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人简·卡波拉尔第一次来到威尼斯时,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将在这里生活35年。“我跟随我的意大利丈夫来到了威尼斯,并爱上了划船。通过划船,我认识了很多朋友,后来越来越多的人请我教他们划船,于是在大约15年前,我创办了‘划行威尼斯’这家机构,想把威尼斯的传统划船方式介绍给更多人。”卡波拉尔说。
“威尼斯式的划船是站立式,并且要面向行进方向”,许多人认为学习传统划船技术可以帮助他们驾驭其他类型的船只,如皮划艇、赛船等等。“划行威尼斯”所用的虾尾船是威尼斯的传统船只,不过比贡多拉更宽,对游客而言更容易掌握平衡。划船课程每节时长80分钟,游客在学习划船技巧之外还能沿途欣赏威尼斯的名胜景点,了解这座城市与水共生的历史。
卡波拉尔介绍,她的机构有25名划船教练,全部为女性,收取的课时费除了支付教练工资,也会用于赞助女性参与威尼斯的划船运动。
在刚刚结束的一年一度的威尼斯传统赛船节上,“划行威尼斯”派出四组队员参加成年女子组的比赛,并取得了二三名的好成绩。“威尼斯的传统划船技艺就像奶奶的食谱一样,如果不传承下去,会随着时间消逝。”卡波拉尔希望女性能够在划船运动中持续参与,成为传承这项传统技艺的有生力量。
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划行威尼斯”成员埃莱娜·阿尔曼西(左)与队友获得传统赛船节成年女子组第三名后庆祝。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8月31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划行威尼斯”成员埃莱娜·阿尔曼西(左)为游客上课。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9月4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划行威尼斯”成员参加传统赛船节彩排。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9月4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划行威尼斯”成员朱莉娅·塔利亚彼得拉在传统赛船节彩排仪式间隙给孩子喂奶。她的第二个孩子刚刚出生3个月。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 人们观看传统赛船节比赛。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9月4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参加传统赛船节成年女子组的选手合影留念。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7月1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划行威尼斯”创始人简·卡波拉尔在运河上驾驶虾尾平底船。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9月7日,在意大利威尼斯, “划行威尼斯”成员朱莉娅·塔利亚彼得拉(右二)与队友拉凯莱·奥代萨(右一)参加传统赛船节比赛。新华社记者 李京 摄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