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中杂草丛生,田埂上的草更是茂密,虽然还有一些花朵点缀。
本来我想从这边田埂走到远处的亭子,最后还是放弃了:草太深了。
要是只看照片,景色还是还是不错的,眼前一排绿,远处还有层层的山。
但是我见过这片稻田最美的时候,所以还是一声叹息。
我所在的位置是蓝田满城景区下面的水稻田,最早来这里是一片花海,后来是一片稻田,而现在稻田依然,杂草确实更多了。
这几年有个词叫做“观光农业”,观光是重点,农业是其次——话说种粮食是不挣什么钱的。
“观光”才是流量密码。
农民种地算种子算肥料算收割成本,不算人工成本,这才能有些收入,要是把人工算上,都是“赔本的买卖”。
所以雇人种地,都会因为人工费用赔钱最后最后撂荒。
从这个角度上看,这里的虽然杂草多,但是毕竟稻谷都快成熟了,还算是可以。
沿着稻田旁的小路,车一路上到酒庄旁,上面的风景依旧,只是今天有人挡着,酒庄那里过不去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我们的兴致,登上石头门,上面的景色照样不错。
今年还好,往年这时候葡萄即将成熟,一般都不让进去,今天倒是没有阻挡,车沿着山梁可以一直开进去。
这段路,也是慢城景区的精华所在。
从这个观景台拐下去,那条沟口就是一个纪念馆。观景台接着走,就到了这片土梁梁上。
我都记不清来过多少次了,但是每次来还是对这里的景色多加感慨:远处重重叠叠的山,近处层层延伸的塬,山是青色的,塬是绿色的,都是大片大片的。
下面川道人家的房屋,密密麻麻。零星的庄稼地东一片西一片,收获的还有没有收获的庄稼都在这塬坡摆着。
当然,很多地方都种成草了。一晃神,倒是有一大片一大片草原的感觉。
前几天刚下过雨,路边场地上有些泥泞,平时可以把车停上去的,可以在这里扎帐篷,支上桌子吃火锅喝茶,这里是可以待上一天的。
其实这里原来都是很好的庄稼地,但是种庄稼实在是辛苦,又不赚钱,干脆种成草,这样既绿化的土地时土地不撂荒,也成了游人休憩的场所。
想想以前为了为了种粮食,“农业学大寨”,把坡地都搞成了梯田,现在种粮食不值钱了,把好好的庄稼地变成了草地。
这个世界变化真是快。
不过,咱不说那些大道理,看着这样的景色,心情放松,这里确实是难得的好地方。
西安周边我转悠的地方不少,但是要说免费露营地最美的,非这个地方莫属。
出来看到这个游客服务中心倒是有些破败,从开始建到破败,也没有几年的功夫,可能当初就不该修吧。
莫事到这里露营喝茶,真是不错的选择。
信步荒野,访路探幽,乡俗俚语,负暄问道。走向山林乡野,探索身边美景,感受民情风俗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