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批后版的《中牟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明确提到,抓住郑州、开封、洛阳“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黄河文化旅游带建设机遇做强现代服务业开发区,建设河南博物院新院,彰显中原文化、黄河文化魅力。
其中在雁鸣湖组团,谋划的有黄河博物馆群,那么省博物院新院是否会选址雁鸣湖,一切还存在变数。
从官网获悉,中牟县雁鸣湖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公示。
区域范围
规划范围(雁鸣湖镇)
规划范围为雁鸣湖镇行政管辖范围,下辖19个行政村(含两个移民村),21个自然村,镇域总面积116.76平方公里。(含代管的黄委会用地、郑州黄河市场用地和济南空军基地,共计35.37平方公里)。

研究范围(雁鸣湖片区)
考虑区域协同发展,本次规划研究范围为雁鸣湖镇、郑州市雁鸣湖生态风景区和中牟县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行政管辖范围,涉及3个乡镇、27个行政村,片区总面积127.14平方公里。
其中:郑州市雁鸣湖生态风景区管辖区域 28.25平方公里,涉及雁鸣湖镇17.88平方公里、大孟街道办事处7.31平方公里、万滩镇3.06平方公里。
中牟县都市现代农业示范区管辖区域4.87平方公里,位于雁鸣湖镇镇域东南部。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1年——2035年。
其中,基期年为2020年;近期规划为2021年——2025年;远期规划至2035年。
规划定位
沿黄生态会客厅;中原农文旅融合新地标;全龄友好型文化休闲旅居区。
全力打造“创新产业孵化区+文化会议承载地+教科研学实践带+都市农业样板田”为一体的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以“生态田园水乡”为基底、“全龄友好旅居”为特色的中原文旅消费目的地。
规划目标
2025年:规划将夯实发展基础,使片区定位雏形初步显现。通过全面落地三条控制线,建立生态保护与修复体系,初步贯通沿黄生态廊道,生态会客厅将基础建成并具备区域生态休闲活动承接能力;基本形成“文化会议承载地+教科研学实践区+都市农业样板田”的产业框架,并落地标杆性项目,以启动农文旅融合示范;同时,覆盖全龄的友好设施初具规模,创新产业孵化初见成效,国土空间保护、利用与治理水平显著提高,为2035年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35年:规划定位将全面实现,片区建成示范高地。沿黄生态会客厅成熟运营,成为黄河流域生态高质量发展的展示窗口;农文旅融合地标全面建成,形成完整产业链,三产融合发展示范区的辐射带动效应显著;全龄友好旅居区深度实现,建成安全、包容、便捷的“旅居”城镇;最终形成生产集约高效、生活宜居适度、生态山清水秀的现代化国土空间格局,区域服务功能显著增强,成为中牟县域北部辐射周边的综合性节点城镇。
总体格局
构建以“一河一屏、两湖四水;两核两轴、一带四区”为引领,城乡共融、蓝绿交织的片区国土空间总体格局,实现自然、农业、人文、城乡空间协同高效发展,实现郑州国家中心城市东部新城田园城镇建设示范。
“一河”即北部沿黄生态走廊,依托黄河这一自然瑰宝,为片区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态活力,成为区域发展的绿色基底。
“一屏”则是以赵口总干渠为引领,结合黄河、雁鸣湖、国家公益林、观鸟林森林公园、沙窝森林公园及蟹岛森林公园等生态要素,共同构筑起一道横贯雁鸣湖镇西南部的强大生态屏障,为区域提供坚实的绿色保障。
“两湖”指的是雁鸣湖镇的两大核心水域——雁鸣湖与鹭鸣湖,它们不仅是片区的自然景观亮点,也是推动周边区域发展的重要引擎。
“四水”则涵盖了赵口总干渠、运粮河、丁村沟、东干渠等四条横跨片区西南的沟渠水系,它们如同大地的血脉,滋养着这片土地。
“两核”分别是依托雁鸣湖镇区良好公共服务基础打造的综合服务核,以及以雁鸣
湖周边核心区域建立的产业发展核,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动区域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两轴”则是以雁鸣大道为依托的城镇发展轴和以星辰路为依托的产业发展轴,它们如同区域发展的两条主动脉,引领着城镇与产业的协同发展。
“一带”以黄河大堤路为依托,打造沿黄观光旅游带;
“四区”则包括:
文商旅综合产业区:以城镇、雁鸣湖和中牟现代农业示范基地为核心,打造集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产业发展高地。
都市休闲农业区:乡村旅游、休闲体验、瓜果采摘、科普教育;
特色渔业养殖区:以大闸蟹、蓝龙虾等为主导品种,积极拓展特色渔业养殖、观光、体验等多元化业务,推动区域渔业的转型升级。
沿黄生态种植区:以生态种植为主要方式,保护并提升沿黄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生态空间
构建“一河两心-两带两廊-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河:黄河作为雁鸣湖镇北部最重要的生态基地,规划期需加强北部沿黄生态治理,保护和恢复滩区湿地生态系统,促进黄河滩区的安澜及生态可持续保护,筑牢县域生态安全屏障。
两心:构建雁鸣湖生态绿心和鹭鸣湖生态绿心,以雁鸣湖生态风景区为依托,以生态、旅游、居住、文化创意功能为主,突出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保育。构建鹭鸣湖生态绿心,提升镇域的生态环境品质,以运粮河滨水湿地为扩展,旨在建设“慢生活”生态休闲与游憩公园,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好去处。
两带:沿运粮河和雁鸣湖水系构建运粮河都市休闲带和雁鸣湖魅力景观带。对运粮河进行综合治理,扩大水域面积,增加绿化面积,形成城市生态走廊,改善人居环境、亲水及休闲健身空间;对雁鸣湖区域进行水系生态治理,集水治理、水利用、水景观、水生态为一体,建立兼具连续性、共享性、开放性和景观性的绿色景观带。
两廊:以沿黄河大堤和连霍高速沿线整治绿化为重点建设生态廊道,使生态廊道与周围斑块、基底相互关联,形成纵横交错、有机结合的生态网络体系。
多点:依托观鸟林森林公园、槐树岗森林公园、沙窝森林公园、蟹岛森林公园的人文、产业资源,形成多节点的乡土景观体验与休闲游憩名片。
综合交通发展目标
规划形成“四横两纵”的区域综合交通网络。

四横:黄河大堤省道S314、省道S312、规划南环路和连霍高速构成主要的四条横向交通线。连霍高速是连接郑州主城区和开封主城区的主要道路,在雁鸣湖镇雁鸣大道设有高速下站口规划 1 处;黄河大堤省道S314、省道S312和规划南环路是链接周边乡镇的主要通道。
两纵:规划安罗高速和新国道G107 构成主要的两条纵向交通线。规划安罗高速和G107均为跨越黄河实现征信融合的主要通道,且安罗高速在雁鸣湖镇省道 S312 处规划有高速出入口1处,为雁鸣湖镇区域融合发展提出保障。
总结,无论从综合交通还是配套项目来看,雁鸣湖还是属于近郊以生态为主的一个组团,尽管环境优美,但没有轨道交通,恐怕省博落地的希望不大。目前来看,应该还会偏向于城市核心区,比如郑开大道与陇海快速路之间,希望还是很大。
虽然省博没有明确选址雁鸣湖,但省道312有望会取直,根据规划,沿连霍高速北侧从新G107连接远景107线,然后再转向S312线路。
转自郑州发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