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古镇,地处苏州吴江,太湖之滨,富饶繁华,自古就被人们称为富土之地,因而曾取名“富土”……
唐朝初年,因“富土”一名过于奢侈,当地遂改名“铜里”,南宋绍兴年间,同里正式建镇,同里人为了留住“富土”二字,便将富土二字重叠,去掉上头一点,寓意为富不冒头,然后以田字为界,便成了“同里”二字,这就是同里名字的来源……


进入同里古镇,依水而行,邻水为街,水路四通八达,这也许就是自古同里富裕的原由之一吧……
同里古镇,名人故居众多,历史名人,一般都有着深厚的历史根源,他们大多出自豪门世族,拥有浓厚的文化根基……
我们首先走进的是王绍鏊故居,王绍鏊(1888-1970),中国民主促进会的创始人,爱国民主人士,社会活动家。
王绍鏊于1888年1月诞生于同里这个中落的书香世家,六岁丧父,在母亲的抚育下长大,受到母亲人生观的影响,“大有不做圣贤便成豪杰之想”,12岁时受到康梁思想的影响,作《变法论》,提出“世无百年不变之法”的观点……


来到珍珠塔景区,这里原来是陈御史的府邸,只因为锡剧《珍珠塔》的故事发生在这里而取名“珍珠塔景区”……
锡剧《珍珠塔》的爱情故事,是根据明万历年间南京监察御史陈王道嫁女赠送珍珠塔的史实演绎而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陈御史府邸由两路五进的深宅大院组成,粉墙黛瓦,庭院深深;后花园内,亭台楼阁,池塘假山,回廊起伏,曲径通幽……
漫步陈御史家的后花园,楼上楼下,一步一景,坐在随便的一间二楼小房间里,推开这古老的旧木窗扇,眼前就是景色迷人的苏州园林图……
我在想,这是青少年时代多么好的读书之地啊……







御史之家,文化氛围浓厚,到处都是诗词石刻,名人字画,而且是传统的王羲之书体居多……
御史府邸的窗花艺术也是一绝,这么多的窗艺居然没有重复的,不知道这些需要多少智慧的能工巧匠才能完成哈……




离开御史府邸,沿着石板路,来到“耕乐堂”,“耕乐堂”为明代处士朱祥的私宅,五进五十二间,前宅后园……
作为现代人,我还真是难以想象当年的朱祥到底是怎样把这些建起来的……
一进一进的堂屋、临廊,一砖一瓦,一木一石,雕梁画栋,寓意深刻,构思巧妙,工艺考究,这得有多少知识啊……







据介绍,同里古镇像这样旧宅有七处,看来要全部走完不可能了。我们决定沿路看看嘉荫堂和退思园,就已经知足了……
嘉荫堂,是同里人柳炳南的私宅,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占地一亩五分,三进二十四间,这里粗略浏览一下就出来了……




退思园是同里古镇的一个重要景点。退思园的园主是任兰生(1837-1888年),他于1885年邀请画家和园林家袁龙设计,利用两年时间建设完成,取名“退思园”,名字来自《左传》的“退思补过”之意……
退思园又叫“贴水园”,意思是这个园林的特点就是建筑、山石、花木皆紧贴水面而著名,全园总体感觉简朴无华,素朴淡雅,有晚清江南园林的显著特色……
退思园以封闭式布局展开,每进一层,都设有屏障,园中还藏有“一阁、一桥、一轩”,有“坐春望月楼”、“退思草堂”、“雨坐亭”等景点……
退思园以“退”为横线,“思”为核心,处处都在表达“退”和“思”的精神境界……
游览完毕,我们来到最里边的“眠云亭”上休息,亭下碧水荡漾,红鲤漫游,用太湖石堆砌起来的“眠云亭”,要想登上了,必须经过穿洞越石,一波三折,似乎在告诉你走一步路都要三思而行哈……
可惜的是园主任兰生,费尽心思建了这么大的退思园,刚刚建成一年自己就离开人世,年仅51岁……






走在同里古镇里的私家园林中,你就能体会到什么叫做“有钱”,什么叫做“文化”,什么叫做“艺术”,什么叫做“生活”……
同里古镇,“富土”中的同里,自古就是一块幸福的“富土”之地哈……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