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寿县位于成都市正南方向,境内荣威山脉、二峨山分南北横亘;东接资阳市雁江区、内江市资中县,西邻眉山市东坡区、彭山区、青神县,南接乐山市井研县、自贡市荣县、内江市威远县,北连成都市双流区、简阳市。仁寿上榜全国县域高质量发展百强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全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全国县域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县。旅游资源独特,属丘陵地貌、山川秀美,国家4A级旅游景区黑龙滩水域面积23.6平方公里,享有“西蜀第一海”美誉,中铁生态城、长岛国际度假区投入运营,地中海邻境·黑龙滩度假村投入运营。仁寿底蕴深厚,有中华第一胸佛“仁寿大佛”等5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唱响央视的“抬工号子”等23个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享誉全国的芝麻糕、文宫枇杷、百年曹家梨三大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四川#
历史沿革
仁寿县历史悠久。蜀汉时(221一263)属犍为郡武阳县。南朝梁普通年间置怀仁郡,辖一县怀仁,郡县同治。北朝西魏置陵州。南朝梁承圣二年(553),改怀仁为普宁。隋开皇十八年(598),改普宁为仁寿,至今已有1400多年。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隆州,贵平、籍县、井研三县划归仁寿县,属成都路。明洪武十四年(1381),井研从仁寿分离单置。至此,仁寿境域基本固定。1949年12月16日,仁寿解放。1950年1月1日,成立仁寿县人民政府,属川南行政区内江专区。1952年,撤行政区合省,仁寿仍隶属内江专区。1958年,仁寿改属乐山专区。1985年,乐山专区撤区建市,仁寿县属乐山市管辖。1997年8月26日,成立眉山地区,仁寿划归眉山地区管辖。2000年6月10日,国务院批准眉山地区撤地建市,仁寿县隶属眉山市。
关于仁寿县名的由来,一般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县名因仁寿宫得名:隋文帝曾令杨素负责营建仁寿宫,宫殿建成之后,隋文帝非常喜欢,晚年的时候常住在里面,而当时被封在四川的隋文帝第四子蜀王杨秀,正任益州刺史、总管,为讨好其父,就奏请将普宁县改为仁寿县了。第二种说法则认为仁寿县系以山水得名。《太平寰宇记》:“仁寿水在县西十里,名或因此。”两者相比,似乎后一种说法更为可信。
行政区划
明编户12里(乡):东林、兰池、上安乐、下安乐、上怡歌、下怡歌、上顺和、下顺和、玉屏、儒社、瑞云、汉阳。
清雍正五年(1727),分为三乡:顺和、安下、东林。道光三十年(1850)编联保甲。全县编为3乡,65处,317保。县城:13保;东林乡:25处,120保;安下乡:14处,76保;顺和乡:26处,108保。宣统元年(1909)分为9镇8乡。9镇:城厢、文宫、北斗、禾加、宝珠、始建、清水、籍田、汪家。8乡:宝马、富加、松峰、观音、沟水、龙驹、古佛、煎茶。
民国元年(1912)改1城、8镇、8乡为17区,分辖72正场,13副场。4年,仍为17区,改区公所为镇公所。
14年,并17区为15区,旋并为10区。
24年,划为5区,73乡镇。第一区区署设陵阳镇,辖陵阳、龙驹、始建3镇和宝马、满井、兆嘉、曹家、钟祥、镇江、占佛寺、分水、光相、正兴、观音桥、五显、玉台、虞家14乡。第二区区署设元通寺,辖文公镇和元通、向家、方家、龙桥、马家溪、府君、高家、梧桐寺、张家桥、珠嘉、古佛、大化、鳌陵、太平、观音15乡。第三区区署设富加镇,辖富加、禾嘉、北斗3镇和五皇、鹤鸣、玉龙、谢庵、青岗、板桥、周龙、鸭子池、甘古井9乡。第四区区署设汪家镇,辖汪家镇和查家、复兴、松峰、彰嘉、涂家、禄加、碗厂、回龙、宝珠、飞风、识经11乡。第五区区署设籍田镇,辖籍田镇和杨柳、里仁、清水、老君、视高、大林、玉皇、刘公、煎茶、古佛洞、嘉禾庄、下府河、水兴、苏码头、秦皇寺15乡。
25年,改划为6区(增设第六区,区署设钟祥乡),8镇,58乡。
29年,划为5区,62乡,8镇。一区区署设满井乡,二区区署设元通乡,三区区署设富加镇,四区区署设汪家镇,五区区署设籍田镇。
36年12月,划为8个指导区,64个乡镇,区署所在地为:一区籍田,二区陵阳,三区钟祥,四区汪洋,五区富加,六区北斗,七区方家,八区文公。
38年,复划为6区,63乡,1镇。一区区署设陵阳镇,辖陵阳镇、宝马、珠嘉、大化、光相、龙正、镇古、分水、青岗8乡1镇。二区区暑设文公乡,辖文公、高家、鳌陵、观音、元通、方家、古佛、风梧、龙桥、龙马、曲江、向家12乡。三区区署设富加乡,富加、谢庵、鸭池、甘泉、北斗、中农、福隆、禾加、板桥、鹤鸣、五皇、玉龙12乡。四区区署设汪洋乡,辖汪洋、碗厂、回龙、松峰、越溪、识经、禄加、宝飞、涂家、复立10乡。五区区署设籍田乡,辖籍田、煎茶、苏秦、府河、嘉禾、佛洞、大林、玉皇、老君、清水、视高、杨柳、永兴、刘公14乡。六区区署设钟祥乡:辖钟祥、始建、彰加、慈航、满井、兆曹、景贤7乡。
1950年1月,设6区,63乡,1镇。9月21日,第五区府河乡划归彭山县后,为62乡,1镇。1951年土地改革,扩为8区,252乡,6镇。将
第一区划为3个区(第一、第七、第八区)。第一区区址城东镇,辖城东镇、城西镇、望峨、八里、佐桥、高店、先农、九品、宝马、姚祠、凉峰、土桥、苏祠。共11乡、2镇。
第二区区址文公场,辖文公、松树、松林、岔河、五马、方家、五通、班竹、增新、鳖陵、天池、双河、观音、三峨、石牛、川主、千佛、鞍子、元通、三星、太平、中杨、世享、向家、贵平、擦耳、古佛、石墙、石埂、龙马、培堰、龙桥、利民、曲江、甘霖、金鸡、东升、凤梧、蒙子、高家、金河、中坝、歇马等43乡。
第三区区址富加场,辖富加镇、白塔、石嘴、珠金、成嘉、永庆、五福、小石、龙王、白坝、章平、齐家、河堰、花房、新富、谢庵、狮子、石柱、白沙、张角、石桥、甘泉、三太、北斗、龙凤、九里、金耀、三界、高石、临资、中农、解放、河口、李家、玉龙、雷鸣、大屋、福隆、画匠、禾加、双堡、大风、盘龙、团圆、皇龙、民富、安全、石荣、玉盘、中华、板桥、鹤鸣、马鸣、响滩、五皇、环琏等55乡、1镇。
第四区区址设汪家场,辖汪洋镇、金泉、龙门、大洪、赵家、太和、两河、五一、水泉、大平、大乐、大联、永平、星朗、四周、公平、黄星、新兴、共和、永建、玉林、清林、白果、白凤、天峨、识经、光复、新建、明扬、鹤立、凤陵、同乐、骑岭、大革、富强、康乐、长胜、五星、古明、复华、天寺、四合等41乡、1镇。
第五区区址设籍田铺,辖籍田镇、中心、金花、青龙、地平、西安、红五、玉皇、大林、人民、三合、刘公、煎茶、出河、揽祥、沿溪、回水、永兴、翻身、双喜、老君、安乐、清水、新民、凤凰、隆兴、团结、杨柳、洞桥、里仁、太乙、视高、河东、红花、骑虎、新秦、新化等36乡、1镇。
第六区区址设钟祥场,辖钟祥镇、青石、明星、凤鸣、清泉、兆嘉、曹家、瑞龙、贾家、景贤、谢家、金凤、建设、虞丞、慈航、勤乐、大同、永裕、新农、彰加、朝凤、石莲、天仙、铁牛、龙洞、八洞、铧炉、始建、棕树、桂花、建新、白鹤、柏林、骑虎、会龙、合兴、来凤、满井、双龙、胜利、袁镇、大十等41乡、1镇。
第七区区址珠嘉场,辖珠嘉、乐嘉、文笔、东峰、响水、舒嘉、大化、府君、德禅、石院、蜂蜜、青岗、龙骨、桑桥、民主等15乡。
第八区(区址龙驹场),辖龙驹、正兴、金龟、卓家、顺河、镇江、古建、光相、光明、分水等10乡。
1952年上半年,新增11个区。有第九区(区址北斗乡),第十区(区址禾加乡),第十一区(区址禄加乡),第十二区(区址回龙乡),第十三区(区址方家乡),第十四区(区址元通乡),第十五区(区址清水乡),第十六区(区址煎茶乡),第十七区(区址慈航乡),第十八区(区址满井乡),第十九区(区址始建乡)。乡、镇未作大的变动,仅将文公、龙驹两乡改为镇,共19区,250乡,8镇。
1953年,合并为190乡、8镇,将原19区扩为21区。
1954年2月25日,撤销第二十一区(城关),复建城关镇,归第一区公所领导。12月24日,将第12区(回龙)新兴乡划归井研县,年底共为189乡、9镇。
1955年10月30日,撤销第七、第十四、第十六、第十八、第十九、第二十区,6个区所辖乡(镇)划归第一、第二、第三、第五、第六、第八、第十、第十一区等8个区管辖。同时更改以数字作区名为以所在乡名代之。同年10月10日改乡人民政府为乡人民委员会。11月6日,又撤销第十五、十七两区,第十五区辖乡划归第五区(籍田区),第十七区辖乡划归第六区(钟祥区)管辖。同时,改文公、钟祥、龙驹、禾加、始建五个镇为乡。至此,共12区,115乡,4镇。
陵阳区:辖城关镇、先农、八里、宝马、凉风、九品、高店、大化、三溪、青岗、珠嘉、满井、虞丞、蜂蜜、府君14乡、1镇。
文公区:辖文公、松林、古佛、整陵、高家、中坝、观音、川主、元通、千佛、太平、向家12乡。
富加区:辖富加镇、齐家、新富、石嘴、五皇、花房、五福、龙王、玉龙8乡、1镇。
汪洋区:辖汪洋镇、涂家、共和、太和、两河、玉林、越溪、青林、白果、碗厂、永建、金泉11乡、1镇(1955年10月大革并入涂家乡)。
籍田区:辖籍田镇、中心、红五、玉皇、大林、永兴、煎茶、刘公、红花、新秦、清水、杨柳、老君、视高、新民、里仁15乡、1镇。
钟祥区:辖钟祥、来凤、明星、清泉、青石、彰加、天仙、铧炉、合兴、八洞、慈航、景贤、兆家、曹家、袁镇、始建、骑虎、建新18乡。
龙正区:辖龙正、镇古、光相、金顺、正兴、分水6乡。
北斗区:辖北斗、龙风、甘泉、鸭池、谢庵、金耀6乡。
禾加区:辖禾加、双堡、安全、板桥、福隆、中农6乡。
禄加区:辖尿加、宝飞、鹤鸣、识经、凤陵、鹤立、复合、天明8乡。
回龙区:辖回龙、松峰、四公、大联、复立、富强6乡。
方家区:辖方家、龙马、凤梧、龙桥、曲江5乡。
1956年5月27日汪洋镇与金泉乡合并改称汪洋乡;籍田镇与中心乡合并改称籍田乡。
1958年10月成立人民公社,政社合一。1958年11月1日,仁寿划归乐山专区,并将汪洋区太和、两河及回龙区复立等共11个公社划归威远。原回龙区松峰、四公、大联和回龙公社的少部分大队划归汪洋区管辖,将原碗厂公社(上碗厂)未划走的大队另建碗厂公社(下碗厂)。至此,全县为14个区,籍田、富加为一区一社,乡为分社(又名区队),其余12个区联社,一乡一社,共84个人民公社,17个分社(籍田8个,富加9个),1个镇(城关镇)。调整后的区联社、公社、区队列后:
陵阳区联社(区址东方红公社):辖城关镇、东方红、蜂蜜、大化、青岗、宝马、粮丰、九品、高店、珠嘉9个公社、1个镇。
文公区联社(区址文公场):辖文公、幸福、太平、战斗、劳武、超美、保丰7个公社。富加区人民公社(区址富加场):辖富加、齐家、石嘴、花房、五皇、五福、农旺、玉龙、新富9个区队。
汪洋区联社(区址汪洋公社):辖汪洋、松峰、四公、大联、共和、涂家、碗厂7个公社。
籍田区(长征)人民公社(区址籍田铺):辖籍田、红五、玉皇、大林、煎茶、刘公、红花、新秦8个区队。
钟祥区联社(区址钟祥公社):辖钟祥、英雄、合兴、始建、建新、来凤、明星、青石、清泉9个公社。
彰加区联社(区址彰加公社):辖彰加、慈航、八洞、先锋、骑虎、促进6个公社。
龙正区联社(区址龙正公社):辖龙正、正兴、金顺、光相、镇古、分水6个公社。
北斗区联社(区址北斗公社):辖北斗、甘泉、鸭池、五星、龙风、金耀6个公社。
禾加区联社(区址禾加公社):辖禾加、安全、胜利、新店、前进、板桥6个公社。
禄加区联社(区址禄加公社):辖禄加、钢山、鹤鸣、鹤立、凤陵、宝飞、天明、复合8个公社。
方家区联社(区址龙马公社):辖方家、跃进、长河、中心、曲江、元通、风梧7个公社。
满井区联社(区址满井公社):辖满井、冲锋、卫星、于丞、火箭5个公社。
清水区联社(区址清水公社);辖清水、钢铁、视高、永兴、新民、杨柳6个公社。
1959年初,改12个区联社为区,3月,撤销富加、籍田两区一区一社建制,改为富加、籍田区。将所辖区队(分社)改为公社。9月,改富加公社为富加镇。新建两个公社,即陵阳区三溪公社(从珠嘉公社分出),方家区龙桥公社(从长河公社分出)。年底为14个区,100个公社、2个镇(城关、富加)。
1959年后,区的建制基本稳定,公社仍有调整。1966年,全县行政区划为14个区,143个公社,1个镇(1962年撤销富加镇,1962年12月城关镇直属县管辖)。1971年秋,黑龙滩水库淹没光明公社大部分地区,撤销龙正区的光明公社,全县为14个区,142个公社,1个镇。1976年元月,将籍田区所辖的11个公社划归双流县,至此,全县为13个区,131个公社,1个镇。
1981年,实行地名标准化,改变部分区、社名称。方家区更名龙马区,城关镇更名文林镇。公社名称更改19个:陵阳区的东风更名花园,文宫区的太平更名板燕、观音更名观寺、双河更名千合;富加区的五皇更名藕塘,汪洋区的共和更名尖山,钟祥区的谢家更名谢山、来风更名凤鞍,彰加区的大同更名月桥,龙正区的顺河更名万寿、镇江更名洪峰,北斗区的石桥更名宝石,禾加区的盘龙更名石盘、解放更名马鞍,满井区的胜利更名双胜、大石更名大十,龙马区的千佛更名中岗,清水区的永兴更名兴盛、新民更名里仁。
1984年元月政社分开,一个公社建一乡,11月13日将富加、汪洋两个乡改为镇。全县为13区,129乡,3镇。
1985年区、乡、镇名称如下:
陵阳区(区址文林镇书院村):辖东方红、宝马、粮丰、花瓷、青岗、三溪、珠嘉、花园、大化、蜂蜜、高店、九品、佐桥13乡。
文宫区(区址文宫乡):辖文宫、松林、府君、古佛、松树、板燕、观寺、三峨、高家、中坝、鳌陵、千合、五马13乡。
富加区(区址富加镇):辖富加镇、五福、花房、石嘴、藕塘、齐家、农旺、玉龙,新富8乡1镇。
汪洋区(区址汪洋镇):辖汪洋镇、大洪、尖山、涂家、大革、四公、永宁、松峰、大联、硫厂9乡1镇。
钟祥区(区址钟祥乡):辖钟祥、明星、青石、清泉、曹家、谢山、合兴、凤鞍、始建、建新10乡。
彰加区(区址彰加乡):辖彰加、铁牛、骑虎、促进、铧炉、勤乐、慈航、月桥、永裕、八洞10乡。
龙正区(区址龙正乡):辖龙正、正兴、金顺、万寿、光相、洪峰、古建、分水8乡。
北斗区(区址北斗乡):辖北斗、甘泉、城堰、鸭池、宝石、谢安、龙凤、金耀8乡。
禾加区(区址禾加乡):辖禾加、安全、中华、双堡、石盘、新店、马鞍、中农、河口、板桥、团圆11乡。
禄加区(区址禄加乡):辖禄加、天明、复合、宝飞、明扬、凤陵、鹤立、鹤鸣、识经、白凤、天峨11乡。
满井区(区址满井乡):辖满井、大十、双胜、元正、兆嘉、景贤、金凤、于丞8乡。
龙马区(区址龙马乡):辖龙马、曲江、金鸡、增新、方家、元通、世享、中岗、龙江、向家、凤梧、龙桥12乡。
清水区(区址清水乡):辖清水、钢铁、视高、兴盛、里仁、杨柳、团结、灯塔8乡。
文林镇:直属县人民政府。辖书院、金马两个村,及文林街、北街、西街、顺河街、铜锣街、东街、南街、南坛街、书院街、坝大桥街。
1989年2月,撤钟祥乡建钟祥镇。1991年11月,撤禾加乡建禾加镇,全县13个区、5个镇、127个乡。
1992年7月,调整区、镇、乡建制。陵阳区更名为城关区,满井区更名为满井办事处(区级),高店乡更名为黑龙滩镇。文林镇、虞丞乡划归城关区,金凤乡划归龙正区,分水乡划归清水区。撤文宫、始建、彰加、慈航、龙正、北斗、中农、禄加、宝飞、龙马、方加、清水、杨柳、满井乡建文宫、建始、彰加、慈航、龙正、北斗、中农、禄加、宝飞、龙马、方加、清水、杨柳、满井镇。东方红乡并入文林镇,九品乡并入佐桥乡,粮丰乡并入宝马乡,花园乡并人珠嘉乡,松树、五马乡并入文宫镇,新富乡并入富加镇,石嘴乡并入藕塘乡,齐加乡并人农旺乡,尖山乡并入汪洋镇,大革乡并入涂家乡,大联乡并入松峰乡,四公乡并入碗厂乡,明星乡并入钟祥镇,凤鞍乡并入始建镇,清泉乡并入曹家乡,铁牛、八洞乡并人彰加镇,永裕乡并入慈航镇,勤乐乡并入铧炉乡,金顺乡并入龙正镇,城堰乡并入甘泉乡,宝石乡并入谢安乡,安全乡并入禾加镇,中华乡并入双堡乡,石盘乡并入新店乡,马鞍乡并入中农镇,团园乡并入河口乡,明扬、鹤立乡并入宝飞镇,白凤乡并入识经乡,复合乡并入天峨乡,天明乡并禄加镇;双胜、大十乡并入满井镇,世享乡并入龙马镇,金鸡乡并入曲江乡,增新乡并入方加镇,灯塔乡并入清水镇。调整后,全县为12区、1办事处(区级)、20镇、73乡。
1995年,完善区、乡镇建制。文林镇从城关区划出,复为县直属镇(区级),佐桥乡并入文林镇,城关区复名陵阳区,分水乡划归龙正区,满井办事处复名满井区。双胜、天明、鹤立、白凤、复合、石嘴、齐家、大革、大联、四公、铁牛、勤乐、城堰、宝石、马鞍、石盘、清泉、金鸡18个乡恢复原建置。全县为13区、20镇、90乡。
1996年,撤大化、钢铁、高家乡建大化、钢铁、高家镇,全县13个区、23个镇、87个乡。
2001年,建黑龙滩开发区,杨柳、黑龙滩、光相、分水4镇乡划归黑龙滩开发区。同年3月,撤14个区委、区公所,组建区工作委员会,作为县委派出机构。全县有13个区、1个开发区、23个镇(其中区级1个)、87个乡。
2002年陵阳区辖大化镇,宝马、花瓷、青岗、三溪、珠嘉、蜂蜜、虞丞乡
文宫区辖文宫、高家镇,松林、府君、古佛、板燕、观寺、三峨、中坝、鳌陵、千合乡
富加区 富加镇,五福、花房、藕塘、石嘴、齐家、农旺、玉龙乡
汪洋区 汪洋镇,大洪、涂家、大革、永宁、松峰、大联、碗厂、四公乡
钟祥区 钟祥、始建镇,曹家、清泉、青石、谢山、合兴、建新乡
彰加区 彰加、慈航镇,铁牛、骑虎、促进、铧炉、勤乐、月桥乡
龙正区 龙正镇,正兴、万寿、洪峰、古建乡
北斗区 北斗镇,甘泉、城堰、鸭池、谢安、宝石、龙凤、金耀乡
禾加区 禾加、中农镇,双堡、马鞍、新店、石盘、河口、板桥乡
禄加区 禄加、宝飞镇,天明、鹤立、凤陵、鹤鸣、识经、白凤、天峨、复合乡
满井镇,双胜、元正、兆嘉、景贤、金凤乡满井
龙马区 龙马、方家镇,曲江、金鸡、元通、中岗、龙江、向家、凤梧、龙桥乡
清水区 清水、钢铁镇,视高、兴盛、里仁、团结乡
黑龙滩开发区 黑龙滩、杨柳镇,光相、分水乡
文林镇(区级)
2005年4月30日,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复同意,仁寿县乡镇建制调整,调整后仁寿县辖22个镇(文林、富加、汪洋、龙正、钟祥、视高、禾加、文宫、龙马、北斗、彰加、高家、满井、禄加、清水、始建、慈航、中农、宝飞、方家、杨柳、黑龙滩、大化),38个乡(宝马、天峨、元通、曲江、兴盛、里仁、中岗、向家、龙桥、兆嘉、景贤、虞丞、双堡、新店、凤陵、识经、促进、城堰、鸭池、谢安、河口、板桥、涂家、洪峰、四公、松峰、古佛、板燕、观寺、鳌陵、珠嘉、曹家、合兴、石嘴、藕塘、玉龙、青岗、农旺)。
2011年9月,兴盛乡撤乡设镇。
2012年,观寺乡撤乡建镇。
2014年10月2日,仁寿县视高镇位于四川天府新区规划内。
2015年11月16日,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的批复》,批复原则同意《四川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2015版)》。眉山市仁寿县兴盛镇、清水镇、文宫镇、鳌陵乡、高家镇、观寺镇纳入了协调管控区。
2016年3月,中岗乡撤乡设镇。
2017年3月,四川省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同意眉山市东坡区、仁寿县调整部分乡镇行政区划的批复》(川府民政[2017]4号):仁寿县元通乡、里仁乡和农旺乡分别撤乡设镇。根据《眉山环天府新区经济带规划》,划定范围包含了仁寿县兴盛镇、视高镇、清水镇(部分)、鳌陵乡、高家镇、观寺镇、中岗镇、向家镇和里仁镇。
2019年,撤销文林镇,设立文林街道、普宁街道和怀仁街道。撤销兆嘉乡,划归满井镇。撤销元通镇、板燕乡、古佛乡,划归文宫镇。撤销曲江镇,划归方家镇。撤销龙桥乡,划归龙马镇。撤销鸭池乡和谢安乡,设立谢安镇。撤销城堰乡,划归北斗镇。撤销玉龙镇,划归富加镇。撤销中农镇和新店乡,设立新店镇。撤销农旺镇、石咀乡、藕塘乡,设立藕塘镇。撤销河口乡和板桥乡,设立板桥镇。撤销识经镇和双堡乡,划归禾加镇。撤销天峨镇,划归禄加镇。撤销凤陵乡,划归宝飞镇。撤销四公镇、松峰乡、涂家乡,划归汪洋镇。撤销促进乡,划归彰加镇。撤销合兴乡,划归钟祥镇。撤销洪峰乡,划归龙正镇。撤销景贤乡,划归虞丞乡。撤销视高镇、清水镇、兴盛镇、里仁镇,设立视高街道。撤销鳌陵乡,划归高家镇。撤销向家镇、中岗镇、观寺镇,设立贵平镇。
2020年,仁寿县龙马镇、北斗镇委托天府新区眉山片区统筹管理。
2023年,仁寿辖区面积2716.86平方千米。辖文林、怀仁、普宁、视高4个街道,汪洋、文宫、富加、贵平、禾加、禄加、藕塘、黑龙滩、龙马、宝飞、北斗、方家、钟祥、龙正、彰加、满井、新店、始建、高家、大化、慈航、谢安、板桥、珠嘉、曹家、宝马26个镇,虞丞、青岗2个乡,216个村、147个社区。
2024年,仁寿县辖4个街道、26个镇、2个乡:文林街道、普宁街道、怀仁街道、文宫镇、禾加镇、方家镇、大化镇、禄加镇、宝飞镇、彰加镇、慈航镇、汪洋镇、钟祥镇、始建镇、满井镇、富加镇、龙正镇、黑龙滩镇、宝马镇、珠嘉镇、曹家镇、谢安镇、新店镇、藕塘镇、板桥镇、虞丞乡、青岗乡、视高街道、高家镇、贵平镇、龙马镇、北斗镇(其中,视高街道、高家镇、贵平镇、龙马镇、北斗镇委托天府新区眉山片区代管)。共有216个村、147个社区。
大美四川欢迎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