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安徽新闻8月7日电 (海祥)近年来,颍上县八里河旅游区始终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以生态保护为核心,积极发展绿色生态旅游,真正实现了从“洪水走廊”到绿色生态旅游的蝶变。如今,这片曾让村民谈“涝”色变的洼地,已成为国家5A级景区,年接待游客突破百万人次。同时,这里还是143种鸟类的栖息地。
这个时节的八里河旅游区碧波荡漾、柳树成荫。这片被誉为“皖北小江南”的地方,30年前曾是洪涝灾害的重点区域。
八里河旅游区副总经理徐强介绍:“过去,这里曾是淮河流域的‘洪水走廊’,十年九涝,百姓饱受水患之苦。多年来,当地干群坚持治水为先,构建生态水利系统,通过资金投入修建基站,形成‘遇洪可排、遇旱可灌’的水利体系。通过30多年的生态治理,实现了从‘荒滩洼地’到‘皖北生态明珠’的华丽转身。而八里河自身的发展历程,正是‘两山理论’的鲜活体现。”
一直以来,八里河旅游区以生态湿地修复、维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运用“人防+物防+技防”手段,对水域进行实时监控,确保不触碰生态红线。
八里河旅游区从生态有机鱼的保护、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持续激活乡村经济,景区年接待游客超百万人次,直接带动周边农家乐、渔家乐盈利,并形成“旅游+农业+渔业”产业链,促进民众增收。在此基础上,通过有机鱼食品的销售或者赠送,有效调节养殖规模,实现经济效益和自然保护两者之间的动态平衡、良性互动。
徐强表示:“未来,我们将深化‘零碳景区’建设,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减少生态足迹;拓展生态研学游,让游客在观光中学习湿地保护、低碳生活等知识;推动智慧旅游,通过数字化管理优化景区人流,减少环境压力;加强区域联动,与‘淮河生态经济带’其他景区合作,共筑绿色屏障。八里河旅游区将继续守护这片绿水青山,让生态财富源源不断转化为民生福祉,向世界讲述更多‘两山’理论的中国实践。”(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