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则景区指示牌的拼写问题,近日引发了不少关注。8月6日,有网友在贵州省平塘县下高速时留意到,当地景区指示牌上“中国天眼”的英文翻译出现明显错误,“China”被误写为“Ching”,同时“甲茶景区”的拼音也有误,“Jia”错成了“Ja”。这些基础错误经网络传播后,不少网友直言“难以理解”“太不应该”。8月8日,中国天眼景区方面回应称,将立刻核查整改,联合专业人员对景区内外所有指示牌全面排查;平塘县文化和旅游局也表示,会对全县旅游指示牌展开专项检查,重点校验中英文翻译的准确性,发现问题第一时间修正。看似不起眼的拼写失误,实则折射出多个层面的管理漏洞。
首先,这一事件暴露了工作链条上的责任缺位。一块指示牌从内容设计、制作排版到现场安装,本应经过多环节审核把关。“China”作为国际社会熟知的英文词汇,其拼写错误能一路过关,说明设计阶段可能缺乏基础的语言校验,制作环节也未对内容进行二次核对,而最终的安装验收更是流于形式。这种“层层失守”的状态,反映出相关环节工作人员责任意识的淡薄,也暴露出流程管理中监督机制的缺失——正是因为每个环节都抱有“差不多就行”的敷衍心态,才让如此明显的错误最终出现在公众视野中。
其次,景区对自身形象的维护存在疏忽。中国天眼作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旅游地标,其配套设施不仅承担着指引功能,更代表着景区的专业度与地方形象。指示牌上的拼写错误,看似是小问题,却可能让游客对景区的管理水平产生质疑,甚至影响外界对当地旅游服务质量的评价。这背后反映出景区在日常管理中对细节的忽视:既没有建立定期检查标识系统的制度,也未能充分认识到这些“小细节”在塑造品牌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再者,这也凸显了部分工作人员在基础素养上的短板。在旅游国际化的背景下,规范的中英文标识是景区服务的基本要求。“China”的拼写错误与“Jia”的拼音失误,均属于基础性错误,却未能被及时发现,说明相关工作人员在语言能力与职业素养上存在欠缺,对文化传播的严谨性重视不足。这种不足不仅可能影响外国游客的游览体验,更可能在国际层面造成不必要的误解,与景区打造国际化服务的目标相脱节。
从更广泛的公共服务视角看,此事也反映出公共服务精细化程度的不足。景区指示牌作为面向公众的基础服务设施,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服务质量与游客体验。这类低级错误的出现,说明相关部门在公共服务供给中,尚未完全做到“精益求精”,对细节的把控仍有提升空间。
此次中国天眼景区的指示牌错误,虽属个案,却敲响了警钟。希望景区及相关部门能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深入反思管理中的漏洞,从完善流程、强化责任、提升素养等多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让每一处细节都能展现专业与严谨,为游客提供更优质、规范的服务体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