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广西崇左市天等县融媒体中心消息,8月9日,宁干乡政府面向广大游客和户外运动爱好者以及周边村民发布了《关于禁止到未开发未开放区域(剑龙山)旅游的公告》。
上述公告称,宁干乡剑龙山范围属天等县城饮用水保护区,属未开发区域,该区域内地形及路况复杂,通讯信号较弱、无安全保障措施,且当前正值汛期,雷雨天气频繁,雨量较大,地质灾害风险高,存在山体滑坡、石头松动滑落等多种安全隐患,擅自进入探险、攀爬、露营、游玩等,极易引发意外安全事故,救援难度极大。
为坚决防范和遏制未开发区域游客遇险等安全事件的发生,宁干乡政府就禁止到未开发区域(如剑龙山等)游玩相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为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等法律法规,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剑龙山)游玩和登山。
二、广大民众要增强自身安全防范意识,珍爱生命,敬畏自然,规范旅游。要谨慎对待“网红景点”,不到未开发区域游玩,避免发生意外事故,酿成悲剧。
三、周边村民要遵纪守法,不得违规从事组团、导游等涉旅经营活动。禁止非法充当向导,带人进入未开发的“网红景点”,从事游览、探险、攀爬、露营等活动,如有违反将依法处置。
四、禁止任何组织或个人携带火种进山入林,禁止玩火弄火、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禁止焚烧垃圾、禁止乱扔烟头等野外违规用火行为。
五、如游客个人或团队组织不听劝返或无视公告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剑龙山)进行旅游、攀爬、露营或探险等活动,造成的一切后果由组织者或个人自行承担。
澎湃新闻注意到,去年9月25日,宁干乡政府曾发布通告称,剑龙山属于未开发开放区域,且山体土质为硅质土,土层较薄,存在不稳定的土层、岩石,为准确排查山体实际情况,消除可能存在的风险隐患,县政府决定安排专业机构对剑龙山开展地质风险隐患排查及隐患消除等相关工作。从通告发布之日起,禁止个人或团队攀登剑龙山,如无视通告仍擅自进入造成不良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公开资料显示,剑龙山位于崇左市天等县宁干乡,山势恰似剑龙的脊背,因此被航拍爱好者称为“剑龙山”。
游客在剑龙山上登山打卡。左江日报 图
据崇左官媒《左江日报》2023年10月报道,当年中秋国庆假期,天等县的剑龙山成为新的网红景点,区内外游客接踵而至,拍下视频、图片上传各个网络平台,引发更多网友的关注和前来攀登。据统计,中秋国庆假期期间,共有3万多人前来登山打卡,假期之后,每天仍吸引大量游客。
除了航拍爱好者,不少户外俱乐部也在社交平台上发布照片、视频,宣传“剑龙山”等徒步线路。
旅友攀登剑龙山。极目新闻 图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2023年8月,有网友发帖总结了广西户外徒步登山7条经典线路攻略,剑龙山位列其中。该网友称,该线路的徒步路程为5公里,徒步时间为6小时,风景指数5颗星,难度指数4颗星,称这里是自己在广西爬过坡度最大的山之一,下山都要手脚并用,山脊线犹如剑龙的背脊一样凶险。
作为未开发景区,剑龙山突然走红后,其安全性受到舆论质疑,游客遇困的情况时有发生。
2023年10月3日11时59分,崇左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求救电话,天等县宁干乡剑龙山山上,有一名游客爬山迷失方向,被困山上,并且扭伤了左脚,无法走出山。接警后,支队指挥中心立即调派丽川消防救援站救援人员赶往现场处置。12时47分,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经了解,被困人员所处的地方为当地新晋的网红打卡地,且山上信号不好。消防救援人员与被困人员联系并不通畅,且该区域尚未开发,无法现场确认被困人员的具体位置。消防救援人员询问了过往登山爱好者,均表示未发现求助人员。随后,消防救援人员找到当地的居民,描述了被困人员所处的大致环境。在当地居民的带路下,救援人员携带食物和干粮进山搜救,最后在剑龙山山脚下一处荒丛中找到了被困人员。
2025年7月30日15时43分,崇左市天等县宁干乡剑龙山有一名游客中暑被困,请求支援。崇左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后,立即调派天等县消防救援大队丽川消防站前往救助。救援人员到达山脚下,了解到被困人员所在位置后,立即携带补给和救援装备徒步登山,16时55分找到被困游客。
经确认,游客已恢复意识,指挥员迅速组织队员,先以药品为游客解暑并补充体力,再用救援绳做好防护,随后搀扶其下山。经过50分钟的努力成功将被困人员安全护送至山下,所幸人员并无大碍。
据了解,两名游客被剑龙山壮美景观吸引,决定登山观赏,但是由于准备不充分加之气温较高,其中一人中暑,被困在山上无法自行下山,另一名人员拨打了119报警电话后原地等待救援。
来源:澎湃新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