山距石家庄市区70公里的地理优势,将自驾车程压缩至1.5小时内;以石家庄西王客运站为核心枢纽,优化现有"石家庄-井陉-苍岩山"公交接驳模式,升级为每日6班的"点对点"直达专线。
内部循环:打造高效游览系统,五岳寨重点升级游览车运营体系,新建入口段1500米游览车路及2500米索道下站至寨倾木栈道;苍岩山推进"福庆寺-銮台垴"观光缆车建设,分流福庆寺核心区客流压力;驼梁重点升级索道安全系统及内部步道修复。
关键指标优化目标。外部通达:实现三大景区从石家庄市区公共交通直达率100%,自驾车程均控制在2小时内内部效率:游览车路线覆盖率提升至核心景点的85%,索道/缆车应急响应时间缩短至15分钟内绿色出行:景区内部新能源接驳工具占比达100%,私家车进入核心区比例下降至30%以下。
智慧景区建设
石家庄大山旅游区以"三平台一中心"智慧工程为核心框架,全面推进景区管理与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游客服务平台整合线上预约、电子门票、智能导览及投诉处理功能;运营管理平台部署实时客流监测、智能安防监控及设备维护预警系统;营销分析平台通过游客来源、消费习惯及停留时间等数据挖掘,构建精准营销模型;数据中心则整合三大景区多维数据,为决策提供可视化支持。
三大景区结合资源特色推进差异化智慧化建设:驼梁景区安装"负氧离子监测仪"并实时显示于入口大屏;苍岩山在桥楼殿部署"全息投影"设备,夜间播放建筑历史动画;五岳寨新建智慧化管理服务系统,涵盖无线网络全域覆盖、流量统计、智慧售票检票等功能模块,并设置"智能急救站"。
智慧景区建设核心功能矩阵:
游客服务:电子门票、智能导览、在线预订、投诉处理。
运营管理:客流监测预警、森林防火监控、设备维护预警。
基础保障:全域无线网络覆盖、99.999%供电可靠性、微电网能源支撑。
生态保护策略
生态监测与保护体系
为实现石家庄大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构建科学完备的生态监测与保护体系,重点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质量监测及灾害风险防控三大核心领域。
生物多样性保护系统构建了多维度保护网络,驼梁作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立分区保护体系,总面积达21311.9公顷,其中核心区7115.00公顷、缓冲区3938.90公顷、实验区10258.00公顷,重点保护华北地区保存完整的森林生态系统及珍稀物种。
环境监测系统实现对生态质量的动态管控,在景区入口设置PM2.5、负氧离子监测屏,实时展示空气质量核心指标,并通过定期发布生态质量报告,向公众公开生态环境状况。
灾害防控系统构建起多防线安全网络,针对山区常见的火灾、地质灾害等风险,通过提示游客"请勿携带火种进山和野外用火"强化源头管控,建立山洪、滑坡预警系统,在危险路段设置自动感应警示灯,组建专业森林防火队并配备无人机巡查设备。
生态保护核心提示:石家庄大山旅游区通过分区保护(如驼梁核心区严格管控)、技术监测(古树生长仪、环境监测屏)、公众参与(防火提示、保护指南)三维措施,守护太行山区珍贵生态系统,游客需遵守"不携带火种、不干扰野生动物"等行为规范。
可持续旅游模式推广
石家庄大山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需构建系统性环保策略,通过能源结构转型、废物管理革新、游客行为引导、低碳建筑实践及生态补偿机制五大路径,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的动态平衡。
绿色能源替代体系构建:以可再生能源替代传统能源为核心,推动景区能源结构低碳化转型,推广电动或太阳能动力交通工具,在苍岩山游客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安装光伏板。
全链条废物管理革新:实施"无废景区"建设标准,构建从源头减量到资源化利用的闭环体系,餐饮环节全面禁用一次性塑料制品,设置智能回收箱,通过扫码投放兑换景区优惠券的激励机制提升参与率。
游客行为引导与教育体系:构建"硬性规范+柔性激励"的游客管理模式,在门票印制环保公约,景区内设置"生态知识科普牌",对参与垃圾清理的游客发放定制纪念品。
五项核心措施实施框架。能源替代:电动交通+光伏建筑+县域绿电支撑废物减量:无废景区标准+智能回收激励+无痕露营规范行为引导:科普教育+宿主团队+环保参与奖励低碳建筑:本土材料+生态隔热+智能温控技术碳汇补偿:1%收入基金+珍稀物种保护+文旅价值转化。
分阶段实施路径规划
近期目标(2025-2026年)
基础设施攻坚工程
为破解石家庄大山旅游区基础设施瓶颈,全面提升景区承载能力与服务品质,石家庄市启动以"三通三建"为核心的基础设施攻坚工程,通过系统性交通网络优化、智能服务设施建设与标准化服务体系构建,打造"安全、便捷、智慧、舒适"的旅游环境。
"三通"工程:构建高效便捷的基础保障网络,通路工程聚焦内外交通网络升级,形成"高速连接、景区畅达、步道完善"的立体交通体系;通电工程以"稳定可靠、智能绿色"为目标,实现三大景区游客服务中心及民宿稳定供电;通网工程聚焦智慧化服务升级,实现景区核心区域5G信号全覆盖。
"三建"工程:打造标准化高品质服务设施,建中心工程重点推进游客服务与应急保障设施建设;建厕所工程以"AAA级标准、智能化体验"为目标,在三大景区新增旅游厕所20座;建标识工程推进景区服务标识系统化与国际化改造,新增中、英、日、韩等多语言标识500块。
工程关键指标概览:
时间节点:2026年6月底前全面完工。
投资规模:苍岩山、驼梁各8.5亿元,五岳寨超8亿元,合计超25亿元。
核心成果:新增/改造道路50公里、智慧厕所20座、多语言标识500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