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祖国北疆,兴安盟6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盛满惊喜:1/2是草原,1/3是森林,1/10是自然保护区,温泉、冰雪、林海、湿地、草原、湖泊等多样自然景观在此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正是这份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天南地北游客奔赴而来,与山盟、与水盟、与兴安盟。2023年接待国内游客超2266万人次,荣获全国首批“避暑旅游目的地”;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超2919.21万人次,同比增长28.8%……

为推动全区首部聚焦地方旅游服务的专项指引——《兴安盟旅游服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全面落地,近日,《兴安盟旅游服务指引》产品宣贯会召开,这部凝聚文旅部专家智慧、贴合兴安盟实际的“服务宝典”受到业内人士广泛关注。会后,记者专访了兴安盟文化旅游体育局党组书记、局长王天凤,听她深度解读《指引》背后的深意与价值。
1
记者:我们了解到《兴安盟旅游服务指引》的发布引发了旅游行业广泛关注,请问兴安盟为何要推出这份《指引》?
答
一是提升旅游服务质量的需要,通过明确旅游景区、住宿、旅行社、研学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服务流程和服务标准,为旅游服务质量提供指导和依据。二是旅游服务规范化发展的需要,通过《指引》为旅游服务提供规范化“操作蓝本”,有助于行业内部管理的标准化和专业化,从而提高服务效率和客户满意度。三是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和增强旅游目的地竞争力的需要,《指引》有助于推动旅游业在保护环境、尊重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实现长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有助于提升旅游目的地形象,增强市场吸引力和竞争力。

2
记者:对旅游企业而言,今年秋冬具体该从哪些方面落实《指引》要求,实现服务提升?
答
一是服务标准化建设:对照《指引》明确接待流程、投诉处理、安全保障等核心环节的操作标准,对一线员工开展针对性培训,确保服务动作规范统一。二是秋冬产品适配优化:结合秋冬旅游特点如冰雪、民俗资源等,依据《指引》中产品质量要求,升级特色线路设计、住宿供暖保障、户外安全配套等,增强产品适配性。三是细节服务提质:聚焦《指引》中游客关切的细节,如完善景区无障碍设施、优化餐饮卫生与品类供给、提供精准的秋冬旅游资讯(天气、路况)等,提升服务温度。四是合规与监督落地:严格落实《指引》中的行业规范,开展自查自纠,配合监管部门的检查督导,及时整改服务短板。


3
记者:从游客视角出发,这份《指引》的发布,能为他们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
答
首先是服务更可靠。通过《指引》明确了统一的服务标准,减少“因人而异”的服务落差,让游客在住宿、餐饮、游览等环节能获得更稳定的体验;其次是权益有了保障。《指引》对投诉处理、安全责任等的界定,让游客遇到问题时维权更有依据,降低出游消费风险;再就是体验更适配。企业围绕秋冬旅游场景的服务优化,能更好满足游客防寒、观景、参与民俗活动等需求,从而提升旅行舒适度与满意度;最后是选择更清晰。标准化的服务体系相当于间接帮助游客筛选优质商家,这样游客就不用再花大量时间对比、纠结,能减少出行前的选择成本,也不用再为“选哪家”焦虑。


文字:记者 张昕阳
图片:兴安盟融媒体中心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