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看,在影壁正面的最上边,雕刻有十二生肖及莲花图案,下面是“八仙庆寿”图案,中间簇拥着一个老寿星,往下又是“龙凤呈祥”的图案。围绕在“根”字旁边的,还有葡萄、石榴、葫芦等代表多子多福的雕刻图案,在影壁两侧的上面,也刻有十二生肖图案,一边六个,下面依次有“五福捧寿”、“连升三级”、“喜报三元”等吉祥图案。我们的祖先有句古话,叫做“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一个人不论身在哪里,都有着对家乡那种深深的思念,而对根的敬仰和向往,就是这种情怀的高度体现。

从影壁这里继续往里走去,依次经过了圣洁庄严的献殿,瞻仰了规模宏大的祭祖堂,参观浏览了“中华姓氏苑”里各种有关姓氏渊源的详细介绍,观看了家谱、族谱的历代文本,了解了华夏民族繁衍生息的艰难过程。

举步往前,又观摩了古大槐树的碑亭,亲临观察了二、三代槐树的生长现状,从造型厚重、端庄大气的彩绘牌楼下走过,便来到移民浮雕群这里了。

移民浮雕群由浮雕图和雕塑群两部分组成,浮雕图是由我国雕塑家黄剑创作的,由青铜铸塑而成。长约二十三米,宽约近五米,整个浮雕图由“移民国策、移民惜别、移民迁徙”三大主题组成,以书画长卷的形式表现具体的场景,这幅浮雕图内容丰富,绘画空间合理,图中共涉及到六十多位人物,十五个场景。整组浮雕细节描写精致,故事趣味浓厚,用生动的景象具体再现了当年大槐树移民的起因,以及槐乡人民别离故土,迁徙途中经历千辛万苦,追寻安稳生活的真实情景。

在浮雕图的旁边,还有以“朝堂决议、大槐树下、讲不完的故事”为主题的三组雕塑群,用艺术手法形象反映了当时发生在中华大地上的这场轰轰烈烈的大规模移民活动。其中一组特别引起了我们的注意,雕塑中离乡背景迁移的人们强忍着心中的悲痛,眼神里带着无尽的迷茫和忧虑,双脚艰难地迈向未知的前方。

押解的官兵为防止移民逃跑,将百姓的手捆绑在一条绳子上,互相牵连在一起,人们要大小便时就会恳求押解的官差,解开捆在胳膊上的绳子,腾出手来,久而久之,“解手”就成了大小便的代名词,这就是“解手”一词的由来。你看那场景中,迁徙的人们望着身后的故土,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总想着再看一眼自己的家乡。

“根系洪洞大槐,祖脉延绵九域”纵观大槐树移民的过程,历经漫漫五十多年,前后共十八次大规模移民,成为历史上华夏民族繁衍发展的标志性事件,大槐树成为了移民史的有力见证,是华夏民族心目中永远不能忘记的故乡情怀。

多少年来,大槐树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子孙们前来寻根问祖,浓浓的精神文化已经深深的融入到这一历史遗迹中。人们在这里追溯华夏民族的根源,见证历史的变迁和发展,磨练坚韧不屈的精神品质,正如祭祖堂门楼上题写的对联一样:“祖斯古杨槐乡源远流长,根植神州大地枝繁叶茂”。这才是大槐树寻根问祖园的精华之所在。
二O二五年七月于兰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