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网8月12日讯(融媒体记者 洪娜娜)近年来,“Country Walk”(乡村漫游)逐渐成为旅游新风尚。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2025年一季度,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同比增长8.9%。越来越多的城市游客走进广袤乡村畅享假期,以轻松的姿态与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风貌深度互动。
在泉州,“村游”资源尤为丰富。洛江乡野间有扎起帐篷的田园慢生活,晋江村落里有古厝与洋楼交织的建筑风情,石狮渔村则带来渔船归港的热闹和海风里的鲜味……如果厌倦了城市的喧嚣与闷热,不如奔向泉州的乡野,来一场多元邂逅、治愈身心的“村游”。
近郊“躺营” 乐享慢节奏的山水画卷
“今天,就去村里‘躺平’”“做一日精神村民,去乡间治愈自己”……在社交平台上,年轻人们选择在假期里放下攻略,远离“热榜”,从热门景区的“人海”喧嚣中抽离,转而到乡村里扎起帐篷,通过露营“躺”进山海之间。在洛江近郊,就有不少适合在天幕下“乡约”畅聊、松弛“躺营”、拥抱林野风光的理想去处。
洛江区新告村的房车露营基地可体验亲水的快乐(麦彬彬 摄)
从泉州市区驱车不足1小时,就能抵达河市镇新告村的房车露营地。作为泉州首家房车主题营地,这里依托穿营而过的洛阳江东溪,从2017年“房车露营”1.0版本起步,沿溪而建,顺着河道走向树上观景平台、烟囱营地、草坪营地、鱼鳞坝营地等多样露营场景,同时配套农家土菜、柴火灶、团建自助餐、自助烧烤、路边摊点、冰淇淋自助售卖机等“可食地景”餐饮业态,形成“白天亲水、夜间观星、四季可游”的特色标签,从单一营地成长为热门的露营地标。暑期来此,不可错过鱼鳞坝上的“躺营”时光,竹制桌椅沿坝体拾级而设,游客可坐在清浅溪水中品茗畅聊;孩童们可沉浸式感受自然野趣,抓鱼虾、追蜻蜓、踩溪水,还可透过皮划艇等亲子项目尽情释放天性。
走进位于马甲镇后坂村的玉叶山森林公园,这里以原生态为主题,山清水秀,风景宜人。山风裹挟着草木清香徐徐吹来,茂密的树冠交织成天然绿伞,洒下片片阴凉,既是避暑纳凉的天然氧吧,也是城市近郊的一片露营净地。晴天·星空露营基地就设在此处,市民游客可约上三五好友,或聚会烧烤、放声高歌,或在微风与虫鸣间拥抱璀璨星空,静享独处时光。除了露营,这里还提供登高望远、穿越迷雾森林、体验全地形越野、畅玩水上乐园、享受水库垂钓等多种活动,为山居露营之行增添多重乐趣。
洛江区滨江生态绿地公园内,市民游客在星空下露营,拥抱微风和虫鸣。(张九强 摄)
截至今年6月,洛江区已有后坂村晴天·星空露营基地、永安村福蝶露营基地、彭殊村乐方农场露营基地、洪四村洪岩初心露营基地、虹山村油菜花基地围炉煮茶露营基地等5个成熟运营的露营基地。列入规划的还有8个精品露营项目,分别是山边村滨水长廊露营基地、梅岭村露营基地、仙公山露营基地、溪北村联亨度假山庄露营基地、洋坑村露营基地、双溪村八峰亲水露营基地、新东村金水瑶露营基地、“凤归巢”森林人才康养驿站露营基地等。这些散布在青山绿水间的露营点,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多从城市喧嚣切换到田园静谧的乡村漫游选择。
寻迹侨建 体验传统村落里的新旧碰撞
我市共有48个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晋江就有灵水村、福林村、梧林村等9个。这里,闽南文化、侨乡精神与海洋故事相互交融、相映生辉,孕育出包罗万象的建筑风貌。游客漫步其间,仿佛置身于一个个露天的村落式建筑博物馆,欣赏时光雕刻的风情画卷,触摸历史留存的记忆。
灵水古村落(来源:晋江灵源)
御史府、大夫第、话桑别墅……灵水古村落古迹众多,100多座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建筑,展现晋江从明清以来不同时期的建筑风格,包括闽南“皇宫起”的古式大厝、中西合璧的华侨番仔楼和朴素自然的石构民居,连片分布在灵水前乡、后乡,被人们称为“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建筑遗存。灵水村中还有一条不足百米的灵水老街,至今保留着完整的南洋骑楼风貌,建筑所用的钢筋、水泥和瓷砖等材料大部分由国外运来,工艺精湛。走在这条老街上,斑驳的墙面、精致的廊柱诉说昔日的繁华。这里不仅是建筑艺术的展示长廊,更是晋江特色物产的聚散地。灵源万应茶、灵水菜脯等脍炙人口的地道风物,正是通过这条老街走向闽南千家万户,甚至远渡重洋,登上东南亚的餐桌。
晋江龙湖镇的福林村被誉为“侨乡中的侨乡”。全村常住人口仅2000余人,旅居海外及港澳台的乡裔却超万人。漫步这座千年古村,建筑处处可见华侨印记。近80年历史的春晖楼,系厦门首任市长许友超回乡为母亲所建,“春晖”二字藏着游子孝心;旅菲华侨许书投打造的书投楼,五开间四榉头的闽南大厝气派非凡,尽显华侨实力;番仔楼门楣上醒目的“热爱祖国”四字,见证着侨胞桑梓情……此外,“回”字形的通安古街、弘一法师驻锡修行的福林寺、凌驾于半空中的千米渡槽等,都值得游人细细探寻。
梧林传统村落内独特的西式洋楼朝东楼(泉州晚报资料图)
游客在梧林传统街区拍照打卡(泉州晚报资料图)
“穿上娘惹服,撑起油纸伞,打卡南洋风情建筑,是来泉州不能错过的体验。”在晋江传统古村落中,梧林古村落堪称最负盛名的存在,不仅是网友们频频推荐“心之向往的打卡地”,也是融合现代新式体验最丰富的地方。这里硬山式屋顶、双翘燕尾脊、红砖瓦片的闽南古厝,与融合了伊斯兰、哥特式、罗马式等多种建筑风格与西方文化元素的洋楼、番仔楼相映成趣,成为年轻人热衷的建筑观光地,更是他们体验一日“娘惹”的天然镜头背景墙。同时,这些老建筑在今时被活化为民宿、书屋、餐厅、咖啡馆、乡村艺术馆等文旅空间,构成充满新意的新零售复合体验场景。在六万平方米的村落中,建筑肌理、节庆民俗与现代生活方式自然散落又巧妙汇集。其中,近十家风格各异的“村咖”镶嵌在红砖老洋房间,红砖瓦顶、花砖铺地还原侨乡韵味,一杯南洋咖啡不仅让新加坡、印尼等地华侨游客尝到 “家乡味”,更让每位访客在醇香中触摸到侨民下南洋的峥嵘岁月,感受到传统村落里新旧碰撞的鲜活生命力。
探访渔村 跟着镜头领略海边风情
不久前,由泉州籍作家蔡崇达作品《皮囊》改编的电影《浪浪人生》预告片发布,影片中大量镜头取景于石狮的海边渔村。感受电影浪漫氛围之余,不妨跟着镜头走进石狮渔村,解锁动人的滨海风情和真实的渔家烟火。
影片里,黄渤饰演的黄荣发坐在轮椅上凝望的那片海,位于永宁镇观音山。这片尚属“小众”的海滩是许多网友的“旅行自留地”。海滩东侧矗立着一座风化石堆砌的岩石山,远观犹如巨鲸卧于海上。还有成片嶙峋的怪石在海滩上铺开,或似猛兽翘首远望,或如沉思者独立静坐,堪称大自然的“露天雕塑公园”。晴天时,沙滩上常有渔女低头织网,海滩旁的石头房静静伫立,在阳光照耀下勾勒出朴素如画的剪影。网友赞叹:“神奇的观音山,是一个可以看到日出,也可以看到日落的好地方。”这片海滩左右环海,以原生态的样貌和朝夕皆美的独特魅力,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前来打卡。观音山所在的沙堤村,还有红塔湾水上运动世界、海天佛国洛伽寺、闽南胜地黄金海岸等景点,共同串联起一条靓丽的海岸带景观廊道。此外,游客来到沙堤村,还可探访老虎咀、董酉姑故居、石笋等众多古迹,以及村内多达五百口的水井奇观。
位于祥芝镇的祥芝国家中心渔港也出现在影片中。作为全国五大一级渔港之一,这里可容纳约千艘渔船停靠。渔船在海面穿梭往来,渔民们在船上娴熟作业,撒网、收网的动作一气呵成,勾勒出渔港最鲜活的日常图景。每年的8月16日中午,祥芝中心渔港总会迎来最热闹的时刻。随着开渔令发布,钟鼓齐奏、礼炮轰鸣,数百艘渔船浩浩荡荡驶出港口,开启休渔期后的首次远航,千帆竞发的盛景气势恢宏,让人近距离感受渔港的蓬勃活力。祥渔村的渔市上另有一番热闹的场景,随渔船归港而来的温鱼、鲐鱼、巴浪鱼、午鱼等新鲜海产摆满摊位,人们在其间穿梭忙碌,讨价声、叫卖声此起彼伏,海鲜的鲜香在空气中弥漫,交织成最地道的渔港烟火气。
影片中许多船员的生活场景同样在祥渔村取景。这个将渔业与文旅完美融合的传统村落,藏着不少令人惊喜的海岸风光:祥芝斗美湾120层阶梯如蜿蜒的丝带连接山海,拾级而上,海天一色与山野青翠交替呈现;登上祥芝灯塔公园观景台,整片渔港的繁忙景象与无垠海景尽收眼底,拥有绝佳的摄影机位;而驱车行驶在祥芝东大垵海滩的沿海通道,黑色沥青路面与三色标线在碧海金沙间勾勒出极具视觉冲击力的滨海画廊。
从电影镜头转向现实生活中的鲜活渔村,石狮的海岸线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邀请每一位来访者书写属于自己的“浪浪人生”故事。
责任编辑:黄冬虹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