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莲花峰游完,来到潮阳县城,潮阳区现在是汕头市下属一个区的建制,但叫潮阳区挺拗口。县城里主要看一看文光塔,这是潮阳三座古塔之一。文光塔旁边是潮阳博物馆,附近还有双忠行祠、塔馆双忠祠等。
看完文光塔(见前贴),进旁边的博物馆看一看。这是潮阳区博物馆新馆。2014年启用。楼高五层。共有馆藏文物近5000件/套,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件、国家二级文物18件、国家三级文物332件3000多件(套)文物。我主要看了历史展、馆藏书画展、馆藏文物展。
潮阳历史。能系统的了解一个地方的历史,看博物馆是最简便直观的。不过我的目的还有一个,就是可以了解一下现在还有什么古迹可以看一看。看完后觉得潮阳的古迹景观还真不少,潮阳三塔(文光塔为国保),三园(现都不开放),后溪水驿渡口遗址,西岩寺、东岩寺,灵山寺(国保),韩愈海门大湖祭神庙,海门莲花峰(一国保、一省保),“四序堂”(省保),潮汕地区最长的古桥——和平桥,抗元英雄陈梦龙墓,双忠五祠等等,我只自驾看了一天,要说可以玩三天。
潮阳为粤东古邑,春秋战国时期,潮阳地属岭南百越。秦始皇三十三年(前214),秦派遣任嚣、赵佗领兵平定南越,置桂林、象、南海3郡。潮阳地属南海郡,东晋咸和元年(326),分南海郡立东官郡,以揭阳为属县,潮阳地属揭阳县。东晋隆安元年(397),潮阳始置县,此后始终沿用潮阳这一名称。县治当时在临昆山,位于现在的铜盂镇。唐元和十四年(819),潮州刺史韩愈将潮阳县治从临昆山(今铜盂镇)迁至新兴乡棉阳(今棉城镇)。看来潮阳现在的位置已经延续了1200多年了。
后溪水驿渡口遗址,唐太贞观年间,潮阳置水驿于后溪出海口,故称后溪水驿渡口。现渡口仍保存有唐代元和年间立的“后溪水驿渡口”碑遗址。
西岩寺是潮汕地区最早的一座岩寺,始建于晋代。唐大历元年(公元766年),南宗曹溪传人、名僧惠照曾住锡西岩山,宣讲佛儒,并收大颠、惟俨、怀海等为徒。有“问潮泉”及“萧端蒙读书处”等景点。这里就在城西的西环山公园里,看来值得去看一下。
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高僧大颠到潮阳东岩开辟白牛岩,筑庵修禅。前来拜师者越来越多,白牛岩容纳不了,大颠便于贞元七年(791)到铜盂择址创建灵山寺。东岩在城东不远,地图上标东岩古寺。灵山寺我去了,前面有帖子(潮阳灵山寺)。
萧洵(漳州人)于南宋庆元元年(即1195年),出任潮阳县令,连四任共12年。潮阳的民众于宋嘉泰四年(即1204年),建成“四序堂”,省保,现在城里。
韩愈海门大湖祭神唐元和十四年,被贬潮州为刺史的韩愈,三次来到海门大湖设坛祭神,祈求风调雨顺,并留下祭文三篇。此后该地被称为“大湖晴波”,并列为潮阳八景之一。
河溪十八古井水渠河溪十八古井水渠始建于宋代,河溪镇古代的重要水利设施。至今遗址仍在。
宋代高僧大峰,宣和年间,见到一条大江(今练江)阻碍交通不便,发建桥宏愿,在江上架起了一道30余丈长的石桥——和平桥。现位于和平镇新和村。史称“虹桥跨练”,为潮阳八景之一。是潮汕地区最长的古桥。
抗元英雄陈梦龙墓,南宋开庆元年得中进士,后升为扬州司法。元军南下时,陈梦龙回到故乡棉城招募兵马抗元。样兴元年,为营救文天祥,率兵回潮阳与元兵激战,不幸献躯。其墓在雷岭境内的双溪鹅地。
文天祥——文丞相在潮阳的事迹,我前面有帖子(潮阳莲花峰)。
潮阳三塔:
文光塔始建于南宋绍兴元年(1131),址在潮阳城区中心,历经宋、明、清三代修复,塔高16丈,空心,8面7层,砖石结构。2013年国七,我有帖子。
祥符塔始建无考,在现在在潮南区的西环边峡山龟山上,明万历二十五年(1597)大理寺卿周光镐,发动乡众重修,高6丈3尺,实心,8面7层,砖石结构。
涵元塔始建于明天启七年(1627),在港内村,为当时的揭阳县令冯元飚倡建,至崇祯十二年(1639)落成。塔通高13丈,空心,8面7层,为楼阁式砖石塔。1992年的县保。
潮阳三园,好像都没开放。
林园址在棉城平和东小学内,为清光绪年间汕头太古洋行买办林邦杰所建私家园林。该园占地面积500平方左右,主要由圆亭、假山、鱼池和一座两层高的西式楼房组成。
耐轩址在棉城亭脚路,清宣统元年(1909)竣工。该园系邑人萧凤翥故居,是一处别墅式府第与园林逸趣相融合的精巧建筑,门匾“耐轩”二字系光绪戊戍科状元夏同和题书。
西园址在棉城西环路东侧,系清代广东十大园林之一。该园由邑人萧钦创建,始建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历十余载至宣统元年(1909年)竣工。
书画展
朱熹题的对联。
侍女图,明四家仇英的。
米芾的山水,应该是镇馆之宝。
馆藏文物展,主要是瓷器、青铜器和漆器。
清光绪年的“羊城八景”金漆条屏,共12屏,每条屏宽60厘米,高3.1米。此也可为镇馆之宝。
汕头市潮阳区博物馆 编辑
近代革命史。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