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伴导读
常德,“桃花源里的城市”。不开桃花的季节,也别有一番风情。
这个暑期,石门县高山避暑民宿“一房难求”,桃源县6月以来旅游收入逾14亿元,夜游、夜食、夜演让常德城区更火了……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常德的“凉经济”表现颇为亮眼。
01
盛夏“凉经济”,到底有多香?
东山峰上夜数繁星,白云山顶观茶山云海……这个暑期,石门凭借千米海拔、低城区6℃以上的气候优势与超高的森林覆盖率,成为都市人竞相奔赴的“诗与远方”。
石门白云山“云山茶海”。
周边省市游客纷至沓来,不少人一住就是两三个月。150多家精品民宿平均入住率高达95%,高山民宿“一房难求”。
作为石门避暑游的“金字招牌”,东山峰管理区客源稳如磐石。“长湖小筑”民宿,看日出、赏云海成最大亮点,一个暑假就能迎来60多万元的营收。
桃源县则依托丰富的溪水资源,走出“亲水避暑”发展路子,构建“溪涧玩水+”复合型体验模式。
沙坪、热市、茶庵铺等山区小镇,住民宿、溯溪等成为不少游客的避暑“凉方”。6月以来,桃源县吸引各地游客超130万人次,民宿酒店入住率达90%,实现旅游收入逾14亿元。
桃源县夷望溪镇。
沙坪镇地处雪峰山余脉,因森林覆盖率高,溪流纵横,成为游客公认的“天然空调房”。仅这一个镇就集聚了40余家民宿。今年入夏以来,已接待避暑度假游客超20万人次,农副产品销售总额较平时增长一倍。“沙坪·山水涧”露营基地,周末单日接待量最高突破1000人次,就餐还需提前预订,不仅盘活闲置资源,还带动村民就业。
乡野提供自然清凉,城市则靠夜色汇聚人气。
常德河街上演大型实景演出《常德往事》,游客乘船溯游、穿街走巷,在沁凉晚风中亲历河街百年风华。
7月17日晚,常德穿紫河畔,众多市民在古色古香的河街休闲纳凉。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徐行 摄
安乡“酱卤不夜城”,入夜后灯火璀璨、卤香四溢,游客可品尝地道酱卤美味、体验酱卤制作、参观文化展厅。美食、非遗与夜游融合,让安乡的夏夜“香”起来、人气“旺”起来。
夜游、夜食、夜演——常德的夏夜,因不断涌现的夜间消费集聚区和多元化消费业态而越发精彩。
02
资源禀赋+精准运营,
打出差异化好牌
常德避暑经济的崛起,源于优越的自然与文化底蕴,也得益于对资源的差异化运营。
天然资源禀赋,构筑避暑矩阵。
常德地处雪峰山与武陵山脉向洞庭湖平原过渡地带,自西向东呈现山地、丘陵、平原三级阶梯地貌,山峻水阔,景观多样,天然“调配”出层次丰富的清凉资源,共同构成常德避暑经济的天然优势。
借此优势,常德通过优化产品供给、营造避暑氛围,持续将天然优势转化为产业胜势,形成“高山旅居、溪涧玩水、城中休闲”的多元化清凉避暑矩阵。
优化产品供给,营造避暑氛围。
桃源打造民宿集群,一批亲水民宿已形成品牌口碑;
6月中旬,石门推出“走进石门 清爽一夏”系列主题活动,夹山禅茶养心、上马蹬村高山音乐节等活动策划层出不穷;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引入皮划艇、快艇、水上飞人等项目,并延长卡乐星球、欢乐水世界、摩森堡等文旅项目的营业时间,开放夜场、打造亲水露营区,满足家庭游“休闲+带娃”的双重需求。
柳叶湖旅游度假区各游乐场开启夜场活动。刘蓉 摄
融入文化内核,打造深度体验。
常德注重避暑与文化体验的融合,彰显本土特色,提升差异化吸引力:
桃源茶庵铺镇的“茶BA”,将体育赛事与“千年茶乡”茶文化结合,今夏吸引游客超2万人次。
8月6日晚,2025年桃源县“茶BA”乡村篮球赛在茶庵铺镇篮球公园举行,来自该县29个乡镇的30支队伍参赛。
石门罗坪乡上演篝火晚会、壶瓶山镇举办“土家欢歌周”,土家山歌、蒿草锣鼓、三棒鼓等非遗展演,让游客纳凉之余感受民族风情。
汉寿野生动物世界推出“清凉动物王国探险季”,融合避暑与科普,成为孩子们寓教于乐的暑期热门之选。
03
练好内功,瞄准“下一个爆款”
常德避暑经济的火热,折射出这座城市深厚的文旅潜力。
但文旅赛道风云变幻,回望近年出圈的榕江、淄博、哈尔滨等案例,其成功并非偶然——它们无一例外地将体验、服务和情绪价值,作为文旅建设的核心发力点。
强化文化IP融合,聚焦情绪价值。
常德最大的文化IP是“桃花源”,世外桃源所代表的恬淡安宁、与世无争之美,应成为文旅体验的情绪主线。石门的大山、桃源的溪水、柳叶湖的清波、城头山的稻田,游法都应当围绕让人“返璞归真、怡然忘忧”这一情绪主线展开。重点文旅产品的精神内核,也需与这一文化气质高度契合。
唱响澧水船工号子,擦亮农耕文化名片。澧水船工号子表演吸引游客驻足。澧县县委宣传部供图
乡土而不粗俗,还原真实生活美学。
世外桃源是乡土的,不是粗俗的。乡而不俗、土而不糙,才是应秉持的美学标准。穿着民族服饰载歌载舞是美的,但若流于魔性尬舞,便失之俗气;山水田园本身即具诗意,而过度的、不合时宜的人工装饰,反而易显庸俗。
不如减少那些千篇一律的网红项目,推出更多贴近本地生活的特色体验。常德米粉、擂茶、钵子菜等美食,常德丝弦、汉剧高腔等非遗,以及桃源刺绣、麻质画等手工艺,本身即具备吸引力和传播力——原汁原味、有底蕴的内容,才是真正的潮流。
常德市河街,演员在表演常德丝弦《常德是个好地方》。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健 摄
完善服务配套,补齐适老化短板。
譬如,石门等地吸引了较多银发游客,但相应的适老化服务体系建设稍滞后于市场增长,这显然是一个需要尽快补强的环节。
系统思维统筹资源,形成品牌合力。
目前,常德各个区县的“凉经济”虽各有亮点,却尚未形成协同效应。推进资源整合与客源互送,将有助于延长游客停留时间、提升区域整体吸引力。在旅游动线设计上,不妨借鉴张家界等地的经验,通过“一张手绘地图”等形式,实现核心资源的一站式可视化引导,优化游客的出行效率与体验。
常德正站在从“资源驱动”向“体验驱动”转型的关键节点。将“凉爽”转化为持续的“热效应”,需更精准的定位、更创新的业态和更完善的服务。下一个爆款,或许就藏在这片山水之间。
文丨卓萌 黄琼
编辑丨伍梓琪
一审丨黄 琼
二审丨邓晶琎
三审丨唐 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