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县,隶属云南省曲靖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地处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之间。地势西高东低,南起北伏,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递减。属典型的温带高原季风气候,总面积5886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会泽县常住人口为77.86万人。
截至2023年末,会泽县辖5个街道、7个镇、13个乡。县人民政府驻古城街道。
秦汉时,会泽县为古夜郎地,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设堂琅县。南诏国设东川郡,清雍正五年(1727年),始称会泽县附廓东川府。民国二年(1913年)4月,裁东川府改名东川县,民国八年(1919年),恢复会泽县名。
1997年5月6日,建立地级曲靖市,会泽县属之。
会泽盛产铜矿,明清时期是名副其实的铸币中心,鼎盛时,全国铸币用的铜有六成出自会泽。讨论会泽县所铸“嘉靖通宝”是至今世界上发现的最大、最重的金属古钱币。39
会泽县也是彝族“六祖分支”故地,素有“天南铜都”“钱王之乡”“会馆之城”称号。
历史沿革
西汉建元六年(前135年),置堂琅县(会泽、东川、巧家一带),属犍为郡,始有县治。
隋朝,属恭州地。
唐初,设唐兴县。
南诏,置东川郡。
大理国,设东川大都督。
元初,置閟畔万户府,后改称閟畔军民总管府。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置东川土府。洪武十七年(1384年),升为东川军民府。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改土归流”设东川府。雍正五年(1727年),置会泽县附廓东川府。
民国二年(1913年)4月,裁东川府,改名东川县;民国八年(1919年),恢复会泽县名。民国十六年(1927年),又复会泽县。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属曲靖专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改属昭通专署。
1958年10月,撤会泽县并东川市。
1964年12月,恢复会泽县,改隶曲靖地区。1997年5月6日,撤销曲靖地区,建立地级曲靖市,会泽县属之。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末,会泽县辖5个街道、7个镇、13个乡:金钟街道、古城街道、宝云街道、钟屏街道、以礼街道5个街道;娜姑镇、者海镇、矿山镇、乐业镇、迤车镇、大井镇、待补镇;大海乡、老厂乡、五星乡、大桥乡、纸厂乡、马路乡、火红乡、新街乡、雨碌乡、鲁纳乡、上村乡、驾车乡、田坝乡。共有46个社区、335个村。县人民政府驻古城街道。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会泽县位于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东岸、曲靖市西北部,地处滇东北乌蒙山主峰地段,三省八县交界处,介于东经103°03′—103°55′、北纬25°48′—27°04′之间。东邻宣威市、贵州省毕节市威宁县,南与沾益区、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毗邻,西接昆明市东川区、昭通市巧家县,北与鲁甸县接壤。东西最大横距84千米,南北最大纵距138千米。总面积588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会泽县地处滇东北高原,乌蒙山主峰地段。山高谷深,沟壑纵横。山川相间排列,山区、河谷条块分布。全县地势西高东低,南起北伏,由西向东呈阶梯状递减。全县最高峰大海梁子牯牛寨,海拔4017米,为曲靖市最高峰。最低处为小江四级电站,海拔695米。
会泽县的地貌景观主要有三种类型:以山地地貌为主,次为盆地地貌,部分为冰川地貌。山地地貌,面积5600余平方千米。盆地地貌,盆地俗称坝子,面积250余平方千米。境内大于1平方千米的盆地共25处,耕地大于1万亩的槽坝有5处,俗称“三坝两槽”,即金钟、者海、娜姑坝子及迤车、乐业槽子。冰川地貌,总面积22平方千米。
![[云南 曲靖市会泽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4fddc1b2bdb8484ea78842bb9b8b908e~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8949365&x-signature=GLNFbFsRZFOb6i5pE3BmT9UvlY8%3D)
会泽县境内有大小山岭300余道。大海梁子、老乌青山、老箐营山、火红梁子和马路梁子5道狭长高大的山岭,构成会泽山地的基本骨架,成为小江、牛栏江、以礼河、硝厂河等河流的分水岭。
气候
会泽县属典型的温带高原季风气候,四季不明,夏无酷暑,冬季寒冷,干湿分明。会泽立体气候特点突出,从南亚热带至寒温带气候均有分布。大海乡五月飘雪、七月飞霜的气候。“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是会泽气候特征。
会泽县平均海拔2200米,高原空气稀薄,辐射波短,日照时间长。年平均晴天225天,年日照2100小时,年平均气温12.7℃。春季升温快,秋季降温快。自然灾害以干旱、倒春寒和八月低温为主,晚霜冻、洪涝、三秋连雨、冰雹、大风等局部发生。此外,地震、泥石流均有不同程度的危害。
1981年-2010年会泽县月平均气温和降水图表
水文
会泽县河流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牛栏江、小江、以礼河等。常年流量较大的河流有40余条。目前,干流长10公里以上的常流河流有31条,总长1676千米,河网密度为0.29千米。主要河流有牛栏江、小江、以礼河,均是由南向北注入金沙江。牛栏江流经境内的田坝、鲁纳、雨碌、大井、矿山、火红、马路、迤车、纸厂等乡(镇),全长179.81公里,流域面积3914.3平方千米,年产水量31亿立方米;小江在会泽县境内主河长35.11千米,从南向北流经大海乡和娜姑镇,径流面积72.83平方千米,多年平均降水量1007.6毫米,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8亿立方米;以礼河境内流程93.29千米,径流面积1340平方千米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5.9立方米/小时。
土壤
会泽县土壤冲刷流失严重。棕壤、红壤、紫色土土类面积5114平方千米,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1%;全县旱地占86%左右,而棕壤、红壤、紫色土占一半。
自然资源
生物资源
会泽县植被类型垂直分布十分明显,分为三个类型:
亚高山灌丛、草甸:分布于海拔3000米以上地区,草本植物200余种,以菊科和禾本科植物为主,有绒毛草、羊茅草、翻白叶等。在地下水位高的地方,还生长着一些莎草科的喜湿植物和箭竹。
会泽植被
云南松、华山松针叶林类和樟树、旱冬瓜等阔叶林类混交:分布于海拔1700—3000米地区,主要森林区。主要树种有云南松、华山松、杉松、红杉、冲天柏、黄栎、白栎、木姜子、樟树、旱冬瓜、滇山柏及野樱桃等。灌木林以马桑、刺栎、野山茶、杜鹃、箭竹及蔷薇科刺藤为主。草丛以一年生或多年生宿根禾本科草本为主。
亚热带稀树草原旱生植被:分布于海拔1700米以下的牛栏江、小江、以礼河沿岸干热河谷区,形成稀灌草原景观,代表性树种有攀枝花、羊蹄甲、太阳花和蕃木瓜。
草本主要为禾本科蒿草,如斑芒、扭豆茅、棕叶芦等。经济林木有柑橘、黄果、油桐、石榴等。
水利资源
截至2023年末,会泽县境内拥有42座水库,库容量6.89亿立方米,水利工程供水量1.42亿立方米。
矿产资源
会泽县共发现矿产有16种,其中:能源矿产:煤;金属矿产:钒矿、铁矿、铜矿、铅矿、锌矿、镉矿、锗矿、银矿;非金属矿产:磷矿、硫铁矿、石膏、重晶石、石灰岩、普通萤石、硅灰石。
基本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有23种,其中:大型5处,中型4处,小型43处,矿(化)点130余处。主要矿种以磷矿石、铅、锌、银、锗、镉为主,居全市第一,其次是铜、硫铁矿、石膏、重晶石、煤。会泽县保有主要矿种矿产资源储量分别为:磷矿石9.95亿吨、铅(金属)82.83万吨、锌(金属)138.03万吨、银(金属)561吨、锗(金属)544吨、镉(金属)2443吨、铜(金属)3.01万吨、铁矿(矿石量)773.14万吨、硫铁矿733.45万吨;石膏125.97万吨、重晶石19.5万吨、煤1231.96万吨。
交通运输
会泽县有G85银昆高速、沾会高速穿境而过,渝昆高铁过境会泽,云南会泽港、会宣高速、会巧高速落地建设。
2023年,会泽县公路客货运输总周转量504059万吨千米,比上年增长22.1%。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会泽县名为雍正五年(1727年)东川知府黄士杰所命。会泽一词,含义丰富,有三种说法。一说,东川知府义宁认为,会、惠相通,为惠泽于民之意。一说,是因境内小江,金沙江、牛栏江数水交汇而得名,词意本身就有汇集百川,泽润天下之意。“治滇有善政、护国立奇功”的近代名人唐继尧创立的云南第一所现代高等学府—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就以“会泽百家、至公天下”作为校训沿用至今。一说,是因会泽的地理位置位于“会川都督府以东(东川),府治临泽”得名。
非物质文化遗产
截至2024年,会泽县共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项,省级非遗项目4项,市级非遗项目23项,县区级非遗项目48项。其中,斑铜制作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也是会泽铜商文化发展的历史见证。洞经音乐、会泽海腔、会泽擀毡技艺、加味三乌胶配方及制作技艺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斑铜制作技艺
![[云南 曲靖市会泽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806379118b244dc4b1a88cc0a545a055~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8949365&x-signature=Qg%2FlA3FmyHNPeG%2BThdkiXIWFatE%3D)
斑铜制作技艺是云南独特的传统手工艺,早在先秦时代,云南就以铜器制作而闻名于世。秦汉时期,朱提、堂琅(今云南昭通市、东川区、会泽县)等地生产的“朱提洗”“堂琅洗”等铜器行销各地,为时所重。至明代,云南铜器匠师采用东川附近的天然斑铜矿石,用冷锻成型的方法制作成人物、动物及仿古的瓶、鼎、炉、罐、爵等斑铜制品,为铜器制作开创了一条新路。
铜中掺杂进金、银等其他未能全然融合的金属,会出现一种特殊的辉斑,形成斑铜。斑铜有深蓝、紫金、赤红等色,其中最耀眼的是金黄色。匠师们用斑铜制作器物,表面抛光后,古铜色的底子上会显出斑彩熠熠的天然效果,且各器物的斑影无一雷同。
2008年6月,斑铜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文物
截至2024年,会泽县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73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项8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7项9处,可移动文物9281件(套),挂牌保护历史建筑及重点民居108处,挂牌保护古树名木340棵。
会泽会馆
会泽会馆由江西会馆、湖广会馆、江南会馆、贵州会馆、陕西会馆、福建会馆、四川会馆、云南会馆等八处组成。八大会馆是各省在清代时期到会泽采办铜矿时建造的特色建筑群,它既是采办铜矿的办事处,又是同乡聚会的重要场所,也是供奉各省民俗神的寺庙。
2006年5月,会泽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名优特产
会泽特产主要有:盐水石榴、会泽裘皮、黄果、辣椒干、迤车挂面、稀豆粉、会泽炒面、洋芋粑粑、华泥沙锅、土烟、东川酱油、者海醋、七彩土豆、鱼子、酸辣椒、麻辣洋芋等。会泽的风味食品很多,有会泽稀豆粉、大海草山黄焖羊、羊八碗等。
风景名胜
大海草山
大海草山位于大海乡东南部,地处乌蒙山之巅,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区内建有室外滑雪场,配套有戏雪区、滑雪区及住宿,戏雪面积达2万平方米,有雪圈、小坦克、雪地摩托、雪地自行车等多项娱乐设施以及雪乡、动漫人物、会泽草山人家等五大网红打卡点。
会泽古城
![[云南 曲靖市会泽县]](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59c143cb164c431a981125e3fbc27208~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58949365&x-signature=MpUpWArqzY7eMeqiib8rtpb8%2Fjc%3D)
会泽古城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会泽因3000多年铜的开采、冶炼、铸造、京运历史而闻名天下,素有“钱王之乡”“万里京运第一城”的美誉。会泽的铜被运送到安阳殷墟、广汉三星堆,成就了古老的青铜文明;东汉时会泽铸造的洗盥用具“堂琅铜洗”闻名遐迩;三国两晋时会泽生产的白铜早于欧洲1500多年,经丝绸之路运到国外,当时的欧洲贵族以拥有中国的白铜餐具而荣耀;明嘉靖时期东川府炼铜,为纪念开炉而铸方孔圆钱“嘉靖通宝”,是世界最大、最重、最厚的古钱币,是国家一级文物;清代,会泽铜业发展鼎盛,年最高铜产量达1600万斤,每年政府定额运京633.14万斤,占全国的64%。会泽丰富的铜商文化,彰显了“商贾云集,八方辐辏”的辉煌历史。1995年被云南省政府列为历史文化名城。2013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雨碌大地缝
雨碌大地缝旅游景区位于县城东部60千米的雨碌乡。经过科学测量,入口处的海拔1980米,出口处在白彝村大山脚,海拔1620米。地缝最高处离地底486米,缝距最宽处达20米,最窄处仅0.7米。地缝全长10千米左右,对外开放4.8千米。大致可分为三段:上段幽深,中段奇险,下段舒缓。
娜姑镇白雾村
娜姑镇白雾村景区总面积2.53平方千米,其中传统村落景区0.53平方千米、田园景观区2平方千米,于2005年被命名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2009年荣获首届发现中国魅力小城(镇)“田园乡村魅力奖”,2012年入选全国首批中国传统村落,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被确定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以礼河风景区
以礼河,原名“以尼河”,出自彝语。“以”为水,“尼”为柳,即河边插柳的意思,故又称“柳树河”。以礼河风景区1996年被列为云南省风景名胜区。
以礼河发源于待补镇的野马川,沿途汇集鹧鸡河、咩则河和待补河。以礼河流经大海、待补、金钟、娜姑、老厂等乡(镇)后,汇入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全长122千米,流域面积2558平方千米。
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
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位于金钟镇水城村,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总占地面积350余亩,分别由红九军团扩红遗址、“乌蒙磅礴”大型群雕、会泽革命历史纪念馆、水城古墓群和古梨树园组成。1935年5月,被誉为“战略奇兵”的中央红军第九军团途经会泽,筹款10万银元扩充红军1500余人,成为红军长征在滇扩红史上的一个创举,被列为全国100个、云南省7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之一,是云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和曲靖市干部党性教育基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