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昆明信息港_原创】
今年火把节期间,7月17日至20日昆明公交观光巴士畅行游“火把节专线”重磅上线,成为城市公共服务的一抹亮色。这条专线不仅是一条交通线路,更是昆明公交以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助力文化传承、服务市民生活的生动注脚。
交通疏导的“解压阀”作用在此彰显。火把节作为盛大节日,大量市民和游客集中出行,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力。私家车出行不仅加剧道路拥堵,还面临停车难题。昆明公交开行8条“火把节专线”,串联云南民族村、安宁太平、石林、团结、巍山古城等地,引导市民选择公共交通出行,有效缓解交通拥堵,保障道路畅通。以云南民族村周边为例,往年火把节期间滇池路、红塔西路等道路拥堵严重,今年专线的开行让众多市民选择公交,确保市民和游客能快速抵达目的地,维持城市交通在节日期间的有序运转。
文化传承的“传送带”功能更显深意。昆明公交与文旅部门深度合作,将专线升级为“移动的文化课堂”——随车配备的文化讲解员,以生动语言讲述火把节起源、彝族礼仪禁忌等知识;行程中嵌入扎火把、品长街宴、观篝火晚会等非遗体验,让乘客从“旁观者”变为“参与者”。“公交+文旅+非遗”的创新模式,打破了传统文化传播的时空限制,这种体验式、沉浸式文化传播方式,有助于吸引年轻一代关注,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和自豪感。
民生服务的“温度计”效应直抵人心。30人成团的灵活机制、96188 热线的预约服务,打破了传统公交的固定班次限制,让上班族能下班后直奔庆典,让外地游客无须担忧陌生路况。专线的开行,也体现了昆明公交对市民文化生活需求的重视,市民和游客乘坐专线时,能感受到来自城市的善意与热情。
从交通疏解的“硬实力”到文化传播的“软实力”,再到民生服务的“暖实力”,昆明公交“火把节专线”的创新实践,勾勒出新时代城市治理的清晰路径——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公共服务既接“地气”又连“文脉”。期待这样的“特色专线”能延伸至更多场景,让城市的每一条线路都成为传递温度的纽带,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感受美好的旅程。(昆明信息港评论员 卢芝珍)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