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艾莉)9月9日,西安市政府新闻办组织“‘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蓝田县主题采访活动,开展诗人足迹追寻之旅,深入挖掘西安唐诗文化魅力,推介与唐诗相关的旅游路线、历史遗迹、文化景点,积极推动西安市“唐诗之都”建设。
活动中,蓝田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贺新锋介绍了蓝田县深入挖掘王维与蓝田的深厚文化联结,激活唐诗文化的时代价值,推动文旅融合与县城发展深度联动,为县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文化动能等有关情况。今年以来,蓝田县梳理出大量与蓝田相关的诗词作品,编撰了《历代蓝田诗选析》,收录唐诗113首,其中诗佛王维作品17首。撰写了《诗佛王维与辋川》,用唐诗文化将辋川的自然风光与灵秀地质进行艺术展示。挖掘了县域内蓝关古道、王维辋川等唐诗之路、唐诗遗迹;同时,根据与蓝田有关的唐诗名篇、诗人足迹,策划推出3条唐诗主题旅游路线;此外,连续两年成功举办“中华经典诵读大会”陕西站总展演活动,以诵读的方式展现唐诗文化的独特魅力,被央广网授予“唐诗文化传承示范基地”称号。精心编排的舞台剧《王维在蓝田》、经典诵读《唐俑》等唐诗文化节目,拍摄系列短视频30余期,视频播放量突破1000万+。《人民日报》报道《蓝田,从诗里走来》,对蓝田的唐诗文化发展进行了深度呈现。
滋水小学介绍了唐诗进校园的开展情况,学校师生还诵读了《锦瑟》,表演了舞台剧《王维在蓝田》。据介绍,学校通过环境润泽、课程融合、活动涵养三方面的推动,孩子们喜欢上了唐诗,他们开始在诵读的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文艺创编,让孩子们在诗的诵读和演绎中收获了情感熏陶和文化自信。下一步,学校将通过研发“行走的唐诗”研学课程、推动家校社联动、探究数字化赋能等方式继续深入推进唐诗文化进校园活动。
同时,中央及省市媒体先后到王维《辋川集》中描写的白石滩、孟城坳、欹湖等实地采访,蓝田县王维研究会会长张效东在点位做了详细讲解。辋川镇党委书记张毅告诉记者,近年来,辋川镇围绕王维辋川文化的挖掘传承,在研究推动让静止的遗迹“活”起来,让深厚的文化“动”起来,让诗画的辋川“火”起来,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
据介绍,下一步蓝田县将以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为契机,以诗为媒、以文聚力,挖掘标注诗路、诗迹等重要唐诗现地,聚焦唐诗文化可消费、可转化、可体验特质,实施打卡互动、唐诗对答、汉服游园会等唐诗主题文化活动。同时,将持续深度融合“蓝田厨师文化、蓝田玉文化、书法、剪纸”等元素,不断创新蓝田诗词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有效实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解锁文旅消费新场景,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为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添砖加瓦、贡献力量。
来源:三秦都市报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