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路走来,真可说是历尽了千辛万苦。

今天的峨眉山

从五显岗车场乘大巴到雷洞坪,将近两个小时,爬山坐缆车再爬山,近四个小时总算到了金顶。如果算上进山的路程,时间更长。
进山两天都在下雨,行路艰难耗费体力,真佩服那些徒步朝山的人们!

南无普贤王菩萨

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民间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其象征大行,坐骑为六牙白象,手持如意棒,在佛教中,普贤苦萨代表了行愿的精神。
2006年建成48米高、重约六百吨的十方普贤菩萨像,象征普贤菩萨的十大行愿。十方普贤菩萨像是峨眉山的象征。

十方普贤菩萨像须弥座上是六牙吉象,大象背上第一层为普贤菩萨的四头像和两面身;第二层为普贤苦萨四头像;最高层为前后普贤菩萨头像。圣像内为佛中殿,供奉阿弥陀佛铜像,四周绕汉白玉雕佛像。
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令人感到震撼的,即使是在云雾之中,金色光芒也能穿云破雾,直入人心。
排队撞钟的人们

华严寺大雄宝殿
峨眉山的金顶,比我去过的每座佛山的都大,非常开阔。在金顶观看四大奇观,即日出、云海、佛光、圣灯,是每个人最大的愿望,不过今天四周除了大雾弥漫,看不到任何东西。
华藏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东汉,元代时称“银顶”,明代扩建并铸造铜殿,改为“金顶”,历史上经过多次火灾损毁,七十年代被省电视台征用,因员工操作不慎引起火灾,大火肆虐数日,木结构建筑、文物及各种资料消失殆尽,2004年开始重建。



华藏寺主体建筑为金殿,位于山顶最高处,金瓦覆盖富丽堂皇,供奉普贤骑象铜像,大雄宝殿铜瓦覆盖,殿内供奉三身佛铜像及佛教法器,观音殿2021年落成,包括主殿及禅堂、钟鼓楼等附属设施,非常现代化。

普贤菩萨骑象坐像
金顶铜碑
金顶铜碑为明万历年间妙峰禅师修建金殿时所铸,正面刻撰《大峨永明华藏寺新建铜殿记》,王羲之书;背面刻《峨眉山普贤金殿碑》,碑身四边有白描线刻卷草纹饰,碑面光润可鉴。
金顶铜碑是全寺仅存的古代铜碑,是唯一能告诉我们华藏寺沧桑历史的证物。


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尊号“大行普贤”,是菩萨最高行门的代表。他所践行的是以智慧上求无上佛果、以慈悲下化无量众生的菩提道,大愿大行。
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而辅助弘扬佛道,前者象征着理德、行德,后者象征着智德、 正德。
普贤菩萨的象征意义在于,修行者不仅要有大愿心,更须修大行,不仅信佛,更要行佛,重在“行学佛行”,意为“生命重在践行。

观音殿
观音菩萨像

雨雾中的观音殿
席地而坐诵经的西藏信众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中有关普贤菩萨住地的记载: “西南方有处名光明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名曰贤胜(普贤),与其眷属3000人,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南无普贤菩萨
佛家把“光明山”指定为峨眉山,因其山昼有“佛光”,夜有“圣灯”,一片光明。
我在一片光明中心怀善念和感恩之情等待着你。
完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