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场穿越千年的对话,在东坡区各文旅景区精彩上演;一曲曲融合现代与传统的演出,让三苏文化从历史中走出、焕发生机。长期以来,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以艺术为桥梁,引领观众跨越千年时空,感受三苏文化的独特魅力。
近日,记者探访了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的排练厅,只见演员们正紧锣密鼓地排练,指导老师手持扩音器,高声指导:“这一段要演出东坡先生的神韵……”这出名为《进士出眉州》的新节目,正是艺术团积极响应区委六届十一次全会“大力传承弘扬三苏文化、打造文旅深度融合沉浸式体验核心区”号召的最新成果。
“我们突破了传统舞台的限制,运用情景再现、互动演绎等创新手法,将观众带入东坡先生的精神世界。在这里,观众可以聆听‘明月几时有’的千古绝唱,感受‘大江东去’的豪迈情怀,体味苏门一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生活雅趣。”艺术团团长陈惠莘介绍说,该节目将于国庆期间首次亮相东坡宴商圈,后期还会在三苏祠、水街等文旅景区进行沉浸式演出。
东坡区心连心艺术团成立于2009年,是东坡区委、区政府通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方式,整合全区优秀表演艺术人才而组建的一支面向当代、服务基层的专业文艺团体,实现了基层演出全覆盖,成为东坡区文化惠民活动的知名品牌。2024年,为适应新时代发展需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艺术团坚定市场化改革,以民办非企业的运营模式,探索走出了一条繁荣群众文艺工作的创新实践之路。
为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艺术团在节目创新上不断突破。例如《穿越眉州》以说唱形式结合现代街舞元素,展现了东坡文化的独特韵味;《罗平古镇情》则巧妙融合四川清音与现代音乐、舞蹈,为观众呈现了一幅生动的古镇风情画卷……这些节目的成功推出,不仅赢得了观众的喜爱与认可,也为艺术团赢得了更多的演出机会和市场空间。
从排练厅的辛勤汗水到景区的热烈掌声,从传统舞台到沉浸式体验,艺术团以最“接地气”的方式,让三苏文化“活”在当下、“火”在民间。这一系列举措,既守住了文化根脉,又注入了创新活力。
经过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与发展壮大,艺术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累计为群众送去演出数千余场,观众达数百万人次之多;曾赴新疆、宁夏、上海、重庆等地进行交流演出,充分展现了东坡文化的影响力。
同时,艺术团也先后荣获多项国家级和省级荣誉,包括由中宣部颁布的第八届全国服务农民服务基层文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全国广场舞大会西南片区大会一等奖、四川省第三届乡村文化振兴魅力竞演大赛三等奖、第八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天府旅游美食说唱大会”三等奖等。此外,该团创作的剧目在省级戏剧小品小戏大赛中屡获大奖,并受到国省媒体的广泛宣传报道。
谈及未来,陈惠莘表示:“从舞台到实景,从观看到体验,心连心艺术团将牢记使命,编排更多三苏文艺精品节目,传承弘扬好三苏文化,擦亮‘中国有三苏’这一响亮名片。”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