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秀斌
你知道什么是开海吗?你见过开海前的渔港码头吗?如果没有生活在海边,你是无法领略这种壮观景象的。应渔家朋友老王的邀请,9月1日我来到日照张家台渔码头看开海盛况。老王知道我平时爱写作也爱拍照,于是早早就把这个消息告诉了我,说这可是极好的素材。
我们来到码头,只见平静的港湾码头桅杆林立,彩旗飘飘,密密麻麻、挤挤挨挨停满了蓄势待发的渔船,渔民们修船补网,养精蓄锐,等待了四个多月,只待开海的一声令下。
这些年海边旅游一年比一年火爆,外地来的游客都想品尝一下美味的海鲜,“舌尖上的大海,诱人啊。”朋友老王早年间也下海捕鱼,现在年纪大了,干不动了,就开了一家民宿搞旅游,每逢外地有朋友来看海,我都会把朋友介绍到老王这里,他的民宿干净又便宜,很受欢迎。
今年的开海节主题是“渔见山海天,开海见丰年”。在码头现场,只见路旁专门搭建的篷子下人头攒动,有山海天文创,有海洋风手工艺品,有石画、贝壳制品、黑陶、刺绣、船模等,还有特色茶叶、果蔬等,赏购之间,尽览当地文化风情。我和老王在此驻足了很长时间,边品尝边欣赏,并不时地和展示摊位的主人攀谈,增长了不少知识。
上午十一时,开海仪式在激昂的《威风锣鼓》展演中震撼开场,它瞬间点燃了全场的气氛。接下来的舞蹈和演唱则是满满的祝福,祝福渔民兄弟出海吉祥、鱼虾满仓。最后是祭海仪式,渔民代表穿着传统服饰,依循上香,敬酒,诵祭文,行叩拜古礼,渔港处处回荡着对大海的敬畏与对丰收的祈愿。
见此情景,我对老王说,该着咱俩有缘分,都对大海有着深深的情结。六十多年前,父亲驻扎在海岛,我出生在海岛,可谓听着涛声长大的。然而对大海,我却有着复杂的感情,一是那时候交通不方便,要想去一次陆地很难很难,二是那时渔民出海,哪有如今这般喜悦。那时候都是风帆船,也无法接收天气预报,因而渔民出海是看天吃饭的,在渔民们要归来的日子,家属们会在海边等待迎接,忐忑的心总是在祈祷,盼望家人能平安归来,如果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往往会等来噩耗。捕鱼在那时候是一件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老王点头称是,说他的父辈以前每回出海,都要到庙里祈祷,愿海龙王保佑他们平安回来。听着老王的回忆,我说真是沧海桑田,曾经桀骜不驯的大海,如今已变得可知可驭了。因为有机械化在捕捞作业,有高科技在导航护佑。
中午十二点整,执法船只鸣笛下令,在一片鞭炮和欢呼声中,捕鱼船出发了。开阔浩渺的海面上,顿时出现千帆竞发、你追我赶的浩大场面。这些船只将向远海出发,去围捕被大海已养得膘肥体壮的鱼类和蟹贝。用不了几天,渔船归来,百姓的餐桌上就会鱼香虾鲜,珍馐满座,舌尖上的大海,鲜美无比。
开海了!开海了!海浪在诉说,海风在传递。我对老王说,要是年轻二十岁,我真想随捕鱼船下海,体验一把收获的快乐。老王笑而不答,他知道爱写作的人,都爱幻想。
开海了!开海了!我伫立在渔港的码头边,久久不愿离开,一直目送着远去的船帆,很远,很远……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