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简介
紫金县,旧称永安县,隶属广东省河源市,地处广东省中东部。
明隆庆三年(1569年)置县,因避康熙帝名讳更名“紫金”,取“紫气东来,金石为开”之吉意。
千百年间,中原移民经此南迁,孕育出醇厚的客家文化,更因地处海陆丰革命根据地北翼,烙印下炽热的红色基因。
二、主要景点
越王山丹霞秘境
传说南越王赵佗曾在此屯兵,赤壁千仞如刀劈斧削,攀“越王天梯”登顶,可见天然大佛坐镇群峰。玻璃栈道悬于绝壁,云海翻涌时如踏仙境,山脚客家古村炊烟袅袅,写意如诗。
御临门温泉度假区
省级温泉品质认证的“氡泉圣水”,水温高达86℃。置身巴厘岛风情的汤池中,仰望星空,耳畔是山涧虫鸣,疲惫筋骨在氤氲热气里一寸寸舒展。
苏区革命旧址群
血与火的红色印记:苏维埃政府旧址斑驳砖墙弹痕犹在,“血田”遗址石碑肃立——1928年450名红军在此殉难。踏访红军亭、兵工厂,炮火中的信仰如松柏长青。
白溪水库
县城“翡翠水缸”,碧波倒映青山,白鹭翩跹。环湖骑行道穿行于原生桫椤林,秋日水杉林染金红,是摄影师的私藏天堂。
三、特产美食
紫金椒酱
清乾隆年间创制,以本地牛角椒秘法发酵,加入蒜蓉、豆豉、陈皮,堪称“岭南老干妈”。
八刀汤,取猪心、肝、肺等八处精华,精准八刀切块,滚入山泉高汤。肉质脆嫩无渣,汤色清亮如琥珀,撒一把客家香菜,蘸辣椒圈生抽,是游子最深的乡愁。
竹壳茶,将金银花、鸡骨草等十味草药捆入竹筒烘烤,饮时掰块煮沸。客家民谚有:“一杯竹茶下肚,百病绕道走路”。

客家黄酒焖肉,本地糯米酒慢煨土猪五花,酒香渗入肉理,肥肉晶莹如琥珀,瘦肉酥烂不柴。上桌时酒香四溢,东坡见了也垂涎。
四、历史人文
移民走廊上的客家堡垒
明清时期,闽赣移民沿东江涌入,筑围龙屋、垦梯田、兴学堂。中坝镇孙屋排围龙屋,半月形池塘映照三进横屋,祖堂楹联“忠孝传家”墨迹如新,诉说着客家人“耕读传家”的执念。
花朝戏:古巫傩的活化石
源自酬神祭祀的古老剧种,旦角头戴雉翎,手持彩扇,唱腔融山歌小调。一曲《卖杂货》嬉笑怒骂,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红色热土 英雄血脉
土地革命时期,彭湃在此播撒火种。苏区镇诞生河源首个苏维埃政权,至今留存红军医院、兵工厂遗址,山间战壕如时光刻痕,见证“革命母亲”送子参军的泣血岁月。
五、知名历史人物
刘尔崧
中共早期工人运动领袖,1922年领导广州盐业工人大罢工震动南粤。牺牲时年仅28岁,彭湃为其题挽:“生是革命火种,死是工农血旗”。紫金尔崧中学、尔崧纪念馆,铭记这位“东江工人王”。
钟丁先
明末抗清英雄,在紫金天字嶂聚义护明,兵败被俘宁死不降。狱中题壁“血染崖山志未酬”流传千古。
六、结语
紫金,一座被丹霞赤壁守护的客家山城。越王山的云海翻涌着秦汉烟尘,八刀汤的热气蒸腾着市井烟火,苏维埃旧址的弹痕铭刻着热血青春。当花朝戏的锣鼓在围龙屋响起,竹壳茶的药香漫过青石板街,你会懂得——这方山水何以凝练出客家人的坚韧,又何以在历史惊涛中,始终保有草木般的蓬勃生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