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的申城,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正式开园无疑是热度最高的大事件之一。然而,在这波热浪之中,还伴随着跌宕起伏、喜忧参半的外界评价声。
不少年轻人感叹:“乐高乐园终于来到家门口,期待已久!”但也有人吐槽和调侃,“上海乐高乐园最大的优势是人少”。
对此,有人开始怀疑:对于乐高乐园这样的项目,金山区干部和群众多年来一直寄予厚望,认为是地区发展前所未有的大机遇,如今是不是要失望了?两年后,上海还将再添小猪佩奇、哈利·波特两大国际主题乐园,在当前的大环境下是不是太多了?“主题乐园”这个热点,地区发展还能“蹭”吗?
在记者看来,这些嘈杂声音和质疑念头的涌现,症结恰恰就在于“预期过高”。如果回归理性来看,不管是国内第一座乐高乐园的前景,还是上海密集布局主题乐园的未来,都是令人欣喜的。在“快乐经济”的试验田里,地区发展不能简单“蹭”热点,而需要有创新意识的“精耕细作”。
上海乐高乐园大门外的“爱琴海·缤纷里”商业街。
乐高乐园,欢乐中透着理性务实
当前,外界对上海乐高乐园的两大槽点,一个是票价太高了,另一个是人气不足。
在记者看来,乐高乐园的门票定价,确实是有关方面预期过高的体现。
作为全球知名品牌,上海乐高乐园项目在官宣之初,就将上海迪士尼等大型主题乐园作为对标的竞品,喊出了“东有迪士尼,西有乐高”的响亮口号。上海迪士尼门票较高,乐高乐园对标竞品来定价,认为其成人票相当于迪士尼同类票的70%左右也在合理范围内。
同时,从区位辐射能力来看,乐高乐园两小时车程可覆盖5500万人口,高铁从上海虹桥、上海南站到金山北站也只需18分钟,既可以吸引具有较强消费能力的长三角亲子家庭,还可以辐射全国乐高粉丝。较大的客源市场,使得上海乐高乐园在定价上有更多空间。
但实际上,上海迪士尼面积是乐高乐园的好几倍,二者在规模上相差甚大;同时,乐高乐园的项目偏低幼化,主要面向亲子家庭,而在上海迪士尼项目丰富,全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项目;在运营时间上,游客可以在上海迪士尼乐园玩到晚上9点,最后的烟花表演还会把人们的激情推向高潮,而乐高乐园的游客往往在下午四五点就要匆匆离开了。所以,对于非目标客群的成年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性价比不敌迪士尼。
再对比亚洲其他国家的乐高乐园,日本名古屋成人高峰票约合人民币310元,韩国春川成人高峰日票价约合人民币297元,上海乐高乐园成人高峰日票价则达到了549元,明显高了不少。
不过,在开园两周后,上海乐高乐园在官方App放出暑期门票优惠,推出“两大一小”928元起、“一大一小”589元起、“一老一小”500元起等家庭套票。有游客表示,购买家庭套票比原价节省近40%。可以说,这也是乐园对“票价过高”含蓄而积极的回应。
而外界对其“人气不足”的评价,更是预期过高的产物。眼下,乐高乐园工作日日均接待游客四五千人次,周末高一些,这与项目官宣之初“年接待游客800万人次”的乐观预判相去甚远。如今,有关方面已经将目标回调至“年接待游客240万人次”的水平。这一数字,与日本名古屋乐高乐园2017年开园第一年的接待总规模基本相当,是理性、务实的。
作为一个与上海迪士尼差异化供给的文旅产品,上海乐高乐园有着自己明确的定位,专注2-12岁的儿童家庭,填补了市场空白,有望撬动“多孩经济”,若能在票价、游客规模等方面找到一个理性平衡点,再算上一大批乐高铁粉的加持,这将会是一个独具竞争力、体验感优越的地标性文旅项目。
不同乐园彼此互补,形成集群效应
再来看外界对于“上海的主题乐园是不是太多了”的担忧。
今年初,多个国际乐园IP项目宣布落沪:锦江国际集团与华纳兄弟共同开发的华纳兄弟(上海)制片厂之旅——“哈利·波特”主题乐园将于2027年开业,崇明长兴岛将迎来亚洲首个、全球最大的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
“上海已成为主题乐园投资热土。”业内人士不由赞叹,上海迪士尼、乐高乐园、小猪佩奇、哈利·波特四大国际主题乐园将在上海东南西北形成错位分布,再加上上海海昌海洋公园、欢乐谷、耀雪冰雪世界等本土品牌加速升级,5-10年后,上海有望成为“世界主题乐园之都”,带来千万级流量、千亿级产出。
这样的乐园布局,多吗?市场的嗅觉最灵敏。这几年,上海迪士尼人气居高不下,年接待游客超千万人次,同时还在持续扩建项目。上海海昌海洋公园则透露,其客源不仅有长三角亲子家庭客群,今年入境游同比增长了146%,日本、韩国、泰国等国家的客群显著增加。
当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对精神文化消费的需求增加,“快乐经济”持续升温。主题乐园凭借独特的IP魅力和沉浸式体验,成为亲子家庭、青少年等群体出行的首选。旅游平台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主题乐园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七成。
从上海本身来看,2025年上半年接待入境游客突破670万人次,国内游客3.9亿人次,近2500万常住人口与庞大的游客量构成了庞大消费网络。长三角地区2.38亿人口形成的“一小时度假圈”,为主题乐园提供了广阔市场,强大的消费能力和旺盛的市场需求,能够支撑多个主题乐园的运营 。
而且,中国主题乐园市场渗透率仅为27%,与发达市场68%的平均水平相比差距较大,市场潜力有待释放。
同时,还有政策红利。今年5月印发的《上海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明确提出,支持引入国际一流乐园IP,推动存量主题乐园优化升级,打造世界级主题乐园矩阵。以头部乐园IP为引领,深入挖掘“乐园+”消费潜力。这为上海主题乐园产业的长远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更值得注意的是,上海通过战略规划,引导主题乐园形成差异化定位。比如,上海迪士尼依托全球IP吸引全年龄层游客;乐高乐园针对2至12岁亲子家庭;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借力长兴岛生态资源;哈利·波特项目则依托锦江乐园重塑英伦魔法。
本土项目中,海昌海洋公园锚定“海洋”主题,从极地动物展示到深海科普等,形成海洋文化专属标签;耀雪冰雪世界定位“都市冰雪度假综合体”,填补了长三角“四季冰雪”空白……大家以特色主题分食市场,避免了同质化竞争,提高了市场容纳度 。
“上海主题乐园的密集布局没有陷入内耗,反而形成了互补。”业内人士分析认为,上海逐步形成的“乐园集群效应”,将大幅降低游客体验世界级主题娱乐的综合成本——无须辗转多国多城,一次上海行即可打卡多个顶级IP乐园。
呈现“1元带动12元-15元”连锁效应
再回到“主题乐园如何拉动一个地区发展”的话题。这里无须再谈“预期过高”的问题,而需要进一步提振信心。
很多人都在担心:乐高乐园开园后,周边地区能承接到溢出效应吗?大家不妨去乐高乐园门外的“爱琴海、缤纷里”商业街实地看看,那里人来人往、人头攒动的消费景象已成为常态,有的餐厅要排队半小时才能用餐,这在以往是不敢想象的事。
数据也显示,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后,带动了金山区民宿预订量同比增幅达6倍。此前,周边一个村庄也透露,这两年已接待上百批次的投资者前来考察、洽谈。
主题乐园展现出上海文旅的活力,并将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动能。中国主题公园研究院院长林焕杰算了一笔账,上海主题乐园每1元消费,能带动周边12元至15元的经济增量,从交通、住宿到餐饮零售,形成环乐园消费生态圈。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总经理陈洁说,上海乐高乐园已带动周边如农业、酒店业等协同发展,“我们希望以自身力量,整合金山本地文旅上下游产业,推动整体发展,未来与众多同行一起,做大做强上海文旅市场”。可以说,“1元带动12元-15元”的连锁效应,将逐步在枫泾古镇、朱泾芳香小镇乃至整个金山区释放出来。
更何况,乐高乐园落户金山这件事本身,对于整个地区发展来说意义重大。当初,该项目刚选址金山枫泾时,金山区领导就表示,这个大项目落地金山,意味着高品质生活的到来,将帮助金山撕掉“远郊”“农村”等旧标签,重塑地区新形象,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这个愿景,将会成真。正如上海财经大学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劳帼龄所说:“上海主题乐园呈现‘国际品牌本土化+本土品牌国际化’双向融合的特点,推动外资、国企、民企共同参与开发,更带动远郊区域从传统工业向文旅消费转型。”
专家指出,要让主题乐园拉动一个地区的发展转型,带来切切实实的经济效益,既需要产业深化协同,也需要企业与区域特色产业形成合力。上海乐高乐园的实践案例提醒人们,主题乐园竞争早已超越单个项目的比拼,更需要全产业链与区域资源的整合能力,实现从娱乐供应商到城市文化地标、价值共同体的跃升。
原标题:《品区·周末侃 | 上海“主题乐园”多吗?这个热点还能“蹭”吗?》
金山区供图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黄勇娣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