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诗人肖草曾在《九寨沟》中这样描述:“九寨沟之美,其华在水。水之清,层林倒映;水之变,千色锦缎;水之秀,玲珑剔透;水之姿,瀑布湍急。水,越林出堤;林,护海挡水。水是九寨沟的灵魂、精华。她,以少女般的纯洁,清人之烦恼;她,以奔腾中的力量,涤世之庸俗。这就是神秘、纯洁、美丽的九寨沟。故曰:九寨归来不看水也。”
九寨沟旅游的攻略、游记什么的,网络与自媒体上比比皆是,毕竟九寨沟早已名闻天下,众人对其也是趋之若鹜。扒拉扒拉某音和度娘,做个大概了解,反正旅游大巴上闲着也是闲着,没事儿醒着也是醒着。
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位于四川省西北部岷山山脉南段的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漳扎镇境内,距离成都市400多公里,面积约720平方公里,大部分为森林所覆盖。九寨沟之名来自于景区内九个藏族寨子(树正寨、则查洼寨、黑角寨、荷叶寨、盘亚寨、亚拉寨、尖盘寨、热西寨、郭都寨),又称为“和药九寨”。
总的来说,九寨沟就是长江水系嘉陵江上游白水江源头的一条大支沟,它是一个以水景为核心、四季皆美(尤以秋季为冠)、融合了独特地质景观和藏族文化的神奇之地,号称“水景之王”。九寨沟以其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成为中国自然风光的顶级代表,被誉为“人间仙境”和“童话世界”,绝对值得一生中至少去一次。
车到景区入口,多杰导游再次讲解了景区内的注意事项和游览顺序,接下来就是为我们每个家庭拍下了珍贵的标志性合影。
早上出发的太早,外加一晚上高反,早饭着实没吃什么。跟媳妇儿一商量,景区太大了,先吃点儿东西吧,一来补充能量,二来减轻负重。
吃饱喝足,刷证进场。不由赞叹起九寨沟强大的景区管理与人车调度能力。刚才过检票口时还乌央乌央的汹涌人潮,转眼间被密集的摆渡车分流载走,奔向诺日朗游客集散中心。
景区大巴司机绝对是隐藏的“秋名山车神”,车子在山路上绕啊绕,快且稳。随车的景区讲解员在车上叭叭地讲,我一句没听进去,只顾着抓紧扶手拿稳手机,先从网络上了解一下即将到来的九寨丽景。
九寨沟主要景观分布在成Y型的树正、日则、则查洼3条沟内,总长50多公里。主沟叫树正沟,呈南北延伸,南高北低,向北开口;其上有两条支沟,东名则查洼沟,西名日则沟。两沟由南向北在诺日朗合为树正沟,两沟顶端的高山湖泊至树正沟口的落差高达一千多米,其间梯级分布着114个大小湖泊,湖泊之间又有17个瀑布群、11段激流和5处钙华滩流。这些不同姿态的水体相串相连,形成了集翠海、叠瀑、彩林、雪峰、藏情、蓝冰等“六绝”为一体的风景名胜区,体现了原始美、自然美、野趣美。
1982年,九寨沟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1984年,向公众正式开放。1992年12月,九寨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1994年,九寨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成立;1997年被纳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络。2007年,九寨沟被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我凝神车窗外,水影已经隐约浮动于林隙之间,仿佛早早地预告了此行主角。
不多时,摆渡车行至诺日朗游客集散中心,我们需要自行规划游览路线。按图索骥,选择合适的景区交通:


由于是跟团,我们在九寨沟满打满算也就半天的观光时间。既然在车上攻略了长海是九寨沟面积最大、海拔最高、湖水最深的湖泊,于是跟媳妇儿一商量,我们选择先去则查洼沟(左支)最远的景点长海,再去日则沟(右支)的箭竹海和熊猫海。至于树正沟,有时间了就逛,没时间了就在回程的车上走马观花。
长海静卧于群峰之怀,水波不兴、平滑如镜,倒映着山、林与天光,显得幽远而肃穆,静穆得令人不敢呼吸。
长海海拔3101米,平面呈“S”型,属冰川堰塞淡水湖。冰川雪水自山巅而下,潜行于黑暗地底,再挣脱重重束缚,自水底深处的泉眼喷薄涌出地表,经年累月,终成这一方浩渺长海。由于无出水口,湖水除直接蒸发外,通过地下裂隙渗漏到五彩池、季节海等下游景点,雨季不溢堤,旱季不干涸,因此当地人称之为装不满、漏不干的“宝葫芦”。
长海之幽邃,深不见底,恰似大地深藏不露的伤口,亦或地球积蓄万年的眼泪。池水湛蓝澄澈,漾着深不可测的幽光,水底沉木如龙骸蜿蜒,随波轻晃,仿佛一池碧色正缓缓流动着。
凭栏而望,心神俱静,唯听风过林海。游客们的喧哗、导游的喇叭,仿佛已退入另一个世界。眼前这蓝,如永恒一般沉寂。
顺沟而下就是五彩池——九寨沟最小、最艳丽的海子,就如一块巨大的蓝宝石藏在密林之中,人称“九寨之眼”。在栈道上远远望去,那水色之蓝,是能听见的寂静,是能触摸的澄澈,清得能一眼看到水底的枯木;阳光洒落,水面如揉碎了的琉璃,粼粼跃动着碎银子般的光点,耀目得令人眩晕。
走近再看,池里生长着水绵、轮藻、小蕨等水生植物群落,同时还有芦苇、节节草、水灯芯等草本植物。因所含叶绿素深浅不同,在富含碳酸钙质的湖水里,呈现出浅蓝、深绿、鹅黄、墨青……原本湛蓝色的湖面变得水色各异,涟漪多彩、五彩斑斓。
当无数色彩被神秘的天神之手揉碎后倾泻湖中,流光溢彩、斑驳陆离,所有语言在它面前都显得苍白,你就只能“哇塞!”“哦吼!”“牛逼!”。
导游们的高音喇叭此起彼伏,众人纷纷抢占位置,忙不迭拿着各式器材拍照。我被人流裹挟着前行,耳旁灌满了各种方言的喧嚷,眼前掠过的全是晃动着的手机屏幕和人头攒动的后脑勺。湖水美得如此纯粹,人们却无暇品味,只忙于把美嵌进自己方寸的电子框里。
离开五彩池已是下午的两点一刻了,大宝想去日则沟的原始森林,二宝是哥哥去哪儿他去哪儿。我跟媳妇儿已经有些体力不支,那就折中一下,去日则沟的箭竹海吧,据说箭竹海是张艺谋导演的电影《英雄》的拍摄场景之一。
甭看俩宝都喊着不累,可在摆渡车上,二宝明显看的出已经有些蔫儿了。
箭竹海海拔2618米,深6米,面积17万平方米。因湖畔箭竹广有生长、葱笼挺立;水中山峦对峙,竹影摇曳,因而得名。
箭竹海有一部分区域开阔而绵长,水草茂密,直叫人分不清究竟是草入水中还是水浸草上。为了验证这究竟是草地还是海子,二宝趴在栈道上伸手去探。“这水好冰,冻手。”实践出真知,这是高山融雪的冰水已经毋庸置疑了。
箭竹海中,许多被钙化的枯木形成了奇特的珊瑚树,而在腐木上又可见一些新生的树,这被称为腐木更新,或叫枯木逢春和“再生树”。树在水中生,水在林间流,人在画中游,仿佛来到了梦境中的世外桃源。
景区太大了,黄龙加九寨连续两天的高强度步行,感觉腿都不是自己的了。得,近在咫尺的熊猫海也不去了,乘车直奔树正沟的诺日朗瀑布。
藏语中“诺日朗”意指男神,也有伟岸高大的意思,因此诺日朗瀑布意思就是雄伟壮观的瀑布。
诺日朗瀑布海拔2343米,高约30米、宽达320米,是中国最宽的高山钙华瀑布。滔滔流水自诺日朗群海而来,从瀑顶树丛中倾泻而下。溅起的水珠像珍珠一样,阳光下还闪闪发光。宽阔的水帘像数条洁白的哈达,在翠谷中涌起飞卷的浪花,声震山谷。
瀑底林木森森,山花鲜嫩,空气清新。此处的负氧离子含量极为丰富,有“天然氧吧”之称。
时间飞快地流逝,走马观花地看完了树正沟余下的景点已是景区的出口了。此时,湍急的流水声吸引了我的目光。令人惊奇的一幕出现了,从景区奔涌而出的清澈水流与景区外浑浊泛白的激流汇合在了一起浩浩荡荡东流而去却久久不能溶合。真有点儿泾渭分明的味道!后来查了地图才知,这就是白水江的上游。
回到郑州已有俩月了,感觉魂还丢在九寨沟的那片水里。这水景的后劲儿也忒大了,它强行拔高了我对“水”的审美阈值。都说“九寨归来不看水”,我信了!如果你问我推不推荐去?我会说:赶紧的,你必须亲自去感受那份震撼! 但去之前,请务必练好腿脚,准备好一颗被美景惊掉的下巴。
奇怪得很:景区里明明身边全是人,导游旗挥舞,各地方言吵吵嚷嚷,但你只要盯着九寨沟任意一个海子看超过十秒钟,世界就静音了。你就像进入了一场极致的、关于色彩的梦。梦醒了,累是真的,但梦境里那片美到词穷、美到窒息的水,还在心里晃啊晃。
立于水边,恍然明白:九寨之水,不单洗涤了尘世之眼,更在凝视中映照出生命深处的隐喻。“原来万物皆如流水,只是经过人间,终究要回到那无限广阔的生命之海中去。那水底枯木逢春,是死亡的尽头处萌发的新芽;那雪山融水奔涌,是幽闭的黑暗里不熄的火焰。水之往复,原来正是生命循环的密码——死非绝路,而是蕴藏另一度生的开篇;生之征途,亦终将汇入更宏大的永恒之流。”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