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9月12日09:43 | 来源:人民网-河北频道
小字号
“文旅融合前景广阔,要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真正打造成为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这一重要论述为各地持续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做好文旅工作提供了重要遵循。
河北武安,这座承载千年历史底蕴的古县,天生兼具“山水形胜”的生态禀赋与“人文荟萃”的文化基因。近年来,该市立足独特资源优势,在文旅业态创新、全域资源联动、营销模式升级等关键领域持续探索突破,成功实现从“资源驱动”到“创新驱动”的产业能级跃升与发展理念深刻变革,让千年古县在文旅融合浪潮中焕发全新活力。
恰逢第九届河北省暨第八届邯郸市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即将启幕,人民网推出武安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系列报道,深度解码武安文旅的转型路径与蝶变密码,全方位、立体化呈现其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的亮眼成果,为区域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可借鉴的“武安经验”。
秋日清晨的北洺河畔,摄影爱好者李先生已架好相机,镜头里水鸟掠过碧波,岸边晨练的老人伴着鸟鸣舒展身姿;不远处的东太行百里画廊沿线,来自北京的王女士正对着宋祖台的丹霞崖壁拍照,身旁的文旅驿站里,游客品上一口刚泡好的武安本地连翘茶——这幅动静相宜的画面,正是河北武安从“钢铁重镇”向“诗与远方”转型的生动缩影。
武安,这座承载千年历史的城市,正以绿水青山为底色、文化传承为内核,通过服务升级、生态修复、业态融合,重塑着城市的气质与活力。
服务升级 畅通产业“血脉”
“中华龙脊”太行山苍茫的脊背上,116公里的东太行百里画廊如一条丝带,串联起宋祖台、春韵台、青崖寨等一众景致。驻足宋祖台,剑削斧劈的红色丹霞崖壁震撼人心;置身春韵台,梯田如链似带的农耕奇观尽显田园诗意;登顶冀南最高峰青崖寨,500平方公里太行东麓的山水画卷尽收眼底,青山如黛、碧水如镜、村镇如舟,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
“以前带朋友来武安,最愁的就是堵车和停车。”家住武安的郭天宇感慨,“现在完全不同了,旅游专线直达景区,停车场智能又宽敞,就连沿途的驿站都成了‘风景’。”
贵妃垴驿站里,游客既能在休息区给设备充电,还可以在展销区选购武安小米、手工艺品等农特产品;喜欢传统文化的游客,还能梳起高髻、换上齐胸襦裙,沉浸式感受盛唐风韵。这里早已不只是旅途休憩站,更成了展示武安文化、提升旅游体验的“新窗口”。
东太行百里画廊里壮观的武当大道。李树锋摄
“我们正推动基础设施从‘可用’向‘好用’升级。” 武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魏俊芳说,从优化服务环境到完善功能细节,每一处改进都只为让游客的旅途更惬意、更从容。
生态修复 擦亮美丽底色
北洺河,这条洺河的一级支流,流域总面积516平方公里,河道总长62.3公里,不仅串联着东太行、七步沟等5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1处国家级重点水利风景区,更在2024年入选第三批国家“幸福河湖”建设试点。按照“一廊哺两岸,五区创幸福,七品促发展”的布局,武安正将这里打造成生态宜人、设施完善、服务便捷、产业繁荣的亲水空间。
武安幸福河湖建设美如画。李树锋摄
夕阳西下时,北洺河上游的口上水库边,总能看到摄影爱好者的身影。“现在这里成了我们的创作基地,不仅风景美,还能拍到多种珍稀鸟类。”李先生的话里满是欢喜。
而在田鑫小镇河段,画风则变得活泼起来——孩子们在浅水中追逐嬉戏,欢笑声溅起水花;家长们坐在树荫下的休息区,一边照看孩子,一边享受河畔的清凉,一幅鲜活的“戏水游趣图”跃然眼前。
随着“幸福河湖”建设推进,北洺河沿线的亲水业态也愈发丰富。水上运动、滨水休闲、夜间市集、文创展销……多元化的消费场景让这条河焕发新的经济活力,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在此实现深度融合。
“幸福河湖会成为润泽民生、承载乡愁的风景线,为武安文旅注入源源不断的‘水动力’。”武安市河湖长制技术服务中心主要负责人李计锋说。
业态融合 焕新文旅体验
“原本只想周末来看看山水,没想到有这么多‘宝藏’!”王女士的感叹,道出了不少游客的心声。如今的武安,随着“文旅+”战略深入落地,创新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旅途体验愈发多元。
宇翔太行飞行营地以“鸟瞰山川”为核心,让游客搭乘飞行器俯瞰太行美景,开创了武安低空旅游新业态;古武当山太极源文华苑依托张三丰创太极十三式的历史,设计出可参与、可互动的太极江湖行走剧本,游客能沉浸式感受太极文化;李家庄的山李冀·山游市集被称为活态饮食博物馆,山河四省的美食、文创手工艺品齐聚,游客还能体验小米耕种、聆听乡村民谣,感受乡土风情。
近期,邯郸市18岁以下青少年体育足球赛事武安赛区比赛正火热进行。武安巧妙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赛事——比赛服装印着武安古迹图案,队名取自当地支柱产业,徽章设计融入太行山水元素;赛前赛后还推出旅游文化展览、文创展销、美食体验等活动,让赛事变成一场沉浸式文旅盛宴。
“我们不再依赖门票经济,而是通过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武安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高飞介绍,通过产业融合丰富“吃住行游购娱”体验,用足够的吸引力让游客住下来、慢下来、消费起来,才能真正带动乡村振兴和百姓增收。
邯郸市18岁以下青少年体育足球赛事武安赛区观众用文旅口号为球员加油。李树锋摄
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5年1至7月,武安接待游客764.44万人次,旅游总花费122.1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9.32%、17.82%,“文旅+”已成为武安优化产业结构、促进消费升级、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
这座穿越千年风雨的古邑,正以山水为纸、文化为墨,在新时代的坐标上,邀请四海宾朋共同执笔,绘就一幅生生不息的文旅新画卷。
相关阅读
河北武安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一丨新业态激活新动能 新场景丰富新体验
河北武安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观察之二丨从“扩圈”到“破圈” 变“流量”成“留量”
(责编:方童、付兆飒)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