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黄淳
江津关胜,岁月沉淀的一方土地,宛如遗世独立的明珠,散发着古朴而迷人的光晕。
关胜原属龙山乡,1953年从龙山析出新建关胜乡,乡政府设在关胜场。1980年因重名,更名白云公社。1984年又因重名,更名为长林乡,辖福利、石笋、建新、牟家、鲜花、苦竹6个村。建制调整,现为西湖镇关胜村。
走进关胜,像是岁月长河中飘来的一页轻舟,既有着一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又含勾连时尚元素的清心。关胜的历史,就像这山水一样深厚,岁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无数痕迹。这里有宋太祖巡游的传说,有大明皇帝朱允炆落难登山的故事,还有当地百姓崇拜梁山好汉关胜神威而取名“关胜”的传闻。关胜原是蒲东巡检,蔡京派他领兵攻打梁山泊,呼延灼诈降引关胜兵马进入宋江山寨被活捉。宋江亲自为关胜松绑,关胜佩服宋江的仁德与义气,归顺梁山替天行道。宋江接受朝廷招安,派关胜等将领先后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班师回朝,关胜被封为大名府正兵马总管。水浒传故事家喻户晓,关胜侠肝义胆,被后人誉为了崇拜的神灵。
古老的传说在村民口中代代相传。或许这里没有波澜壮阔的史诗,但每一个角落都写满了平凡而又真实的故事。它见证了关胜人的辛勤劳作,见证了时代的变迁,依然保留着那份最初的美好与宁静。
这片土地上绚烂地盛开着桃花、梨花,漫山遍野弥漫着淡淡花香,田间地头飘逸着春姑娘的身影。近旁的骆崃山电视差转塔高高耸立,像是现代文明伸进这片古老土地的触角,轻轻触摸着乡村渐变的脉动。上世纪60年代建成的、可蓄水58.9万立方米的天台水库,恰似茫茫碧海中的一颗明珠,仿佛在诉说着关胜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山下在建的渝赤叙高速公路横穿江津,境内全长57公里,止于中山镇西侧川渝交界处,高架桥耸立偏远落后的关胜山区,这里也将进入高速公路新时期。
关胜,远离城市喧嚣,静静坐落在綦江河畔,有着江津乡村独有的烟火气息,是一片被时光眷顾的自然天地。
关胜是一幅画,山水田园是画卷的底色。在画卷中,青山巍峨,连绵起伏,像是大地坚实的脊梁,默默守护着这片宁静。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枝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沙沙的声响,仿佛在低诉着古老传奇的故事。
在画卷中,天台水库水草丰茂,水面平如明镜,倒映青山、倒映蓝天白云。长林山,山高林密,是消夏避暑胜地,夏日骄阳似火,大自然会慷慨馈赠一片清凉。
长林山下的箭溪,像是一条灵动的纽带,串连起乡村院落与广袤土地,承载着溪河的流淌,也承载着岁月的流淌。箭溪数百米的天然落差,上亿立方米的常年流量,是它生命力的体现,也是它跌宕起伏的命运之歌的欢唱。
农家小院是这片土地的温馨注脚。白墙黑瓦在绿树繁花的映衬下,散发着质朴的气息。小院里,鸡鸭的踱步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成一曲和谐的田园晨曲。
桃花盛开时,小院被一片粉嫩包围,花瓣飘落如同梦境中的粉色花雨。油菜花盛开,那耀眼的金黄,让整个世界都明亮了起来。
关胜茶园里,茶香氤氲,一派勃勃生机。茶农们穿梭在茶树间,熟练地采摘着嫩绿的茶叶。那一片片茶叶,像是大自然孕育的精灵,饱含着清新与芬芳。手指轻捻,茶叶便落入小篓,发出轻轻的沙沙声。采茶声、山歌声,和着鸟鸣声,奏响了一曲春天茶岭交响曲。
茶农弯腰采摘的姿态,仿佛是对这片土地馈赠的感恩。关胜茶园,是希望的象征,从这片土地走向远方,给四面八方的客人带去关胜香茶的韵味。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关胜也面临着挑战。外界的喧嚣逐渐渗透进来,如何在发展与保护之间找到平衡,成为了摆在人们眼前的问题。这片土地的自然美,不仅仅属于这里的居民,更属于每一个热爱自然与历史的人。
人人有责,守护这份自然美,让关胜的青山绿水、农家小院、茶山田园永远保持着它们的魅力,让那桃花、梨花、油菜花永远在这片岁月沉淀的土地上绚烂地盛开。
2025年6月2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