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园夜市,不以吃喝见长,常被人叫做“鬼市”,似乎总是那么神秘甚至魔幻。这里是夜猫子的快乐星球,也是生意人的谋生之地,文化和江湖气这两种看似冲突的气质在这里碰撞、融合。
潘家园夜市/记者拍摄
盘,是一个动作,也是一种精神状态。走进潘家园夜市,“含串儿量”突然提高。在这里万物皆可盘,经过温热的手掌日复一日的揉、捻、搓,核桃、葫芦甚至文玩玉米,都褪却了生涩,浸润了光泽。
核桃杨:把这俩核桃刷一下,来!
顾客:这是啥?
核桃杨:这是......你猜这是啥?
顾客:我不知道呀,知道就不问您了!
核桃杨:哈哈,是核桃,文玩核桃。
大自然盲盒——开核桃/记者拍摄
看人家盘,手里难免发痒,那就挑战一次最原始的大自然盲盒——开核桃。
核桃杨:随便看,文玩核桃,全品无修,当面开的,买的放心,原装原生态啊!带着皮卖三百块钱、五百块钱,最贵的卖两千块钱,打开的里头值三千、五千、一万、两万也是从这里面开出来的!
核桃杨的手指甲已被核桃果肉汁水染黑/记者拍摄
在潘家园摆摊十年的杨洋,江湖人称“核桃杨”,一双手的指甲盖都被鲜核桃果肉染黑了,可他完全不急着洗,因为这代表着他的“江湖地位”。
核桃杨:皮不染手,切开这个核桃流的这个汁儿染手,说明咱都是真核桃,卖核桃的手都是黑的!你看卖假核桃的,手保证不黑。小时候偷核桃,大人抓住了,小孩儿说没偷,“手给我”拿出来一看,黑的!干这个的无所谓,睡觉都这样,哈哈。
开核桃有门道/记者拍摄
圆滚滚、皱巴巴,还黑得像冻梨,价位从几百到几千都有,新手小白想开出一对漂亮的核桃别挠头。开核桃不光靠运气,学会这些,你也能开出隐藏款!
核桃杨:一般卖的有麒麟狮子头、蛤蟆头、宫灯跟四座楼狮子头。宫灯就比较圆,像宫里的灯笼,麒麟狮子头在核桃当中属于性价比最高的核桃。每一个品种都有大小,同样的品相,核桃越大越贵,两个越像越贵,长得越正越贵,我们也是把外观最像的都放到了一起,开核桃就是为了开这个皮薄皮厚。干的一般皮薄一些,核桃就大,湿的一般皮厚一些。玩开青皮玩的是一个游戏规则,有可能开出来两个一样(像),有可能开出来不一样。
潮玩区Labubu人气很高/记者拍摄
这就心满意足了?顶流明星Labubu还在潮玩区等你呢!
顾客:这是怎么卖法?这是自己抽是吗?还是什么意思?
摊主小美:对,这是自己抽。
顾客:多少钱一抽。
摊主小美:450块钱一抽。
想要Labubu,但是担心买到Lapupu,怎么办?摊主小美和小帅夫妻俩分享了他们的鉴别秘籍。
摊主小帅:这块儿,如果用紫光灯照的时候,它这个牙是带荧光的,或者是有一款的牙线是带荧光的,这个眼睛是带荧光的,这小雀斑它这三个点,看到没?这都是带荧光的,有点夜光的那感觉。
摊主小美:对,得拿紫光灯照,就跟验钞一样,它也需要验。
小美说,七月份夫妻俩会暂时失陪几天,她们要去上海潮玩展淘宝贝去。
摊主小美:因为我自己也喜欢,我抽中了之后我都自己留一点。而且我们也老去潮玩展,我的老顾客比较多。
梁姐店里的老留声机依然可以歌唱/记者拍摄
夜市里红男绿女,摩肩接踵,有一扇门却能隔开夜市的嘈杂。当周璇的声音从老留声机里传出,燥热的夏夜有了片刻宁静。
店主梁姐:这机器得上弦,上得差不多了,然后停下,再开,等它转起来,再把这唱臂搁上。这是周璇的老歌,挺好听的,一下就回到上世纪30年代了,是吧?
梁姐和她的老物件们/记者拍摄
店主梁姐经营洋货和杂项,她的店名叫“丰泰和”,在潘家园经营至今已有三十年。不大的屋子里摆满了留声机、电影机、照相机,老电话,瓷摆件、大挂钟,可贵的是不少老物件依然能正常使用。
店主梁姐:它这个老唱片唱出来就是这种声,呲啦呲啦的,钢针划盘,一圈一圈地划。
记者:那现在还有跟它匹配的碟吗?
店主梁姐:78转的碟全能唱!
她的货从哪来?也得淘。梁姐的买手遍布全球,最近她还收了一件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手工锤揲纯银双耳糖碗和原盒古董眼镜。
店主梁姐:我们家店之前一直就是做洋货、收音机这些回流的东西比较多,现在有一些留学生,加上微信之后,他上那个旧货市场就给我拍,我选我能要的,说好了价格,他们给我背回来。后来有专做回流的人,比如去美国或者去欧洲收,收完了成集装箱的往回拉,然后我们去挑。拍电影的、拍广告的那些人,他们需要什么东西,有的时候就跟我找,我就去有侧重地去买一些。
梁姐店里的老物件/记者拍摄
“老物件”妙就妙在,它就不动声色的待在那儿,但带给人的情感体验千差万别。可是,无论是怀旧还是新奇,在这一刻我们和它都共同看见了同一段历史。
店主梁姐:经常有人来看,唉呦这个他们家有,那个他们家有。就像刚才那位女士,就是那样,带着她家里有的东西(来出手),价格合适、东西好,我就买。我觉得这些虽然算小众,但是也有很多人喜欢,比如现在年轻人装修,四白落地,买两三样老东西一搁,那个味道就立马完全不一样了。
“捡漏俱乐部”里别有洞天/记者拍摄
网友戏说,潘家园旧货市场有“慈禧用过的碗,唐伯虎画的画,外星人留下的飞船”,也有人说,这里恐怕鱼龙混杂,担心打眼。那不妨就先去“捡漏俱乐部”看看吧!店主何云峰是潘家园古瓷鉴定服务中心负责人,中国旧货业协会文化艺术品委员会会长,他的店里都是古瓷器,也都是教学标本。知道了好东西长啥样,咱就掌握了淘宝的“排除法”。
何云峰:这家店主要的功能是在潘家园市场里为咱们广大的藏友提供鉴定服务的,针对的版块就是中国历代古陶瓷。古玩收藏必须要上手,真实地参与到线下的古玩交易当中,通过对比古玩标本,当时的社会生产力、古玩艺术品的制作工艺流程,不断地看,积攒自己的眼力。我们这有很多的标本,比如说您看,这叫“寿中寿”,中间是个寿星,后面有个寿字,取“寿中寿”之意,中国的古代陶瓷就是“画必有意,意必吉祥”。这个圈足的底足是卧足,这是一个明代的成化弘治、正德时期的标准的修足方式。实际上,古玩鉴定是一种标型学,对比学,要不断地看。
何云峰店里的古瓷片标本/记者拍摄
学习鉴宝是个慢功夫,但好在潘家园旧货市场不仅有详细的假冒、仿冒、禁售商品目录,还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悦说:
张悦:我们市场的主要管理念是“商品讲质量、经营讲诚信”,日常的摊位我们是有管理员专门来巡视的,像翡翠、珠宝、玉石,那保证都是A货,不存在假货。我们夜市也有专门的工作专班,每个摊位都会做商品质量的检查和核对,每天、每周、每月它是有一定的频次的,而且是不同层级的,比如说管理员查、部门经理查、专业团队查,精细化督导。我们夜市巡查,就是从夜市活动一开始,隔一小时、隔两小时会不同频次的、分重点、分区域的来做巡视。我们市场的团队相对还是比较专业的,因为大家在这个行业也是工作很久了,入职之后我们都会对管理人员做鉴别培训,所以商品质量方面其实不用有太多顾虑。
潘家园夜市的夜比别处长,因为周三和周五上午10点就开市,周六下午您睡饱了再来,正好能赶上2点非遗夜市出摊儿。原本的3300个门店和地摊,再加上夜市的600多个地摊摊位,逛到夜里11点闭市再走,才不算遗憾。哦对了,如果您想成为潘家园夜市摊主,跟有缘人分享您的收藏,在“潘家园文化夜市摊位预约”小程序上就能实现。
张悦:我们的摊位基本都是提前放号的,到时候您按照小程序里面的预约规则,一步一步完善您的实名信息,并且上传您的商品照片,就像抢演唱会门票一样,按照时间买这个摊位的入场券就可以了。
记者|编辑:李天一
主编:朱来生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