荫城镇位于长治市上党盆地南缘,距上党区县城15公里,是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第七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荫城是上党(长治)地区四大古镇之一。这里自古煤、铁资源丰富,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简易的铁器制作工艺。至汉朝,荫城已成为冶铁业中心,设有铁官,常驻铁商。到明代洪武年间,官府在荫城设立了全国铁业所,而当时全国仅有13家铁业所。据《潞州志》记载,荫城当时“户有八百,商有五百,店铺林立,经商如织,商贾如云,列市如栉”。明清两代,产品内销全国各地,远销俄国等10多个国家。
据荫城镇桑梓村西庵庙、石炭峪村玉皇庙碑刻记载:清乾隆、嘉庆年间,铁货交易年均一千余万两白银,交易兴隆时期日成交额达三千多两白银。清代到民国年间,荫城冶铁业发展至鼎盛,是全国最大的铁货交易中心。这里家家有铁炉,户户会打铁,享有“千年铁府”的美称。因此,这里在历史上被称为“万里荫城、日进斗金、商贸繁荣”之镇。
荫城古镇是山西明清古村镇建筑的杰出代表,即使在铁货早已消失的今天,当你漫步在荫城的大街上时,仍然可以看到当年繁荣昌盛的痕迹。镇内保留了明清时期社会生活的历史记忆,镇里的古民宅和古建筑遗址非常多。据统计,古镇现存古民宅5096间、特色院落18座、寺庙16座、戏台8座、城门7个、牌楼祠堂5个、门面店铺500余家。荫城古镇如此宏大的村落建筑群,皆得益于昔日荫城繁荣的铁器贸易,铁业兴、百业兴,制铁业的发达带动了整个经济的发展,古镇建筑规模也相应地宏大起来,这座以铁发端的上党古镇,因铁而生,因铁而荣。
荫城村的古民宅同店铺、作坊、货栈相互交融,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尤其是“东刘西李南董北赵”四大家族的院落、店铺错落有致、宏伟气派。一座座独具韵味的旧式宅院,依稀显示出昔日商贾盈门、门庭若市的繁华。在一处名叫后圪廊(当地人习惯叫铁货巷)的地方,便集中了大量造型考究的古建筑。在这条蜿蜒曲折长达四五百米、宽度仅仅3米多的巷内,一栋栋木结构灰砖老店铺一个挨一个,绵延不断,错落有致,建筑上大量的砖雕、木雕、石雕,都散发出精美的艺术气息,让人仿若置身在过往的岁月之中。
如今古镇褪去了繁华的外衣,显得古朴又宁静。但街边的老房子老铺子,还是能够让人感受到过去这里热闹的街道和熙熙攘攘的人群。(吴根喜)
来源:山西晚报
编辑:张岩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