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西市隶属广西,为百色市代管的县级市,地处中越边境,边境线长152.5公里,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高平茶岭县、重庆县山水相连,西与那坡县毗邻,北与百色市区和云南省富宁县交界,东与天等县、大新县接壤,东北紧靠德保县。靖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1℃,素有气候“小昆明”之称。境内以溶蚀高原地貌为主,山明水秀,以奇峰异洞、四季如春的自然风光闻名遐迩,又有山水“小桂林”之誉,是旅游、度假和避暑的理想胜地。#广西#
历史沿革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秦兵取岭南,置桂林、南海、象三郡,今境内属象郡,郡治临尘(在今崇左县境)秦末代理南海尉赵佗兼并三郡,建立南越国,县地属南越国。
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平定南越,今县境属益州刺史部南部柯郡句町县地。蜀汉建兴三年(225年)今县境属蜀汉益州南部兴古郡句町县地。
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今县境西晋时属宁州兴古郡句町县地,东晋时废句町县。
南朝(420—589年)宋今县境属宁州兴古郡,南朝齐复置句町县地,今县境兴古郡句町县地,南朝梁大宝后废句町县,今县境兴古郡南朝陈时今县地属北朝后周南宁州,州治味县(在今云南曲靖县)。
隋大定元年(581年)今县境属南宁州总管府地(郡级政区)治所味县(今在云南省曲靖县)。
唐开元二年(714年)今县东境始置归淳州,隶邕州都督府,府治宣化(在今广西南宁市)。贞元十二年(796年)西境始置安德州,隶安南都督府,府治宋平(越南河内)。元和初(806年),归淳州更名归顺州。
五代十国(907—960年)今县境属南汉兴王府,治所番禺(今广州市),县东部置温州,西部置安德州,均隶邕州建武节度使。
宋太祖开宝四年(971年)实行土司制度,至道三年(997年)置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今县境属西路邕州,州置宜化(今广西南宁市),县境东部置温弄州;中部置顺安州;西南部置归化州;西部置安德州均隶邕州。景炎二年(1277年)江西广信府广丰县人张天宗起兵抗元失败,率众南来顺安州贡峒,更名顺安峒。
元至元十六年南宋灭,今县境属湖广行中书省;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从湖广南部地区分置广西行中书省,今中部置归顺州,东境置温州,隶镇安路,路治感驮岩(在今那坡境内);西境置安德州,隶来安路,路置奉劝议州(在今田阳县境)。
明洪武元年(1368年)元朝灭亡,广西行中书省改为广西布政使司(洪武九年改承宣布政司),镇安路改为镇安府,府治从感驮岩移至冻州(在今德保县境);明初废归顺州、安德州入顺安峒;弘治九年(1496年)10月,岑氏土官率兵有功,升顺安峒为归顺土州,仍隶镇安府;嘉靖四年(1525年)直隶广西布政司属思恩府(府治在今武明县);四十年(1561年)温州降为寨,更名为湖润,改属南宁府。
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南明永历十五年)明朝灭亡,统一全国,今县境置归顺土州,初隶思恩府,雍正七年(1729年)改土归流,因去思恩遥隔,复隶镇安府。乾隆十一年(1746年)湖润寨土巡检故绝,改土归流属归顺州;光绪十二年(1886年)归顺州升归顺直隶州,属太平思顺道,道治今龙州县,小镇安厅改为镇边县,与下雷土州原属镇安府,均属归顺直隶州。
民国元年(1912年)6月废归顺州,置归顺府;镇边县改隶省,湖润巡检裁销改为团,下雷土州改设弹压,均属归顺府;民国二年(1913年)六月废归顺府置靖西县,以旧城名靖城与位广西西部而名,初隶镇南道(道治今龙州县),民国十五年(1926年)废道为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下雷土州归并雷平县(今属大新县);民国十九年(1930年)冬广西划为十二区民团指挥部,靖西为第十区,区治靖西县;民国二十一年(1937年)六月又将十二个民团区并为民团六个区,靖西隶龙州区;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七月增设天保民团区,靖西改隶天保区,区治天保县(今德保县境);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天保区民团指挥部移驻靖西县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六月,民团指挥部改为广西第十一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三月又改为广西第六区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公署,辖靖西、天保、向都、镇结、龙茗、镇边、敬德7县。
1949年12月13日,靖西县和平解放;1950年1月18日,靖西县人民政府成立,隶广西省龙州专区,专区设在龙州县,后迁崇左县,1952年8月改隶百色专区;1952年,壮族聚居的广西中部和西部,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区治南宁市,辖邕宁、宜山、百色3个专区,靖西隶百色专区;1955年10月县人民政府改为县人民委员会;1956年桂西壮族自治区改为桂西僮族自治州,专区改为地区,靖西县隶百色地区,1958年1月地区改为专区;同年3月5日,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靖西隶百色专区,1971年专区改为地区,靖西县隶百色地区;2002年11月,百色地区撤地设市,靖西县隶百色市。
行政区划
州县所属行政区域之划分,始自宋景炎二年(1277年,即元至元十五年),江西广丰县人张天宗起兵抗元失败,率部南来顺安州地贡峒后,以聚地草木遮蔽取名那签(今新靖旧州街),世袭峒主到至元二十三年(1286)后,统领频峒(今岳圩)、计峒(今县城)、诚峒(今新靖诚良村)、禄峒。三十年把所属各峒划为四甲,上路为上甲,中路为中甲,下路为下甲,东路为内甲。
明永乐十年(1412),张氏亡,岑氏土司取代,弘治十二年(1499)顺安峒升为归顺州,所辖地划为四峒八甲二庄一瑶。四峒:上下峒、频峒、荣劳峒、上句峒;八甲:计甲、华甲、武平甲、上甲、下甲、内甲、诚甲、州甲;二庄:壬庄、审庄;一瑶:瑶内。共有600个村(屯)。
清初州属行政单位基本沿明制,划为七峒、八甲、二庄、一瑶,共有690个村(屯)。七峒:上峒、下峒、福峒、禄峒、频峒、荣劳峒、上句峒;八甲:计甲、华甲、内甲、武平甲、上甲、诚甲、下甲、州甲;二庄:壬庄、审庄;一瑶:瑶内。到清光绪年间,峒甲均改为团,州属划为40团,有1437个村(屯)。
民国初沿袭清制,民国22年(1933)改团为乡,划40乡1镇,478个行政村,1833个自然屯,并设中、东、南、西、北5个区公所,分领各个乡镇。24年,县属渠洋、太和、魁圩3个乡拨给新设的敬德县。25年裁区,27年复设,并将城局乡裁并于附近乡镇,城厢镇划分为城东、城西2镇,果乐乡划分为果乐、和乐、偕乐3乡,又添划海源、凌安2乡,全县有40乡2镇,旋裁去东北2区。30年城东、城西2镇并称新靖镇,区公所改称区署,不久裁区。33年10月复设东、南、西、北区4个区署,分领40乡,新靖镇直属于县政府。35年6月裁区,37年复设,全县有40乡1镇,429个行政村(街),1761个自然屯。
解放后1950年元月靖西县人民政府成立,县属沿旧设置40乡1镇,并设城关、化峒、地州、荣劳、龙临、大道6个区政府,分领各乡镇。同年12月,将新圩、海源2乡并为新源乡,全县有39乡1镇,并增划4个区共10个区,一区城关、二区化峒、三区湖润、四区壬庄、五区地州、六区荣劳、七区三合、八区龙临、九区岜蒙、十区武平。
1951年8月,全县划为12个区,原来39个乡划为189个小乡1镇。1954年3月普选时又增划到194个小乡,新靖镇升为区级镇,区政府改称区镇公所。
1958年9月,区公所改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共13个公社,乡政府改称生产大队管理委员会。1959年4月,德保县渠洋、魁圩2公社拨归靖西县。
1961年7月,全县15个公社划为37个小公社,同年9月设置湖润、地州、禄峒、安德、渠洋等5个中共区工委,与县委分领各公社,计直属县委辖有:新靖、城郊、旧州、化峒、足表、岳圩、新圩、大甲、武平、上表10个公社。湖润区工委辖:湖润、果老、峒巴3个公社。地州区工委辖:地州、鲁利、壬庄、龙邦、安宁5个公社。禄峒区工委辖:禄峒、平江、荣劳、南坡、吞盘、果仙、书力7个公社。安德区工委辖:安德、三合、龙临、果乐、偕乐、峒平6个公社。渠洋区工委辖:渠洋、大道、珍邦、新力、魁圩、扶赖6个公社。
1962年6月撤销区工委和小公社,恢复原来15个公社并改称区公所,生产大队改称人民公社管理委员会。
1966年9月,区乡两级复称公社和生产大队,全县有15个公社,267个生产大队,4454个生产小队,2223个自然屯,5个街道居民委员会。
1984年10月调整行政建制,15个区镇公社划为15个乡6个镇,277个生产大队划为290个村(街)公所。
1987年8月,增设大道、岜蒙、大甲3个乡,全县共有18乡6镇,285个村(街)公所,5个居民委员会。
1996年,靖西辖8个镇、16个乡:新靖镇、化峒镇、湖润镇、岳圩镇、龙临镇、渠洋镇、安德镇、龙邦镇、壬庄乡、同德乡、安宁乡、地州乡、禄峒乡、荣劳乡、南坡乡、吞盘乡、三合乡、果乐乡、新圩乡、大甲乡、武平乡、大道乡、岜蒙乡、魁圩乡。县政府驻新靖镇。
2005年6月21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桂政函[2005]176号)同意调整靖西县部分乡镇的行政区划:撤销荣劳乡,整建制并入禄峒乡,禄峒乡政府驻地不变;撤销三合乡,整建制并入安德镇,安德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新圩乡、大甲乡,设立新甲乡,原新圩乡、大甲乡的辖区为新甲乡的行政区域,新甲乡政府驻原大甲乡大甲街;撤销岜蒙乡,整建制并入渠洋镇,渠洋镇政府驻地不变;撤销大道乡,整建制并入武平乡管辖。
2011年,辖新靖、化峒、湖润、岳圩、龙邦、安德、龙临、渠洋等8个镇和同德、壬庄、安宁、地州、禄峒、吞盘、南坡、果乐、武平、新甲、魁圩等11个乡,9个社区、28个街民委员会、254个村民委员会。
2014年7月24日,武平乡撤乡设镇。7月31日,禄峒乡撤乡设镇。
2015年,全市辖新靖、化峒、湖润、岳圩、龙邦、龙临、安德、渠洋、禄峒、武平等10个镇,新甲、同德、地州、安宁、南坡、壬庄、吞盘、魁圩、果乐等9个乡,9个社区282个村(街)民委员会,4273个村民小组。
2016年5月19日,地州乡撤乡设镇。
2016年底辖新靖、化峒、湖润、岳圩、龙邦、地州、禄峒、安德、渠洋、武平11个镇和同德、壬庄、安宁、吞盘、南坡、果乐、新甲、魁圩8个乡,有9个社区、282个村(街)民委员会、4360个村民小组。
2020年靖西市总面积3322平方公里,辖11个镇、8个乡。
2022年靖西市辖11个镇、8个乡;分别为:新靖镇、化峒镇、湖润镇、安德镇、龙临镇、渠洋镇、岳圩镇、龙邦镇、武平镇、禄峒镇、地州镇等11个镇,同德乡、壬庄乡、安宁乡、南坡乡、吞盘乡、果乐乡、新甲乡、魁圩乡等8个乡;11个社区、254个村。
目前靖西市辖新靖镇、化峒镇、湖润镇、岳圩镇、龙邦镇、安德镇、渠洋镇、地州镇、禄峒镇、武平镇、龙临镇11个镇和同德、壬庄、安宁、吞盘、南坡、果乐、新甲、魁圩8个乡,10个社区、282个村民委员会。靖西以壮族为主,全市90%以上是壮族人口,是全国典型的壮族人口聚居地。此外还有少量汉、苗、回、瑶、满、蒙古、侗、布依、毛南、土家族等11个民族。
大美广西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