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朝阳区有条小河名亮马(以前叫亮马桥沟),“起自东直门外小街,以暗沟与东北护城河连通,向东北流经酒仙桥,在西坝村东入坝河,上游为观赏河道,下游为排水河道,全长9.3公里”。
我们小区大门前,就是亮马河的下游段。
以前的亮马河实在不咋地,两岸非但没有园艺设计和绿化点缀,水质也谈不上健康,如今名气日渐响亮,那都是沾了市政建设的光。
经过几年的建设,亮马河沿岸的繁华景象逐渐显现,高楼林立、游人如织,“亮马河国际风情水岸”闪亮登场,尤其是夜晚,“斑斓光影在河面跳跃,把夜幕搅得五光十色,沿岸的餐馆、酒吧热闹非凡,晕染着人间烟火⋯⋯”
亮马河早已不是记忆中那默默流淌的寻常水道,而是城市更新和文化、商业、旅游项目齐头并进的新亮点。
亮马河蓝色港湾段,河内侧属于朝阳公园,是我们走路锻炼时的必经之路。
不知起于何时,亮马河外侧的垂钓者渐渐多了起来。
我最近比较关注,感觉亮马河垂钓者日益增多的原因有三:一是水质大为改善,鱼儿多了。二是亮马河观景游船通航后,朝阳公园的内湖与亮马河连为一体,内湖的鱼大量游出来。一位弹弓(前面带钩后面有线)高手,就在亮马河中射到一尾近20斤的大鲤鱼(有图为证)。三是开放垂钓,京城老百姓多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以前根本不敢想,寸土寸金、高楼密集的北京,居然还有这么一条开放垂钓的小河。两岸垂柳、鸟语花香、阳光充沛、空气湿润、景致优美,一根鱼竿,一把小椅,晒着太阳吹着河风悠闲垂钓,美哉妙哉。
我属于兴趣高、技术糙的业余钓鱼爱好者,无论身在何地,只要有机会,都会去过过瘾,屡当“空军”也兴致不减。
细数下来,我曾在北京、四川、云南、湖北、海南等地的江河湖海、沟塘汊溪垂钓过,鱼获最多有两次(都是与朋友一起钓),一次是在北京的鱼塘钓了上百斤,一次是在海南的废弃鱼塘,钓了几十斤(见附文《三下海南(23•结束篇)在海南狂钓罗非》)。
上述钓鱼过瘾,但不太喜欢,因为上鱼太容易,而且多是面目狰狞、性情凶残、浑身腥臭的外来物种罗非鱼,唯有像亮马河这样的野钓才可心,鱼获还在其次,最为享受的是优美的环境、愉悦的心情。
心动不如行动,我忙不迭地从网上购置了所需的钓具、配件和饵料等,兴致勃勃来到亮马河畔,但前两次都是“空军”。
你别小看垂钓,那也是一门科学。海钓、台钓、矶钓、塘钓、野钓,海竿、手竿、路亚,蚯蚓、红虫、商品饵,大钩、小钩、锚钩,竖漂、七星漂、夜光漂,雨天、晴天、阴天,北风、南风、东南风......这里面的名堂多着呢。
比如在海南钓罗非,不管什么鱼竿鱼食,也不论钓底钓浮,甩下去就咬。而亮马河的鱼,主要是鲫鱼和一些小杂鱼,不知道鱼情,不懂北方垂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当“空军”是大概率的事情。
后来,在观看别人垂钓的过程中,结识了我们小区的一位垂钓高手,在他手把手的耐心指导下,我才对北方春夏之交自然水面的鱼情以及垂钓技能,有了一些皮毛的了解,效果很是立竿见影,第三次便小有收获,而且都是身段优美、皮毛光鲜、人见人爱的鲫瓜子。
遗憾的是,又到南下的自驾时间段,该走了。
等秋天回来,一定再去亮马河畔,晒太阳、吹河风、钓小鱼。
附文
三下海南(23•结束篇)在海南狂钓罗非
2021年3月3日
2020年12月1日——2021年3月6日,海南岛。
当初在海口看房,听不少人说海口有两大“软肋”,一是冬天冷,二是冬天潮。
笔者问:“有北京冷吗?有四川潮吗”?所有回答都说没有,既然如此,算什么“软肋”,安上空调,最多再买一个除湿器,一切都OK。
时光荏苒,去冬来琼,已居住3个多月,没想到海南这么好住,也没想海南的冬春这么好吃好喝好玩好嗨皮。
海南好住,有冬日暖阳,有绵绵海风,有舒适气温,还有清新空气。
海南好吃好喝,虽然海南部分传统菜肴不一定合大陆人的口味,但椰汁鸡、猪肚鸡、盐焗鸡、海水鸭等美食,一定不会辜负大陆人的胃口,尤其是海鲜的质量和价格,绝对国内一流。
在海南吃海鲜,讲究的是一个鲜字,海鲜市场买来活蹦乱跳的鱼虾蟹螺,直接在隔壁饭馆加工,加工费每斤8—12元不等,从购买、加工到菜品上桌,最快不超过1个小时,4人吃个痛快也才300多400元。海南的热带水果种类多,仅物美价廉的绿橙,3个月都没吃够,还有椰子水、清补凉等夏令冷饮,也很美味可口。
海南更是好玩。海南岛面积3.54万平方公里,在全国34个省市区中排名第29,仅比北京、天津、上海、香港、澳门的面积大。岛虽不大,但要啥有啥,大洋海岛沙滩、群峰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温泉......旅游资源之丰富,名列全国前茅,因此才成就了快速发展的旅游业,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
除了旅游,凭借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海南岛还是开展各类体育锻炼、满足各种闲情逸致的好地方,比如登山、漂流、潜水、骑行、打球,还有钓鱼。
说起钓鱼,海南岛实在是爱好者的天堂,绵延几百里的海岸线,成千上万的大小海湾,纵横交错的江河,遍布全岛的湖泊水塘,海钓河钓库钓塘钓,没有大陆那么多限制,想咋钓咋钓,想钓啥钓啥,随你便。
笔者属于兴趣高、技术糙的业余钓鱼爱好者,上岛3个多月钓了十多次鱼,受各种条件的限制,只尝试过河钓和塘钓,而且鱼获全是罗非。鱼获大小多少不论,反正心情非常愉悦,过足了钓鱼瘾。
上岛没几天,笔者兴匆匆买了两根竿子和简单的钓鱼器材,开着车就在城里郊外四处寻摸。经过询问请教和实地试钓,终于在离住处不远的海甸岛鸭尾溪某桥头,找到一个业余钓手理想的下竿处:空旷安静、风微浪小、大树遮阳、身心放松、有鱼咬钩便是快乐。
在冬日暖阳的海口,一张小马扎坐在桥头的树荫下,吹着小风哼着小曲,挂食抛竿又起竿,不求结果但求过程,眼睛盯着水面上的鱼漂,见红白相间的漂杆缓缓下沉就抬手起竿,有货高兴空杆沮丧,哪怕是条小鱼也两眼发光。
不知什么原因,海南江河湖塘中的淡水罗非特别多,这种非洲鲫鱼与尼罗鱼杂交的外来物种,胃口好不挑食,生长快力气大,怕冷喜热繁殖力强,掠食凶猛还不怕人,不仅个头大点的罗非抢食玩命,连两三公分的小鱼崽子都能拉着鱼钩乱跑。
前不久,应文昌月亮湾朋友之邀,去月亮湾钓了3次罗非。朋友是真正的钓鱼爱好者,不仅酷爱钓鱼,还有技术有经验。
月亮湾钓鱼的地方是一处废弃、半干涸的鱼塘,冬天气温低,怕冷喜热的罗非都聚集在浅滩晒太阳戏耍,我们以蚯蚓为食,在水深仅为20——30公分的浅滩,与疯狂掠食的罗非,展开了一场累到手软的战斗。
罗非鱼凶猛力气大,二两以上的鱼儿能拉出二斤大鱼的力道,紧绷的鱼线把鱼竿拉成满月,时不时发出嗖嗖的声响。3次垂钓,放生的小鱼无数,带回家的鱼获都在二两以上,大的超过半斤,总重至少80斤。钓到最后笔者都怀疑,密度这么高的塘子,真是废弃的吗?
刺激了,兴奋了,疲乏了也过瘾了,过程满意,结果无所谓,除留下几条煎炸下酒,其他鱼获都送给朋友们尝个新鲜。
寓乐于钓,寓健身于钓,寓情操陶冶于钓,一举多得,其乐融融。
再去海南,钓罗非,可以是个保留节目。
(注:部分图片取自网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