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八点半的山塘街,青石板路上的人流如涌动的河流。在“山塘三里半”特色街区,“大冰的小屋”坐满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这家从云南延伸至江南水巷的民谣酒吧,以独特的音乐表达构建了传统与现代的休闲空间——驻唱歌手演绎原创民谣,时不时穿插评弹小调,在三弦与吉他的旋律交织中,诠释着古城文化的兼容并蓄。
夜里的“山塘三里半”实在流光溢彩,吸引大批客流。在上世纪30年代风格的路灯下,“如意珠宝行”“华琦化妆品”等复刻的老招牌散发着浓郁的民国风情。街角的“锦笙旗袍店”陈列着数百套复刻的民国服饰。无数游客身着旗袍扎堆在街区各处打卡,随手一拍便是朋友圈“爆款”。
此时,在山塘街的另一头,来自青青酒馆的“卖花郎”准时出摊。他深谙街区“夜活力”规律,每天选择晚间七八点才登场。不少人早已在此等候。人群中,有捧着小红书攻略专程打卡的年轻人,更有来赴“与花之约”的亲子家庭。
“他在抖音和小红书上都很火,流量很高。我们专程来山塘街,就是为了见他一面。”不少游客的话语印证着“卖花郎”的IP影响力。只见身着汉服的“卖花郎”梅庆庆以铁丝为轴,将丝带与花朵编织成粉白相间的手串,系在顾客手腕上。戴着“三花”手串或手捧荷花的女顾客,一下子化身本地“小娘鱼”,成为古街夜景中流动的风景。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