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线谱在河面翻卷,高音符号化作螺旋观景台,灯光喷泉与音乐共舞……夜幕低垂时,它便成了白鹿河捧给星空的留声机,循环播放着山水与音符的永恒对位——这座让全球建筑界瞩目的桥,来自中国彭州。
近日,白鹿音乐旅游景区的标志性桥梁——音缘桥(G Clef Bridge)斩获2025年度IAA国际建筑奖(The International Architecture Awards),成为继彭州市龙兴寺区域城市更新项目后,彭州再度捧回的国际建筑奖殊荣。
IAA国际建筑奖由芝加哥雅典娜建筑设计博物馆联手欧洲建筑艺术设计与城市研究中心和Metropolitan Arts Press公司于2004年设立,在全球建筑领域颇具影响力,长期稳居全球十大建筑奖项之列。
01
全球瞩目:
音缘桥的“强势出圈”
自2023年春节建成开放以来,音缘桥便以“出道即巅峰”的姿态刷屏朋友圈。
本届奖项评选吸引了共500个项目参与角逐,音缘桥在景观建筑类奖项中脱颖而出,并将在9月19日于希腊雅典开幕的“城市与世界”建筑展览上亮相,同时被收录进年度出版物《全球建筑与城市设计2025》。
钻石音乐厅和音缘桥
这座横跨白鹿河的艺术天桥,一边是法式风情景观区,一边是未来感十足的钻石音乐厅。节假日里,桥上总是挤满拍照的游人,有人倚在螺旋观景台捕捉流水与灯光的交融,有人站在玻璃桥面感受“断桥”文化的诗意,还有情侣以高音符号造型的桥体为背景拍下人生照片——这里早已超越了“通行工具”的定义,成为承载情感与记忆的公共空间。
02
设计密码:
当音乐旋律遇见流水漩涡
漫步音缘桥,每一处细节都藏着设计师的巧思。
中筑华恺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主创团队以“水之旋律”为主题,从五线谱高音符号与水流漩涡中汲取灵感,用灵动的旋转曲线串联起两岸的地形与景致。
造型上由高低两段蜿蜒桥面,以及螺旋观景台衔接不同高度而成,同时结合水中舞台、局部玻璃桥面表达“断桥”文化,再辅以音乐、灯光、喷泉等,打造出极具代表性的网红打卡地。
更妙的是功能的复合性:它是步行通道,解决了河道两岸通行难题;是观景平台,将河谷风光与法式风情尽收眼底;还是露天音乐厅的延伸——当钻石音乐厅举办演出时,桥上的观众能透过音乐喷泉与灯光秀,感受“声、光、水、桥”的四维共鸣。
夜晚的音缘桥更显魔力。桥体在夜色中如发光的音符悬浮于河面,与四面环水的“漂浮舞台”、对岸的灯光交织成一片梦幻天地。正如主持建筑师张珂所说:“这座桥是对音乐、记忆与场地的一种回应,我们希望它能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
03
彭州桥景:
一座城市的“空间诗学”
音缘桥的获奖,并非偶然。在彭州,“桥”早已超越了交通设施的属性,成为城市文化与美学的重要载体。彭州桥的进化史,恰是公园城市建设的缩影。
升平桥
南门“大钻戒”
功能跃迁:从解决交通拥堵(如西华大学五路口人行天桥——南门“大钻戒”),到串联绿道公园(如升平桥贯通官渠农业生态文化长廊)。
濛阳“C+艺术天桥”
义和桥
文化赋能:音缘桥承载音乐基因,濛阳“C+艺术天桥”呼应田园诗歌,义和桥穿孔板镌刻牡丹纹饰。
利安桥
丰乐桥
温度升级:利安桥嵌入24节气元素,2条坡道和5条梯道与地面绿道及人行道接驳,丰乐桥为非机动车和行人通行提供便利——桥成了“有温度的城市家具”。
这些天桥或取意自然,或融入文化,或聚焦功能,共同勾勒出彭州“立体山水彭派之城”的独特风貌。
04
城市共鸣:
桥的温度与未来
桥,是连接的纽带。音缘桥连接的不仅是白鹿河两岸,更是传统与未来、自然与人文、城市与世界。
在彭州,越来越多的桥正在生长,它们承载着行人的脚步,见证着市井的烟火,更彰显着一座城市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未来的彭州,每跨过一座桥,都是翻开一页新的城市诗篇。
从千年古刹的更新到现代天桥的出圈
彭派之城始终在用建筑语言讲述着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自然与人文的交融
这份来自国际的认可
终将化作彭州继续探索
“建筑美学”与“城市温度”的动力
让更多“桥的故事”在这里生长、绽放
来源:品鉴彭州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