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泽在哪里?当朋友告诉我,“应该去看看一座活着的明清古城”时,我先做了“功课”。
会泽是个神奇的地方,位于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城,离昆明250公里,距紧邻的昭通150公里,如今均有高速公路到会泽,地方虽小,但处处是惊喜,是历史上云南最早设置的四个郡县之一。
2013年它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09年被《国家人文地理》杂志推荐为中国108个绝美地标之一。
“会馆之城”
这次很幸运,有当地热心的小饭馆老板陪同我们游览,并且免费讲解。
第一印象,这里没有一般古城的小桥流水,有的仅是明清繁华时留下的刻印,因城内存有当时建起的八大会馆,便有了“会馆之城”的美誉。
史料记载:清雍正二年(1724年),崔乃镛任寻甸知州,上书陈述将东川由四川改隶云南的诸多好处,雍正四年(1726年)清政府下旨将东川划属云南。雍正八年(1730年)底,崔乃镛被任命为东川知府。
临上任前,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问他:“东川屡次动乱,你去后如何治理?”崔乃镛说,“东川是彝族聚居之地,改土归流后,重汉轻彝,彝汉团结,才能长治久安;东川一地田亩不清,赋税不均,亟需清理调整。”鄂尔泰十分欣赏他的见解,并指示:“东川土城,城高不满六尺,如发生大的战乱,难以防守,要审时度势,进行修建。”
崔乃镛字伯璈,陕西同官人,进士出身。崔乃镛走马上任后,为改变会泽环土为城、城墙低矮、难经风雨的现状,实地踏勘,规划并上奏朝廷,从云南各地招募大批能工巧匠,用五面石支砌,建造会泽石城。
石城耗银3万余两,工37万余个,历时一年半建成。形长方,方圆三里,分别在东西南北修建了四座城鼓楼,整个石城分为内城和外郭两部分,其后相继引水入城,造塔添景。
石城建成后,崔乃镛撰写了《创建东川府石城记》,云贵广西总督鄂尔泰题写了《题东川城门说》,题名颇有深意,东川府治,东界威宁,西距建昌,南通寻甸,北连乌蒙(昭通)。
东门曰“绥宁”,西门曰“丰昌”,南门曰“藩甸”,北门曰“罗乌”。取以名四门,则用绥威宁,校丰建昌,作寻甸之屏藩,为乌蒙之罗网意也。所题写楼名不仅用典丰富,寓含安抚、丰昌、屏障、罗网之意。
时任云南巡抚的张允随感叹到:“壮哉是城,南倚灵璧,北临蔓海,东跨云弄,西北控金沙,具江山之胜。”石城建成一年后,东川府一带(今会泽、东川、巧家)恰巧发生强烈地震,震级为7.5级,石城严重受损,其间几经修复。
东川知府崔乃镛建成会泽古城的最初形貌,为其后乾嘉两朝会泽铜商文化的发育与兴旺作了形制上的归置与铺排。到乾隆初叶,已形成了十八条街巷的格局。
1956年,扩修街道,会泽石城部分被拆除。其后10年,全部拆除,荡然无存,“段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一旦残缺,便令人扼腕;一旦逝去,便永远无法追回。今天依稀可辨的残迹记载着一个时代的无知与无奈。
我们一行先去了唐继尧故居,说起唐,许多人应该不陌生,他在辛亥革命爆发后,参加蔡锷领导的重九起义,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联名通电全国,宣布云南独立,发起推翻袁世凯的“护国运动”。
“号令风雨肃,声名草木知”,这是写在唐继尧故居门口的一副对联,这里也是他曾经生活过21年的地方。据介绍,唐继尧故居始建于清同治六年,在清光绪十五年时,唐继尧的父亲唐学曾购置了此宅院。
唐先后担任过云南和贵州都督、中华民国副元帅等职务,被誉为“再造共和”的“南天一柱”。在治滇主政的14年中,他重视教育发展,派出大量留学生;创办了西南第一所正规私立大学——东陆大学(今云南大学前身)。
现在的故居可以说是一个博物馆,里面还原了当时唐家的家居构造,陈列有“重九起义”和“护国讨袁”时用过的电文、地图等军事用品及记述他生平事迹的文字和影像。
故居是一座小型封闭式的四合院建筑群落,是典型的清代中晚期民居建筑风格,正堂三间,有对厅、书房、仓房、马房,房内的家居古香古色。院中有一口水井,井水清澈见底。
仅一墙之隔的江西会馆是会泽所有会馆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始建于康熙50年,是江西籍客商建造的,仅从大门顶上的五层斗拱,便可看出它在当年众多会馆中的地位之重,是一座全木结构建筑,历经百年依然完好无损,是会泽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会馆。
装饰隆重华丽的大门,配以“艺聚堂琅领办京铜八省,源来赣水巧营商贾一家”的金字对联,让这座会馆给人的印象就有别于传统会馆。进入会馆大门往前走,沿石阶而上,穿行在座座殿堂间,雕梁画栋俯仰可见,精致的石雕、木雕、砖雕刻于影壁、殿堂、屋脊、斗拱之上,山水树木、花鸟虫草、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无不入画。
会馆戏台上的一副楹联“天地无私,贵贱皆为角色;古今如梦,往来只换衣冠”映入眼帘,从字里行间都能给我们以思想和艺术上的双重美感。
这座戏台,可以说是我见过规模最壮观的一个,不论从建筑设计上来说,还是从戏台面积来说,都可以看出当年的繁荣昌盛。据说,规模仅次于颐和园的大戏台,戏台构建奇特,前檐三重,檐高十多米,后檐五重,面阔三间,宽十多米,屋顶上有42只翘首翼角,与戏楼台下的42根落地柱相对应。
此外,退伍老兵自发建立的红色文化展览馆也值得一览:当年,地处乌蒙山区的会泽县,曾经也是一块红色革命的热土,毛泽东写下了“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的豪迈诗句影响了几代人,这里曾是民国时期原国民党护卫团团长兼县参议会议员张子佳的住宅。现在,这里陈列的红色文化收藏品,为这座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宅增添了一抹“红色”。
“钱王之乡”
史料记载: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因清政府对铜的大量需求,会泽在铜的开采、冶炼、铸币、运输等方面盛况空前,县城因此被冠以“万里京运第一城”的美名。至今可见小街小巷全是用青石铺垫,下水道的井盖外形也全是圆形的古钱币,被誉为“钱币之乡”一点也不为过。
会泽在古代一直是南方的造钱中心,我在江西会馆的古钱币陈列室里看到从秦到清各个朝代的古钱币,就像一部浓缩的社会经济发展史。
最让我叹为观止的是里面现存一枚直径57.8厘米,重41.4公斤,铸有“嘉庆通宝”的开炉纪念币,不论从直径和质量上,都堪称世界古金属钱币之最。
为了彰显“钱王之乡”,当地政府还在进城的入口用纯铜造了一枚重达7777 公斤的“嘉靖通宝”, 120米长的彩虹桥,游客可从嘉靖通宝方孔钱眼中斜穿而过,想想看,此中该是一种什么感受呀!
前不久,央视的《寻宝》节目组曾把会泽的68件书画、古玩、瓷器等入选,充分显示了这一古城的历史文化底蕴,也证明了它是当之无愧的历史文化名城!
“破坏的不多”
这个古城建筑有点破旧,断定不是新造的,屋顶瓦上长满茅草的老屋、青石板铺砌的路面、幽静古朴的小巷、密布的店铺、沿街叫卖的小摊贩,以为是到了民国,亦或是来到了清朝,古城那斑驳的老墙证实了至少没有被“破坏”,或者“破坏的不多”。
古城以东、西、南、北四门对应的中轴线为经纬,建成“十”字形的街道,称东西街,南北街。在“十”字形的主街上再连接次要街巷,形成棋盘式的道路格局。相比于大多数寂寂无声的老街,会泽老街充满了商业活力。两公里长的东西直街,虽然看上去有些颓败、陈旧,但却更凸显出它的古朴与厚重。
铜匠街是当年会泽铜运繁荣的历史见证,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匠人们相聚而住,以锻打斑铜为生,便成了铜匠一条街。
丰乐街,蕴含丰衣足食,其乐融融之意。义仓街是当年的贮备粮基地,每逢大灾之年,便打开粮仓,赈济灾民,义仓街街名依然诠释着以民为本、扶贫救困的执政理念, 时人称之为“滇省一大都会”,俨然一幅清朝版的“清明上河图”。
三道巷、二道巷、丰乐街,曾是显赫一时的富人区。豪商富贾,比屋而居,达官显贵,连墙而集。
恍惚中,你会看到这深宅高院里人们迎来送往、寒暄作揖;你会听到达官贵人的碰杯声,丫鬟、小姐的喧闹声。你会看到,身着高雅长裙的大家闺秀从你身旁飘然而过;铜匠街、豆芽街、鲁机村,当时的贫民窟,寻常百姓家,自然住房低矮、噪杂、拥挤,倒也其乐融融。常常相聚一块,拉拉琴弦,吊吊嗓子,在苦涩的日子里获得一丝满足和慰藉。
会泽的巷道就是这样曲折得幽深,神奇得突兀,迷幻得唐突,至今古井里的水清澈依旧,汩汩流出依然是远古的遗韵;深深的巷子曲折回旋,传颂着的依然是古人鲜为人知的故事……。
景点:
大海草山:位于会泽县大海乡东南部,是乌蒙山系的最高峰,唐朝时南诏国王封为东岳,被誉为“摄影家的天堂”。
娜姑镇:感受古建筑的魅力和氛围,“娜姑”原为彝语“纳姑”,“纳”为黑,“姑”即原野或土地,意为“黑色的土地”或“黑色的坝子”。
始建于西汉建元六年,距会泽县城32公里。2005年,娜姑镇白雾村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称号。
以礼河风景区:是摄影爱好者偏爱的地方,适合慢慢欣赏,慢慢拍摄。以礼河,原名“以尼河”,即河边插柳的意思,故又称“柳树河”。
以礼河跌宕起伏,蜿蜒多姿,酷似仙女向人间抛下的一条银色玉带,不经意地漂浮于崇山峻岭之中。
会泽大地缝:位于县城东南60公里的雨碌乡,跟所有的“一线天”一样,这里的一线天抬头看时,给人一种窒息感。整个地缝曲径通幽,高深莫测,景越奇,路越险,至者越少,为世间罕见。
会泽水城扩红文化生态园:位于县城西北2公里处,是会泽十景之一的“水城渔笛”景致及水城汉代古墓群所在地。此外,1935年5月2日,长征中的中国工农红军九军团在军团长罗炳辉和政委何长工的率领下进驻会泽。生态园内的扩红台及“乌蒙磅礴”群雕、“史迹陈列馆”就是根据当年真实历史而建。
非遗: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音乐类:曲靖马龙县苗族芦笙乐;
美食:
一:如果说曲靖人喜爱的早点是蒸饵丝,那会泽人喜爱的早点便是稀豆粉了,走在整洁的人行道边,屋檐下,到处是摆摊卖稀豆粉的小商和你来我往就餐的人群。大街小巷到处热气腾腾,弥漫着稀豆粉的香气。随便找一空凳,屁股还没有坐热,一碗碗稀豆粉就送上餐桌...
二:“黄焖羊肉”是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御膳菜肴。
三:走进会泽,一定要品尝羊八碗。羊八碗分别是:峰浪望月、万里蹄花、葱芫杂碎、四季水煮、红烧羊肉、香葱沫肉、黄焖羊肉、糊辣炒肝。会泽羊八碗以会泽丰富的民族文化为依托,选择优质的会泽黑山羊为主...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